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5-01-23 00:50吴明慧魏天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颌面部人性化骨折

吴明慧 魏天华

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孝感 432000

焦虑是由紧张、焦虑、抑郁、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1]。高雪梅等[2]报道,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本科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护理干预的方法缓解了颌面部外伤性骨折病人的焦虑情绪,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01—10收治的70例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男46例,女24例,年龄17~66岁,骨折类型:颧弓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12例,上颌骨骨折9例,牙槽突骨折12例,髁突骨折10例,眶底骨折3例,鼻骨骨折5例,多发性骨折13例;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24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1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5例,平均年龄39.4岁,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41.2岁,均无精神类疾病史和服用抗精神类药物,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骨折类型、经济收入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颌面外科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护理措施如下:(1)主动服务,加强沟通。接待患者时积极主动,并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介绍管床医生护士、病区设施、订餐服务、医院环境等,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颌面外科精湛的技术力量及疾病相关知识,增强信任感,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消除不良情绪。提供温馨、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加强与家属的沟通。(2)心理疏导,缓解压力。颌面部外伤骨折病人因突然面部外形及功能的变化,引起一系列心理上的不良刺激,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积极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细心观察患者伴有的恐惧、抑郁、焦虑及紧张不安等情绪,针对其情绪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进行行为训练如连续放松训练、意象松弛法和肌肉松弛法,播放舒缓的音乐、看电视、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帮助其分散注意力。介绍科室病例现身说法,讲解治疗和护理方案,减轻其对疾病的顾虑,消除紧张情绪,耐心对患者进行支持鼓励、疏导、暗示等方式缓解,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达到认同和理解,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转变角色,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与其家属沟通,从经济和情感上得到社会及家庭支持,减少患者的后顾之忧,缓解焦虑抑郁心理。(3)健康教育,促进康复。颌面部外伤骨折病人因对疾病的应激反应,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担心容貌改变等,护理人员及时对病人进行常规书面和多媒体方式的健康教育,如疾病相关知识、药物作用、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还要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鼓励家属也参与健康教育,便于更好地配合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1)评价标准: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3]进行测量评分。(2)评价方法: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价,SAS≥50分为焦虑,轻度为50~59 分,中度为60~69 分,重度为70分以上。SDS≥53分为抑郁,53分以下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入院时SAS 和SDS评分比较干预组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8.4±5.06、43.4±3.19;对照组分别为62.3±4.54、46.9±3.74。2组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出院时SAS 和SDS评分比较干预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6±5.04、33.6±4.03;对照组分别为51.3±4.11、36.5±3.29。对照组SA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旧医学模式中,护理人员通常只关注疾病的常规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随着“以人为本”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理念已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尊重个人隐私、生命价值及人格为核心,是整体性的、有效创新的、个体化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诊疗环境为目的,在诊疗的全过程中使患者感到满意、舒适和方便的一种护理方法[4]。重视病人的需要和感受,体现出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关怀、体贴,使病人感到温暖[5]。人性化护理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护理方法,而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做好患者的各方面工作,护理人员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一系列手段与措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心理进行正性引导,使之逐渐向正性情绪转变的一种护理过程[6],使其达到认同和理解,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显著低于常规组,提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护士要人性化护理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实事求是且真诚地为其介绍诊疗过程,保障患者的权益。并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7],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汤盛饮.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58.

[2]高雪梅,张娣.对急诊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10.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7.

[4]张文娟,石雅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26.

[5]张琳,王彩萍,全日江,等.人性化护理服务文化实施效果的观察[J].护理研究,2005,19(2A):263-264.

[6]蒙静蓉.心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23-124.

[7]张淑君,邢军,宿桂霞,等.口腔科门诊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3-44.

猜你喜欢
颌面部人性化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