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 罡
医学是糖甜到忧伤
北京,一场新雨过后,天空蓝得不像北京,空气里弥散着一抹甜味。两三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在窗前飞过,不多久,其中的一只折了回来,她停歇在窗台,整理着羽毛,不起眼的灰黄颜色,映衬着翅膀上黑色的折痕,它把头钻到翅膀下的时候,露出腹部的雪白。
曾经的四害之一,如今在城市里越来越稀罕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在人类纪元,人的选择似乎大过天。
在我们这个时代,选择医学专业,那是真爱;而爱上医学,其实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也许只是一部电视,一场电影,一本书,一件事,一个人或一句话……我们以各自不同的理由走上了医学的道路。走着走着,或许有人半途而返,有人另辟蹊径,但离开的人们都还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关注着这个行业,因为五年以上的学医和行医足迹,已然在他们的生命轨迹里刻下医学的痕;而留下来守望在这个岗位上的人们,生命里已是注入了医学的魂。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喜欢一件事,亦是如此。就在这么个难得爽朗的北京周末,我也盼望像许多人那样,漫步林荫,泛舟溪湖,徜徉草坪,享受阳光假日,看草长莺飞,长裙飘飘……但身处那样的情景,我的脑中总会时不时地盘旋着病房里的疑难诊治和病情变化,于是心慌、发憷;这种感觉,远不如在微明的早晨,睁眼看到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和熟识的电脑时所感到的心安。
天意昭烔,我自独行。天地虽大,路途苍茫,心安即是归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医生的处境很微妙,他们被需要,又被猜疑;被赞美,又被扬弃;被理解,又被曲解……他们肩上承担的责任过于厚重,却又如同那个年代的麻雀一样被歪曲和伤害。在我们这个时代,从医学道路上折返或另辟蹊径的,那是智者,而坚持走下去的人,却是勇者;然,一个人去对抗一个时代终究只是唐吉诃德式的悲壮,智者的思考和勇者的呐喊终难以撼动一个时代,但他们的所思所虑,所作所为,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基点。
纵然世事纷扰,我自行医,但求心安,唯顾无愧于心。
于是,我们老一辈的医学大师们,往往是博爱无私、道骨仙风的学者;而年轻一代的医生里,却多了不少入世的、带着魏晋风度的不羁的才子。正因为入世,所以偶尔被以为世俗,其实医生相比于其他行业简直单纯到可爱;正因为不羁,所以偶尔被认为不温淡,其实他们只是希冀在现世的岁月中,自由自在地盛放出属于自己的流金华年。
年华里,我们逝去的是一种心情,待年老时再去回忆是生命中最无能为力的事情。我想,是时候去写一本书去纪念这个时代的年轻医生们了,于是便有了这本《因为是医生》,那些光阴故事,全都小心翼翼地折进小说里的某一个页码,在自己码字的时候,将来某一次翻阅的时候,她们会不小心滑落,粘在指尖,融进心间,告诉自己不要忘记。
请不要好奇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原型都是谁,因为小说中的“我”都不是我,那可能是你,可能是所有人。如果你在小说主角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那并不奇怪,因为我,是医生,书中每个角色的感受我都体会过,每个故事的甜蜜和忧伤都真实存在过,如烙印般刻在了我的记忆中,这是关于医生的故事,我们自己的故事……
摄影/李晗歌 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是糖,甜到忧伤……
然而我们,却无可救药地上瘾了。
窗沿上的麻雀整理完羽毛,忽地飞走,远处传来同伴的呼唤,我看到她越飞越高,头上的天空蓝透了,晶莹剔透的,像极了水晶。
/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