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桥苏丹柯罗殿中赖少侣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诊断中心;2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肿瘤教学
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金观桥1苏丹柯1罗殿中2赖少侣1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诊断中心;2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转化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旨在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与实际医疗应用的互相转化。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而又充满前景的医学影像学分支学科,转化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几种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转化医学;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应用
恶性肿瘤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面对肿瘤日益高发的新形势,肿瘤学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规律。分子影像学充分利用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药物的疗效。而转化医学正是实现上述转化的重要理念,它针对肿瘤临床工作提出的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1]。转化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对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该领域的教学工作者而言,能否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到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亦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到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中,以进一步探讨肿瘤分子影像学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式。
转化医学又称为转化研究,是国际医学领域近年提出的—个新的理念,其核心是“转化”。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经过三个阶段,即1992年的“从实验室到病房”到1993年的转化研究,再到1996年的转化医学[2]。转化医学是一个与肿瘤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的过程。狭义的转化医学是指研究涉及临床、基础医学研究各学科及相关边缘学科,其内涵包括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将临床医疗的实际反馈给实验室并开展研究的双向过程,即“从实验室到病房”和“从病房到实验室”的双向通道研究。广义的转化医学是指研究除涉及以上学科外,还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与医疗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其内涵包括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应用到社区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防御工作中,即医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和社会化的过程[1]。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是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影像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它将遗传基因信息、生物化学与成像探针进行综合,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来检测,再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以期显示活体组织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3,4]。近年来,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探针合成、影像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大的进展[5]。分子影像技术的应用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其作为连接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着眼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及其关键靶点,为生物靶向药物的筛选与评价提供更直接、准确的评价手段。分子影像技术直接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是当今转化医学实现的最关键载体[6,7]。分子影像学与转化医学两者结合,在肿瘤监测与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在教学领域尝试将两者结合,就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传统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脱离具体实际教学,不利于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而转化医学理念的核心是“转化”,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及实际应用,故深化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深远,有望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下面总结几种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3.1 实验式教学
实验式教学是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领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探讨、归纳并揭示问题。在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典型的肿瘤分子影像学诊疗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实验活动。实验式教学的核心是实验研究,这一教学模式在转化医学“从实验室到病房”理念的指引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肿瘤分子影像学基本原理的实践活动,或到实验室参加预实验,再到临床学习肿瘤分子影像学介导有关的治疗,践行了从“从实验室到病房”的转化,缩短实验室与临床的距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插入式教学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多步骤演进的复杂过程,因此肿瘤临床问题的解决由单一专业专家或临床医务人员常难以完成,往往需要由不同技能以及不同学科背景的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紧密协作、共同探讨。目前我国转化医学主要方向是“创新”[8]。基于此,在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中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要求,除展示肿瘤分子影像学诊疗资料外,适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或组织开展各学科间的交流,打破学科间的隔阂,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解分子探针这一内容时,除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注入分子探针后影像强度的变化,动态地比较实验动物注射分子探针前后,及其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影像强度的差别,学会对比、鉴别之外,同时在理论课堂上或在临床实践中有意识地插入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必要时开展相关学科交流会。通过这种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各学科间相互交流、交叉学习,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促使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的习惯,激发创新与想象力,同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3.3 总结式教学
在国际上,转化医学更强调如何把已有的新技术、新概念转化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药物和方案[8]。肿瘤分子影像学作为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分子生物学与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往往是多学科间的交叉,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更要学会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肿瘤分子影像学诊疗做系统讲解,除了让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影像学有关知识有初步认识外,还要引导学生搜索国内外最新的有关文献,以及时了解分子影像进展状况,再组织学生参观甚至操作各种影像技术,之后让学生认真反思与总结。在基于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训练的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有关肿瘤分子影像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再次思考、探索,实现实践到理论的结合、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能力,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方式,促使其主动学习,不断拓展、更新和总结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转化为提高肿瘤临床诊疗水平。
以上仅就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的几种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进行总结,由于此模式尚处探索阶段或存在不足之处,但相信随着中国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和推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医教研一体化的运行体制和模式的教学理念,将在未来的医学发展和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尝试,为提高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1]来茂德.转化医学:从理论到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5):429-431.
[2]Wang X,Ward P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isease biomarkers:a new section in th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Medicine[J]. JTranslMed,2012,10:240.
[3]Hussain T,Nguyen QT.Molecular imaging for cancer diagnosis and surgery[J].Adv Drug Deliv Rev,2014,66:90-100.
[4]朱岫芳.转化医学理念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88-89.
[5]申宝忠.走近分子影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z1):40-44.
[6]黄向阳,苏丹柯,康巍.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3,5(2):171-173.
[7]郭建红,刘福,刘清华,等.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70-473.
[8]陈志南.分子医学与转化医学的未来[J].转化医学杂志,2012,1(2):65-68.
[2014-12-05收稿][2015-02-02修回][编辑罗惠予]
G642.4
A
1674-5671(2015)02-03
10.3969/j.issn.1674-5671.2015.02.17
苏丹柯。E-mail:sudanke3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