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萍 郑 蔚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郑州 450014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颌面部存在的“扳机点”被触及后诱发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所诱发的阵发性、电击样、针刺样剧烈疼痛,时间为数秒或数分钟,周期性发作。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目前,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因其创伤小,效果好[1],正逐步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3-04—2014-10于我院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36~81岁,平均58.2岁;发病时间1个月~12a,平均5.3a。病变范围:56例患者均为单侧发作;罹患神经分支:第Ⅰ支(眼神经)2例,第Ⅱ支(上颌神经)24例;第Ⅲ支(下颌神经)19例,Ⅰ、Ⅱ支1例,Ⅱ、Ⅲ支10例,无Ⅰ、Ⅱ、Ⅲ支同时发作。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曲面断层及CT检查,排除继发性病灶存在的可能性;同时,术前核磁共振显示可以发现责任血管。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患者采用侧俯卧位,在患侧耳后设计切口,依次切开组织直达骨膜,用骨膜分离器沿骨壁拨开,在乙状窦后缘钻开直径约2.0cm骨窗,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向后上方轻轻牵开硬脑膜,剪开桥池蛛网膜,暴露三叉神经根部,探查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压迫关系,同时探查是否具有其他病灶。找到责任血管后分离血管和神经,垫间隔垫。观察无活动性出血缝合硬脑膜。分层关闭伤口。
1.3 结果 MVD术后疼痛消失52例(92.86%),疼痛明显缓解3例(5.36%);疼痛缓解不明显1例(1.78%)。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1例,恶心3例,颅神经损伤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36个月,复发1例。
2.1 术前准备 MVD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效果好,但因其手术部位位于颅内,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2.2 术前护理 三叉神经痛患者大多能够接受手术方案,但部分患者由于惧怕在颅骨上“钻孔”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要更加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2]。由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因此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显得尤为重要。MVD手术与药物治疗、注射治疗不同,需要患者身体能耐受全身麻醉及颅脑手术,因此术前评估患者的心脏、血压、血糖等情况非常必要。为防止颅内血管破裂,备血也是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2.3 手术器械、物品准备 术前1d将术中所用的开颅器械、显微镜、敷料包准备完毕,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及能否正常工作。术前准备双极电凝、吸引器、气颅钻、止血纱布、Teflon棉片等。
2.4 术中配合 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确认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与患者一致无误。观察患者的情绪,积极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手术。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床上,建立静脉通路,控制滴速。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插管全麻,麻醉完成后安置患者体位,再次核对患者及手术位置,核对无误后将手术侧向上,侧俯卧位,置头圈于患者头部下方,避免头部移位;固定患者肩部,利于手术操作。摆放术中所用电刀、显微镜等用品,并检查术中所用器械是否正常工作。铺巾后将吸引器及电刀固定于手术区附近,准备清点术中所用器械、纱布、脑棉等。开颅后准备骨蜡止血,及时准确的传递医生所用器械;采用盐水纱布清洁双极电凝尖端,保证所用器械工作端的清洁,利于医生准确、快速的分离血管和神经。止血完成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术后清点整理显微镜、手术器械、双极电凝等。
2.5 术后护理 患者按照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全麻术后患者尚未完全清醒时,头应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分泌物的流出,避免误吸。积极观察患者的意识、血氧、瞳孔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查看切口渗出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颅内血肿是MVD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此时应尽快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意识、瞳孔和血压等。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如患者长时间未清醒,或患者清醒后再度昏迷则考虑颅内出血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本研究出现1例颅内出血,经医生查体后及时进行二次开颅手术,患者脱离危险,预后较好。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无神经系统体征,通过检查未发现与疼痛有关的器质性病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存在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因此治疗方法未统一[3]。而血管神经压迫学说作为周围病变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所以目前在世界上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方法。MVD属于非神经破坏手术,不需要切断神经就能达到止疼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近期疗效达到80%以上,很少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4]。但是大多患者对于开颅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术前访视介绍手术经过和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好的配合手术。术前的器械准备工作需要细致完善,避免术中因显微镜等器械出现异常而造成延误手术情况的出现,因此,护士要熟悉显微镜等器械的性能、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提高手术效果,利于患者康复。
[1]吴爱芬,孙利娟,田彩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42-443.
[2]曹新伟,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2.
[3]王桂红,戴印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4):249-252.
[4]龚会军,李元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J].云南医药,2007,28(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