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暴力伤医 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01-22 11:17:03张晓奥
中国医学人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患暴力医务人员

文/张晓奥 尹 梅

医院 暴力伤医 现状调查与分析

文/张晓奥 尹 梅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三甲医院暴力伤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医务人员视角探究事件发生的诱发原因和深层次原因,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暴力伤医 医患关系 原因分析 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已成为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人们共同的期望。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广大医护人员为保护、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极易集中在医院暴力事件中爆发,这是由于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以及对医务群体不信任等多方面原因而产生的过激行为1。 随着暴力伤医事件发生频率的增高,医务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暴力伤害,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进而影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长足进步与发展,也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从2012年3月23日发生在哈医大一院的实习医生王浩被杀事件开始,暴力伤医事件不仅在医院及医务工作者中引起震动、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种现状,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三甲医院暴力伤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了解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相关行为和其对医疗风险、暴力伤医事件的认知,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寻求更加切实可行的途径。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从网络上对已发生的暴力伤医案件进行信息搜索、资料分析,并根据总结提炼出的问题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本文将从网络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结论四个部分对暴力伤医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网络案例分析

通过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数据来源,搜索关键词“暴力伤医”“医疗场所暴力”,对网络暴力伤医个案进行搜集整理,以此了解近年来全国暴力伤医案现状,为接下来黑龙江省暴力伤医事件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材料。经过比较研究,从检索结果中筛选出2004年至2014年期间媒体报道清晰、有一定危害结果的案件,共计60例。

在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调查表,表格分为基本信息、事件简述与事件评估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案例编号、案例发生时间、案发医院的级别和科室;事件简述包括案发原因、案件经过;事件评估包括暴力实施方式、损害结果分级以及受害人是否为行凶者的直接负责医师。

在暴力伤医事件发生所在的医院级别分析中,三甲医院发生38起,普通医院发生20起,民营医院发生2起。而在地区划分中,北京市发生最多,60起案例中占14起,其次是广东省12起,浙江省9起,湖南省7起,其他地区共计18起。在对暴力事件发生科室的分析中,急诊科发生21起,占60个案例中的35%,其中外科发生暴力伤医案13起,儿科发生6起,其他科室共计3起;住院部发生11起,在60个案例中占18.3%,其中儿科与耳鼻喉科分别发生3起,ICU发生2起,其他科室共计3起;门诊部发生13起,占21.7% ,其中耳鼻喉科发生暴力伤医案5起,皮肤科发生3起,其他科室发生5起。医院的其余部门共计发生15起案件,占被调查案件的25%。

研究将暴力伤医案件损害结果划分成三级,第一级为轻微伤害,包括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等;二级伤害为中度伤害,包括骨折等;三级伤害为重度伤害,包括死亡、有生命危险、严重残疾等2。根据此种伤害等级的分类,得到的分析结果如下:造成一级损害结果的案件16起,二级33起,三级11起。对造成死亡结果与发生科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为急诊发生5起,耳鼻喉科发生2起,风湿免疫科发生1起,其他科室共计3起。在对暴力伤医受害人与行凶者有无关联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受害人是行凶者的直接负责医师的暴力伤医案件共26起,其中亦造成无关联人员伤害事件8起;受害人为与行凶者非直接相关的医护人员的暴力伤医案件达到34起。

问卷调查

基于对60例网络报道的暴力伤医案件的分析结果以及对文献的追踪分析后总结得到的问题,设计出关于暴力伤医现状研究的调查问卷。此问卷针对黑龙江省范围内的三甲医院,随机选取其中5家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1.4%,调查对象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问卷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势下医务人员对于暴力伤医现状的认知及感受,并了解其对于改变现状的一些建议。本文选取问卷中比较突显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就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原因这一问题,41.7%的医务人员认为是由于诊疗效果与患者预期落差大;26.5%认为应归责于媒体的失实报道;22%认为当前医疗费用过高;认为医方服务态度不够好的占8%。在对易发生暴力伤医案件科室的调查中,认为急诊科为高发科室的占33.7%;内科占30.2%,且其中选择频率最高的三个科室为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和小儿内科;外科占29.3%,外科选择频率最高的三个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和骨科;其他占6.8%,包括护士站和行政办公室。当问到对暴力伤医事件的感受时,39.5%的医护人员认为医疗机构的安保措施有待加强;34.6%认为当前医疗体制有待完善;14.2%认为应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11.7%认为医患沟通有待加强。如果遭遇暴力伤医事件,46%的医护人员称自己会保持沉默;27.2%表示会予以反击;20.1%会选择暂时躲避;6.7%选择放弃职业。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能够感受到医务人员对暴力伤医事件的态度,他们迫切的希望改善现状,避免同类事情的出现。

现场调研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随机选取三甲医院的部分科室,在得到医务人员的同意后,对其进行访谈调研。

在对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的访谈中,一位女医生提到,近几年全国很多医院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力伤医事件,这给医务人员心理带来很大恐慌,她每天都担心自己会遭遇同样事件,在与态度蛮横的患者接触时会小心翼翼。现场调研时发现,前去访谈的一家三甲医院中,各个楼层布满了安保人员,从电梯入口到各科室门口,医院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措施来防护暴力事件的发生。甚至还有个别医院的急诊门诊旁边竟然设立了公安局办事处,这虽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举措,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多名医生都表示,医生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职业,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去改善,医方会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加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给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希望患者能够多理解医生,理智就医,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结论

经过文献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得出黑龙江省三甲医院暴力伤医现状的阶段性调查研究结论。首先,暴力伤医事件发生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为案件发生频率不断增高,所涉及的科室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受害者也由当事医生扩展至不相关医护人员。其次,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会对医务人员的心理产生影响。一方面,在职医务人员表示出他们对职业安全现状的担忧,有些临床医学生甚至会产生未来不从医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并不和谐的医疗环境下,大多数医学工作者仍然对医疗事业保持热爱,愿意为“仁医、仁术”而奋斗终身3。最后,在防范措施方面,医务人员强烈建议政府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宏观保障,建立健全的体制,从维护医方权利和解决患方问题两方面入手,在根本上改善紧张现状;媒体的正确导向也同样重要,失实的报道和舆论会在全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综上,诊疗效果与患者预期落差大、医疗费用过高、医患沟通不畅、媒体的失实报道等成为暴力伤医案件频频发生的“导火索”,而医疗制度不完善、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社会整体信任的缺失等深层次原因仍普遍存在4。

通过目前的调查研究,黑龙江省三甲医院暴力伤医事件的现状不容乐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仍有很大空间。面对此种现状,医疗机构应切实加大安全保障,维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行医尊严,防止侵犯医护人员人身自由和安全、扰乱医院秩序的行为发生;定期向医护人员普及人文教育,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同时,完善临床诊疗规范建设,使一切诊疗行为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医务人员自身要从提高医学技术水平和增强医患沟通能力两方面进行努力,力图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会加大调查范围、增加样本数量,得出更科学、全面的研究结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双赢的友好关系,是一种和睦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医生尽职尽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患者安心就医解决病痛难题,彼此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这才是国家、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所期望的。

1. 王晨,曹艳林,郑雪倩等.医患双方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分析[J].中国医院,2014,(3):7-9.

2. 段力萨,冯俊敏,韩晨光等.一般情绪攻击模型视角下暴力伤医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777-779.

3. 杨同卫.美德建设与制度完善的互补与共进——对医闹、暴力伤医等事件的再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456-458.

4. 张福林,罗晓琼,王鹏飞等.以医改为契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0):799-800.

尹梅,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

张晓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医患暴力医务人员
反性别暴力
环球时报(2022-03-09)2022-03-09 22:44:18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暴力”女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暴力云与送子鹳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向暴力宣战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