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语言学解读及其应用

2015-01-22 00:02:45张茜
关键词:原型理论认知背景

张茜

摘 要:在传统语法中,英语there结构是以被描述、被规定的状态存在的,它强调的是语言的规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了英语there结构,将语言形式与人类的思维模式有机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图形-背景”和“原型理论”等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there结构的构成,以及语言与思维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以该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英语there结构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搭配情况。

关键词:there结构;认知;背景-图形;原型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266-02

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there结构(there construction),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英语语言学研究者们热烈的讨论与广泛的关注。通过运用there的插入规则以及移位规则,将there深层结构的主语位置用其表层来加以填充,并将其真正的实义主语进行右移,最终就形成了英语there结构。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英语there结构被称为存在小句,表示在某种特定的及物性系统网络体系中事物的存在过程(Halliday and Matthiessen 2004 256-259)。

笔者认为,这些传统的研究虽然注意到了一些非语言因素,但仍停留在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的使用者——人的感知、思维过程以及认知、心理过程。认知语言学能够在语言结构与人的大脑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联系,弥补了传统研究的缺陷。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从“图形-背景法则”和“原型理论”两个方面来解读英语there 结构,并分析了there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与不同类次或者短语的使用搭配。

一、there结构与图形-背景法则

(一)图形-背景法则

“图形-背景”法则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内,如果其周围的配置保持不变,那么,相对突显出来的,且易于被感知的对象被称为“图形”,而其他不易被感知的对象则处于次要位置,被称为背景。(车文博.1998.426)。1915年,E. Rubin“脸/花瓶幻觉图”(face/ vase illisuin)阐述了“图形”和“背景”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可互换性。Rubin把相较而言较小的图形定义为“图形”,将较大的图形定义为“背景”,并认为“图形”有赖于“背景”,“图形”靠“背景”来凸显。因此,“在一般情境中,‘图形与‘背景构成了主副关系,‘图形是主题,‘背景是衬托,而且‘图形必须有‘背景的衬托才能显现”(张春兴.1994.118)。一般来说,“图形”一般都被放置在背景之前并且距离观察者比较近,而且位置比较明确,而“背景”相对比较远,没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图形”是有形状,“背景”却没有;在某些情况之下,“图形”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原来为背景的可转换成为图形,原来为图形的可能变成背景(车文博.1998.427)”。在这个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背景”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相对静止,而“图形”则保持不断的变化或者运动。

Tamy将“图形”与“背景”的本质和联想特征归结如下(Tamy. 2000.315-316)。

图形-背景:

本质特征具有未知性,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作为参照实体,具有可以表明图形之未知性的已知特征;

联想特征可动,较固定;

较小,较大;

较简单,较复杂;

进入意识较慢,较熟悉;

引起较多关注;较少关注

即时意识性小,即时意识性大;

突显性强,背景强;

依懒性强,独立性强。

(二)用图形-背景关系解说英语there结构

根据Tamy的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哪个更加符合我们的常规思维:

a. There is a car near the building.

b. There is a building near the car.

a句和b句均为空间关系。张克定(2007)认为,在这样一种空间认知体系中,实体A应该以实体B作为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具体空间位置,反之不然。具体而言,作为“图形”的A应具有“图形”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即:未知的、可移动的、较小、较简单、进入意识较晚、引起较多关注、突显性强等。而作为“背景”的B应具有相应的“背景”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即:作为参照实体,具有可以表明图形之未知性的已知特征、较固定、较大、较复杂、较熟悉、引起较少关注、即时意识性大、背景强、独立性强等。

可见,a句中的a car (A)和the building (B)分别具备上述特征,构成了“图形-背景”关系,即:a car为“图形”,the building为“背景”,前者以后者为参照点得到突显,所以,句式a符合我们常规的认知模式,是英语there结构的正确表达。而句式b中,a car和the building交换位置后,就违背了“图形-背景”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更违背了我们常规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因此,不能构成英语there结构的正确表达式。

二、原型理论与英语there结构

原型理论属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Langacker. R. W(1987)就将“原型”定义为:“原型是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由它们与原型之间存在着被感知的相似性而归入同一范畴的。”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原型理论有进一步的研究。李福印(2008)对原型理论做了更加具体,清晰的分析。在他看来,“家族的相似性”将范畴内部的各成员联系在一起,相邻的范畴之间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同一范畴成员之间的共性最多,与相邻范畴成员之间的共性最少。原型和范畴化不仅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和规律,而且,它还体现在语言、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

英语there结构中的there be结构是英语存现句的原型。There be结构历史悠久,在很早以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并不断扩大。比如:

c. There is no force in the decreese of Venice.(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d……there stood behind the multude a chariot……(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随着这一结构的广泛使用,there结构中的成分变得更加多样、复杂。谓语动词除了be动词外,还有一些及物动词(come,exist,stand)、情态动词、助动词、不定式、从句等结构。可见,英语存现句这一句法范畴是在常规there be结构的基础上发展、扩充而成的,是人类认知模式在语言结构中的体现。

三、there结构中动词的变化搭配

“there be”结构的基本句式一般可以归纳为:

引导词 动词 主语 状语

There be NP LE/TE

其中,there结构的谓语动词be动词也经常会被其他一些动词代替。

(一)与情态动词的搭配使用

“there”可与一些情态动词一起出现在there be结构中,表示“有可能”、“一定”、“或许”等意义。这些情态动词有can、must、may、should、will等。如例句所示:

e. The room is very small. There may not contain lots of people.

f. There will be a very meaningfull speech next week.

g. There must be a persong waiting for you in the large room.

(二)there与表示“状态”或者“存在”的动词搭配使用

这类动词如:remain、exixt、lie、stand、lived等,如例句所示:

h. There lies a book on the blue desk.

i. Therer remains a doubt to all of us.

j. 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evil queen in the antient China.

(三)there与描述性动词搭配使用

there与描述性动词搭配使用,表示事物或者动作发生的状态,这样的动词如:come、go、follow、happen、appear、develop等,例如:

k. There came a sound of the tiger.

l. There appears to be a good news.

m. There follows a happy song, which makes everyone very excited.

(四)there与半助动词的搭配使用

这些动词或动词词组有:be certain to(一定能)、be going to(将要)、be about to(马上就要)、be likely to(可能会)、had better (最好)、seem to(好像,似乎)、used to(过去常常)等,如例句所示:

n. There used to be a supermarket near the book shop.

o. Its so couldy today. There is likely to rain soon.

p. There is certain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watch.

q. There is gong to be a conference press in Beijing next Thursday.

综上所述,传统语法学家认为,英语there结构本身是一种孤立的语言体系,是片面的、静止的系统,这种观点忽略了语言本身与人类思维的关联性与交互性,将动态的、流动的语言禁锢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而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以及“原型理论”更加重视语言存在的价值,更加符合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在语言与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因此,认知语言学能为英语there结构提供更加科学的诠释,也为我们更加准确地使用英语there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外语学刊,2007,(2).

〔2〕韩飞.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分析英语存现句[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寅.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张振邦.新编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Ta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1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0.

〔7〕Halliday M.A.K and Christian M.I.M. Mathiessen. An Introductin to Functional Grammar (third eidtion) [M].London hodder Amold, 2004.

〔8〕Ungerer F and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原型理论认知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荣格原型理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16:12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Lakoff原型范畴理论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11:45:45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