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2015-01-22 06:27张雁灵
中国医学人文 2015年3期
关键词:吴孟超院士外科

文/ 张雁灵

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一位哲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裘法祖院士离开我们已经6年了,但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裘老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多彩的一生,更是辉煌的一生。他是我国医疗卫生历史上一座当之无愧的丰碑。

如今,缅怀这位老人,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有医学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经验,还有一笔已经化为医务界光荣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从裘老的“库存”中信手拈来三点,让我们再次重温。

他一生严于治学

裘法祖院士学术渊博、治学严谨,是我国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是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器官移植机构——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研究。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的新术式,被誉为中国外科的一把“宝刀”。同事称赞他的裘氏刀法,“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正是他精准的刀法为一个个危重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灯。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裘老自己精于医道,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提携后辈,甘当人梯。裘老常说:“只有弟子做得更好,一个科学家才算是成功的。”他主张对青年医师要“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经他亲手培养的大批优秀外科人才,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在美国、德国等国外大学、医院的教授中都有他的学生;在国内,更是桃李遍地,仅在同济医院,经裘老培养起来的副教授以上的医学人才就有50多位。著名肝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创造断手再植著名专家钱允庆、著名器官移植专家陈实、著名外科专家吴在德等都是他的学生。

裘老有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他在一生中,时时恪守这一准则。他说,人活在世上,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件事。

他一生视患如亲

裘老说,对待病人就像大人背小孩过河一样,从河的这一岸背到对岸才安全。他把对患者的爱心融化在工作的细节之中。因为有对患者仁爱之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他从医70年,施行手术无数,未错过一刀。外科手术后最常规最普通的程序是术后清点物品,他总是一定要亲自清点每一件手术器械、每一块纱布。他的手术台被大家誉为患者“安全岛”。

“当医生要热爱病人,爱病人体现在两件小事上,第一要不怕脏不怕累,第二要小心细致。”这是他常对学生说的话。

在裘老眼中,病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身份高低、家境贫富,裘老都是一视同仁。尤其对农民,裘老更是有着质朴的感情,他曾讲“我一生为很多人看过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病人。他们受着生活贫困和疾病的双重折磨。现在国家在医疗卫生事业上还很缺钱,医务人员更应多为农民患者着想……”湖北省松滋县的一位农村女孩,念及裘老的救命之恩,更名为“裘党生”,这个故事一直在社会上广泛传颂。

他不止一次地给同行、给晚辈讲述自己年轻时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医疗事故。当时他主管的一位中年女病人因术后感染不幸去世,德国导师既严肃又深情地对他说:“这是一个4个孩子的母亲啊!”。就是这一句话,裘法祖一辈子都不敢忘记,时刻警醒自己要珍视病人的生命安危,珍视病人的家庭幸福,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他一生看重情谊

裘老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光环”:医学泰斗,外科之父,器官移植鼻祖……然而在同事和学生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位朴实又可亲的老师;在子女面前,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在妻子面前,他是一位称职的丈夫……裘老重师生情,重同事情,重医患情,重亲人情。

2004年,裘老90大寿,那一天,他的学生、当时已83岁的吴孟超院士专程来武汉向他祝寿。一位是中国外科泰斗,一位是肝脏外科之父,他们俩改变了中国外科的历史,也共同演绎了一段医学界的师生佳话。中央电视台特意采访了他们,他们肝胆相照60载的师生情,动人心扉,让无数人潸然落泪。吴孟超院士常常说:“没有裘老师,就没有我吴孟超的今天,几十年来,老师在不停地指导我,他像对儿子一样对我,我有什么想法、有了困难都会告诉他、请教他,他都会给我指点,给我教导。我们几乎每个礼拜都要通一次电话,时间长了听不到他的声音,我心里就不踏实。我这辈子非常幸运,遇到了他这样一位好老师。”

在同事眼里,他不仅是个好医生、好教授、好学者,更是一位好长者。不仅是对自己的学生,对每一位同事,对每一位脚踏实地、追求上进的青年医生,都会给予热情帮助和关心。他坚实的医学基础、高超的医学技术、勤奋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乃至几代外科医生,培养了大批优秀外科人才。

在家人面前,他诚实、勤恳、体贴、宽厚。裘老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裘老夫妇感情深厚,当年二老携手相伴而行的身影曾是同济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裘老出差,裘夫人每每依窗送别及迎候的场景,至今为众人所动容。晚年的裘夫人因腿疾而不良于行,裘老推轮椅陪夫人散心,更令医学院师生感动。许多媒体在采访裘老时,他认真地说:“我没有什么值得你们写的,我们家最值得表扬的是我的夫人。”

医疗工作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医生无疑是一个关键点。做好一名医生,裘老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和镜子。我们应重视对裘法祖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精神遗产的继承,弘扬医学界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学习他做人要知足的心态,学习他做事要知不足的进取,学习他做学问要不知足的不倦,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 中国医师协会

猜你喜欢
吴孟超院士外科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越院士简介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吴孟超院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