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而且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对高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就是要积极探索如何在专业课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学生就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所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往我们只注重学校思政类课程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但实践中却收效不大,很多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而已,很少重视内容的学习和领会。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借助专业课教学,依据学生认知规律,针对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充分展示行业发展的魅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专业课中的德育渗透,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品德培养更有实效。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美国德育教育家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一文中指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在高职院校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正是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影响着个体道德素质的成长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高职学生对职业成就导向意愿更强,他们容易将专业教师在行业中的成就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专业课教师若能掌握好德育渗透方法,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的实际意图,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和反感,容易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搜集有益于德育渗透的教学内容、探讨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充分展示行业的吸引力、注重自身言行和魅力,引导学生成才。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
的学习方法。高职学生生源目前主要是未考取本科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普遍存在着填鸭式学习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对高职专业课教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训练。比如,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作业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应知应会知识点必须过关;同时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出入库流程图、进行储位编码实训、绘制组托示意图等,以此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些要求和做法均与其期末成绩挂钩,学生自然会认真去做。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高职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够强,缺乏自信。接触专业课学习后,机械背诵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乐学、愿意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多加赞赏,让谈们尝到成功的滋味,增强自信。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岗位实际,设计一些情境任务——做货物入库验收计划、货物堆垛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进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整个活动分组进行,有时还会让学生用PPT汇报成果,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自觉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诚实、踏实工作、精益求精的品质。自觉遵守劳动工艺、劳动纪律,踏实工作,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企业对现场作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高职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就必须注重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教师也必须重视这些方面的养成教育。比如我们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作息时间,不许迟到和早退,考试时间严格限定、严格考试纪律、不许作弊。另外,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实训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业、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这既有利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岗位的了解,增强责任感和自主精神。比如,我们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分工协作地去完成物品出入库的整个流程。在过程中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去完成各环节操作,并按要求严格考核,任何偷工减料、偷懒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团队合作精神和执行能力。
实践证明,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行之有效。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课时多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加强示范引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寓德育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企业所需的高职高专人才。
作者简介:王艳玲山东省人,大学本科学历,职称: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