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绿霉病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5-01-22 15:37解宜林檀根甲
中国食用菌 2015年1期
关键词:霉病菌棒灵芝

解宜林,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病虫害防治〉

灵芝绿霉病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解宜林,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绿霉菌是灵芝生产中发病最普遍,危害最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病害,严重威胁着灵芝的生产和发展,在对灵芝病害进行广泛、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灵芝绿霉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摸清了灵芝绿霉病的诱发因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灵芝;绿霉病;诱发因子;综合防治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名贵的药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安微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有着丰富的灵芝资源,是我国灵芝的主产区之一,主要是以短段木并辅以锯木屑和麦麸进行熟料袋栽法,提高产量,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种病害的发生有加重趋势,特别是绿霉病(Trichoderma viride)危害严重,从制种、制棒生产到栽棒出芝期间都有病害发生,造成严重损失,直接威胁灵芝的生产和产业发展,防治绿霉病是灵芝产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对大别山灵芝种植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提出基本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人员参考。

1 制种和制棒期间危害症状及诱发病害因子

1.1危害症状

在菌种生产和制棒期间绿霉危害多表现为病斑状,严重时整瓶整袋长满绿霉。染病初期菌丝为灰白色、纤细、致密、零乱,形成无固定形状的菌落,之后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形成分生孢子,使菌落变为浅绿色直至深绿色的霉层,发病传播速度快,极易造成制种失败或制棒成品率低。此期间造成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 诱发病害因子

1.2.1 灭菌不彻底

采用高压灭菌的灭菌方式,因菇农对高压灭菌的知识掌握不全面,灭菌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冷空气未排尽,甚至未排冷空气,形成假高压现象,从压力表上看达到了灭菌的压力和温度,而高压锅内由于存在冷空气虽能形成压力,但内部温度达不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其二,灭菌保压时间不够,由于有资料介绍高压灭菌知识时表明达到灭菌的压力和温度要求时保持0.5 h~1 h即可,其实不然,高压灭菌时因锅体大小、灭菌材料、灭菌时间等差别很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型灭菌锅灭菌瓶装或袋装的固体原料时,保压时间应达到2 h以上;其三,压力表不准,因长期使用,表内弹簧由于长时间高温作用或锈蚀弹力减小。采用常压灭菌方式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为常压灶封闭不严而漏气,温度上不去,或者灭菌时间不够或灶内原料堆码过实。

1.2.2 操作不规范

制种或制棒时需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如接种箱或接种室封闭不好,导致空间消毒不彻底;操作技术不规范等均会导致菌种和菌棒的污染。

1.2.3 环境卫生条件差

由于大量生产,缺乏培养室,发菌培养场所大多为棚房或塑料大棚,消毒不彻底,重复利用,杂菌源多。

1.2.4 袋子破损

由于袋子质量不合格或操作粗放造成袋子破损,导致病菌侵入。

1.2.5 通风不良

制种、制棒期间多为低温季节,为了升温、保温而忽视通风,或者是堆码过挤、过密造成通风透气不良而缺氧,这样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抑制了灵芝菌丝生长,另一方面对绿霉菌滋生有利,为绿霉菌生长创造了条件,加重其侵染危害。

2 栽棒期间的危害

菌棒培养成熟后一般是将下半部袋脱去1/2左右,站立栽入土中进行保湿、遮荫管理出芝,此期间是灵芝栽培中受绿霉菌危害最严重的阶段,初期在菌棒上出现浓密且菌丝零乱、灰白色的絮状菌块,由于此期间湿度大、蔓延迅速,很快长满全袋,而后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菌棒逐渐变为浅绿色直至深绿色,在田间成片甚至全场报废,造成严重损失或生产失败,其主要原因有:

2.1 菌棒内带绿霉菌

生产制棒期间有些菌棒受到绿霉菌感染但程度较轻,而灵芝菌生命力相对较强,把少量绿霉菌掩盖住了,农民通常称之为灵芝菌把绿霉菌吃掉了,其实绿霉菌并未被消灭,经脱袋栽培,浇水保湿后,由于湿度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绿霉菌生长,绿霉菌长势增强而表现出症状。

2.2 菌棒受到机械损伤

在移栽之前要将培养好的菌棒从发菌培养场所搬运到栽培场地,大多数都用编织袋包装后车拉货及肩扛搬运,按要求要轻搬轻放,严禁强烈振动和碰撞,减少灵芝菌丝因振动或碰撞而受到机械创伤,但有的操作人员不按要求操作,在搬运过程中将大包的菌棒重摔在地,因而使菌棒中的菌丝受到挤压,拉伤等严重的机械创伤,这样的菌棒移栽到土壤中很容易受到绿霉菌侵染危害。

2.3 灵芝菌生命力弱或死亡

部分农户在生产中追求菌丝生长速度而加温过高且通风不良,菌丝生长速度虽然快但长势弱,生命力降低,甚至长满菌后也不懂得降温,长期高温养菌,因缺氧而使灵芝菌死亡,栽到田里后易被绿霉菌感染。

2.4 栽培管理方法不当

部分农户把菌棒栽到田里后习惯将田里放水漫灌浸泡且时间过长,有的达12 h~24 h,排水后又用薄膜覆盖保湿,这样菌丝受浸泡危害降低了生命力,且土壤长时间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这些是栽棒后易受绿霉菌危害的主要因素。

2.5 气候影响

栽棒期多在5月前后,一般雨水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绿霉菌生长繁殖和侵染,尤其是雨水多的年份影响更大,危害严重。

2.6 重茬影响

由于山区可利用的土地较少,经多年生产后,无地方轮换而进行重茬栽培,重茬地由于绿霉菌源多,栽棒后一般发病危害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严把菌种质量关

灵芝生产成功与否菌种是关键,老品种确实是很优良,但在一个地区长期使用会导致退化,降低生命力,失去抗病性,要及时引进新的优良品种替代老品种,即使要使用老品种,必须要经过有性孢子分离,提纯复壮。除此以外,菌种生产质量也很重要,在菌种生产时要严把质量关,生产生命力旺盛、生长健壮、无污染的菌种。

3.2 严格灭菌和消毒

在制棒时原材料要做到灭菌彻底,高压灭菌时要充分排尽锅内冷空气,灭菌保压时间要保证在3 h以上;常压灭菌时常压灶要求密封、保温性能良好,灭菌时达100℃后要再烧12 h以上;接种场所要按规范严格消毒、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发菌场所要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处理,保证发菌场所干燥、无霉味。

3.3 提高操作技能、规范操作程序

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理解和掌握各个生产环节中技术要领和含义,在生产中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特别是在接种环节中,除了要严格灭菌和消毒外,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用消毒液或者肥皂洗手,擦手毛巾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穿戴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工作帽,接种时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严禁用手抓、拿菌种,必须使用经过消毒的接种工具进行接种;在搬运、堆码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和减少菌种袋的破损。在栽棒前的搬运过程中要杜绝摔、掼而造成机械创伤,运到后必须拆去外包装袋,取出菌棒在荫棚里养菌(炼菌)10 d~15 d后方可脱袋栽棒。

3.4 加强和改进发菌管理

生产制棒期间除了要加温保温以外,还要注意适时适量的通风换气,增加培养场所中的空气含氧量,燃烧柴物时一定要将烟尘排出室外;菌棒要成排堆码,排与排之间要适当留有空隙,堆码不能太挤或码大堆;在发菌期间要定期进行翻堆,及时剔除污染袋,一般15 d~20 d翻堆1次;发菌期间温度不可太高,一般不超过25℃;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停止加温,降低温度,打开门窗增强通风。

3.5 提高和改进栽棒及管理技术

栽棒前可用0.6%~0.7%高锰酸钾液或0.2%~0.3%多菌灵液(有效成分50%)将菌棒过洗消毒一遍,然后脱袋栽培,菌棒栽好后盖上薄膜以保湿为主,不能当时浇水或灌水浸泡,等4 d~5 d后再浇一次重水,湿透土壤;采取灌水浸泡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2 h~3 h必须将水排尽。此后的管理主要有两点:一是要适时适量的揭开薄膜通风换气,每天1次~2次;二是要根据干湿情况,适时适量的喷水补湿。

3.6 避开不利天气

阴雨天湿度较大,栽棒时由于脱袋而使灵芝菌丝受伤,湿度过大或受淋雨后不利于灵芝菌丝的愈合和恢复生长,相反湿度大绿霉菌生长快,产生分生孢子量大,易使灵芝菌棒感染绿霉,因此栽棒要选晴好天气进行。

3.7 药物防治

在制棒或栽棒期间都可以合理用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制棒时可用0.2%多菌灵、0.1%克霉灵或0.1%甲基托布津拌料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菌棒发生局部感染,可用50%多菌灵200倍液、0.15%克霉灵或0.1%消菌灵注射或涂抹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栽棒后在出芝前栽培场可定期喷施0.1%克霉灵、0.2%多菌灵、0.1%消菌灵进行预防和治疗,每次间隔7 d~8 d,可有效预防绿霉发生。

3.8 避免重茬栽培

灵芝老产区绿霉菌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重茬地栽培绿霉菌危害较为严重,因此,要尽量避免重茬地栽培,轮转时间要3年以上。

4 总结

灵芝生产各个环节工序多,诱发绿霉病的原因众多,每个生产环节不注意都能对灵芝菌棒造成污染。通过对灵芝病害进行广泛、系统的调查,摸清灵芝绿霉病的诱发因子,在灵芝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才能为我省以及全国广大灵芝生产者提供参考和指导,降低生产者的生产风险和损失,促进灵芝生产健康、持续的发展。

[1]方军,龙勇.栽培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J].植物医生,2002,15(4):17-18.

[2]孙永琴.绿色木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J].中国森林病虫,2007,26(4):19-21.

[3]刘春琴,王庆雷.食用菌污染菌-绿色木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中国农学通报,1998(3):55-57.

[4]暴增海,杨辉德,王莉,等.食用菌栽培学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班新河,魏银初,王震,等.段木熟料灵芝菌棒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 [J].食用菌,2011(2):52-53.

[6]周功和,周功为,何建芬.灵芝短段木栽培中杂菌侵害与防治 [J].浙江食用菌,1996(4):33-34.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the Reason on Ganoderma lucidum Infected by Trichoderma viride

XIE Yi-lin,TAN Gen-jia
(School of Plant Protection,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Trichoderma viride occured in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which caused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and the greatest economic losses.It wa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noderma lucidum.Based on widespread,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richoderma viride,the inducer factor on Ganoderma lucidum infected by Trichoderma viride were find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Ganoderma lucidum;Trichoderma viride;inducer factor;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S646.9

A

1003-8310(2015)01-0074-03

10.13629/j.cnki.53-1054.2015.01.020

解宜林(1955-),男,本科,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的教学科研工作。E-mail:wjxie@mail.ustc.edu.cn

*通信作者:檀根甲(1963-),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害流行与预测预报。E-mail:tgj63@ahau.edu.cn

2014-11-20

猜你喜欢
霉病菌棒灵芝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春天来了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我国鱼类水霉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