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风采 (一)
“寻找最美医生”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宣传医务工作者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卫生计生委系统正能量,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界”的崇高精神。
2015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推选出10位“最美医生”、10位“特别关注医生”、1个“最美巡回医疗队”和1个“最美医生荣誉团队”。本期刊登6位“最美医生”事迹
1.张金哲(北京儿童医院):在北京儿童医院,有位95岁高龄的医生,叫张金哲。他是会变魔术的“老爷爷”,能让患儿破涕为笑、接受治疗。他也是中国小儿外科手术的重要创始人,被称为“小儿外科之父”,他的一生就是中国小儿外科的发展历程。老人家里建有小“工厂”,发明了目前医疗界广泛应用的“张氏钳”“张氏瓣”“张氏膜”等手术器械。他用稿费成立基金,资助贫困孩子看病。行医64年,他始终坚守两个习惯:兜里永远装着小纸条,上面写着典型疾病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坐诊时发给家长;只要有患者走进诊室,他都会起身迎接。如今他已95岁高龄,但依然坚持出诊。
2.贾永青(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贾永青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医生,大学毕业后她终于实现梦想,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可2012年她却被确诊肾癌,她选择了隐瞒病情,术后一周、伤口还未愈合就重回岗位,第一天就连做六台手术,为抵消伤口疼痛,她的腰间勒着宽腰带。最忙时一天做十几台手术。夜深人静时,她录下视频,叙说自己的四个愿望:对父母说出“爱”字、穿一次婚纱、陪母亲过个母亲节、捐献眼角膜。她整整坚持一年,直到2013年癌细胞转移,才无奈公布病情。消息传出,全院震惊,医院邀请北京专家全力医治、捐款20余万元,但他依然忍受着病痛,始终没离开孕妇身边。隐瞒病情一年间,她治疗病人961人、做手术1000余例、接生512个新生命。2014年6月,贾永青去世,年仅32岁。遵照她的遗愿,她的眼角膜捐给了两名患者,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3.张卫达(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6年,张卫达发起“大爱救心 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活动,张卫达带领自己的技术团队先后开展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0余种,涉及病种100多例,最小手术病人出生才5天,体重不到3公斤,屡次创造了生命奇迹。如今,“大爱救心”活动已经成为救助贫困家庭“救治范围最广、手术最多、年龄最小、难度最大、费用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品牌项目,成为少儿救助工作的典范。大家都说:张卫达和他的团队给了先心病患儿第二次生命,给贫困家庭带来了春天。2011年,一台复杂手术正准备进行,患儿已麻醉,必须由他主刀,他却突然出现心房颤动,为了不耽误患儿手术的进行,张卫达让其他医生给他进行最危险的电击除颤。在“救心”的征途上,数年来,张卫达先后80余次下乡义诊,行程2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广东、云南、贵州、湖南、西藏、新疆、江西等10个省(区),受访贫困家庭超过5万户,成功为7599名贫困家庭患儿实施手术,累计减免医疗费用超过1亿元。
4.次仁班觉(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查当乡卫生院):在方圆2751平方公里的藏北聂荣草原,次仁班觉守护着2000多牧民的健康。他从医20多年来,共接出诊5000余人次。从乡卫生院到各村的路,最近的3公里,最远要100多公里。如果天气好,次仁班觉就骑摩托车;倘若冰雪掩盖了道路,他只能骑马前往;要是雪下得太大,他就只能步行出诊。他的足迹遍及这个雪域草原的每个村落,甚至几百公里外的青海省杂多县也有他出诊的记录,他被人们称为“温暖的太阳”。政府一年给次仁班觉的补贴1.5万元,加上卖牛、挖虫草等收入,他年收入5万元左右;开支方面,次仁班觉每年给病人免费看病开药的支出就在3万元左右。在次仁班觉家,珍藏着一份特殊遗嘱,那是他爷爷留下——“要世代为医,给百姓看病”。次仁家已是六代行医,他就是第六代。而今,为了能让子孙继承家族医学传统,他决定学爷爷留下一份遗嘱,要子孙世代继承家族传统,做服务草原牧民的好医生。
5.严正(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正是一名社区医生,因为一份信任,居民甚至把家门钥匙、电子门密码都交给他、告诉他。钥匙主人都是儿女不在身边、身体不便的老病人。超过50把钥匙,他不用做标记,就知道哪把是谁家的、每家什么情况、老人身体状况如何。从医19年,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小区,无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总是风雨无阻,他一天要跑40公里,手机24小时开机,总是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他曾为临终老人做人工呼吸,曾背老人去医院,曾为满身大小便的卧床患者擦身换衣……他是大爷大妈的贴心人,患者们说,他所做的事情有时儿女都做不到。他的诚信换来真心,他结婚,居民帮着订酒店,包喜糖;他有孩子了,邻里老奶奶给织毛衣。他用真诚换来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钥匙,更是百姓心门的钥匙。
6.詹红(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是医患冲突的前沿,压力大、工作紧张、24小时待命,少有医生愿意干急诊,很多医院设立医生轮岗,而詹红却足足干了28年急诊。面对病痛、死亡挑战,她牢牢守住生命底线。急诊室里,她是最忙的人,不仅要救治病人,还主动分担护理工作,承担急诊科值班工作,很难想象,其实她是急诊科带头人。即使是节假日,只要一个电话,她就随叫随到。她致力打造“幸福的急诊科”,秉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原则,坚持“对于病人的合理需求,我们在能做到的范围内尽量满足”的理念。28年的从医时间里,为贫困病人买饭、募捐、为病人解囊,已成为微不足道的小事。28年的除夕,她有大半都是在急诊室度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