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东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其行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其课程结构,合理调整其课程内容。本文主要就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开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总体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在其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长效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对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学习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经典的课程结构正在改革之中。宏观上需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微观上需打破原有的“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开发。在此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对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的确立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和杰出代表,兼具职业教育和知识教育功能。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高职教育始终坚持职业能力本位原则,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职业人才教育,要求学生既要学会生存,又要学会发展。也就是说,既要满足社会需求———求得生存,又要满足个性需求———求得发展,以实现人本性的教育需求目标与功能性的社会需求目标的辩证统一。因此,职业教育需要课程改革,打破原有的“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即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为主,以理论知识运用为辅。在授课环节,高职院校要求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安排课程内容,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互动的情境性学习环境。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1关于行动体系课程的认识以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开发应以实践的行动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适当安排一些行动体系课程,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教育的职业化特点。行动体系是一种建立在实际工作情景基础上的课程活动体系,它以实践性知识为重点,要求实现授课效益的最大化,它主要解决的是“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行动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得并运用实践性、应用知识的“工场”。它遵循情境性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以表象的状态存在于个体大脑的生物发生的细胞之中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行动体系是一个伴随个体生生不息的“生涯中的动漫”。
2.2推进校企融合,完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输送等方面的服务;企业为学校实验实习、顶岗培训的场所。互利互惠、互帮互助、共促繁荣和谐发展。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开发的参照系,首先学校就要加强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理论能力。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这一有利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聘任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兼职教师,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做到真正的校企融合,不断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构建了运行框架。以目标职业群-职业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核心岗位群-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情景设计-教学组织设计为主线进行设计与开发。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在借鉴了其他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创新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以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为例,学校或任课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联系企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服务点、联系点。首先教师必须做好角色转换,即以一名普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而在授课环节,由于课程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实际授课时,可先理论后实践,也可先实践后理论,也可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授课场所可以在教室、企业乃至户外。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场所。
3教师的教学原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在进行授课时必须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指导与建构融合的原则”,即强调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但这也并不否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构筑属于学生的自我新知识结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经验与元认知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而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及时地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
4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只有正确认识其教育对象的智力特点、教学规律、教学的基本功能,才能更加完善和优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相信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培养出有别于学术型而以高技能型为特征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