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18例疗效观察

2015-01-22 01:42尤晓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病程支气管哮喘

尤晓燕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18例疗效观察

尤晓燕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均在哮喘发作期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年夏至至秋分时间段给予定期中药膏剂穴位敷贴并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连续治疗3年,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63例患儿中:治愈35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治愈率55.6%,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55例患儿中:治愈16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治愈率29.1%,总有效率72.7%。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贴敷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哮喘; 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贴敷; 足三里; 外治法; 儿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这种慢性疾患导致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在临床上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如治疗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因此,早期防治至关重要[1]。西医常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等治疗。近些年倡导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以预防和控制病情发作,但部分患儿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且服药依从性差,不能长期坚持治疗。因此寻找一种经济简便、疗效持久、易于坚持的无毒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成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着这一目的,本科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贴敷综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6/2013-08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8例,其中男66例,女52例;年龄<1岁35例,1~3岁52例,>3岁31例;病程<3个月40例,3~6个月55例;>6个月23例。将以上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1岁18例,1~3岁27例,>3岁18例;病程<3个月10例,3~6个月20例,>6个月33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1岁17例,1~3岁25例,>3岁13例;病程<3个月9例,3~6个月18例,>6个月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14岁;(3)患儿本人及家长同意并能接受贴敷及穴位注射者;(4)贴药部位皮肤无感染、溃疡者。

1.4 排除标准 (1)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的患儿;(2)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的患儿;(3)患儿及家长不能配合治疗者;(4)对所贴药物过敏患儿。

1.5 治疗方法 将甘遂、白芥子、细辛、延胡索、丁香、肉桂、葶苈子、苏子等药物按一定比例粉碎研末备用。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开始治疗,秋分结束。每10天1次。遇初、中、末伏天,改为一伏一次,每年至少5次,病情严重者可治疗10次左右。贴敷方法:取以上药粉用鲜生姜汁、蜂蜜调匀成膏,制成直径约1.0 cm,厚约0.5 cm药饼,分别贴敷于定喘、肺腧、天突、膻中、脾俞、肾俞等穴位,贴2~4 h后揭去,若皮肤发红,或局部出现小疱疹,可提前揭去;同时每次贴敷时取足三里穴,用1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穴位注射胎盘注射液0.5 mL。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嘱家长加强对患儿护理,忌辛辣生冷刺激食品,预防感冒。

1.6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时症状及发病间隔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1)治愈:哮喘完全控制,哮鸣音消失;(2)好转:哮喘症状缓解或发作次数减少;(3)无效:症状无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13.83,P<0.05。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随访 连续治疗满3年后分别对观察组有效的61例患儿和对照组有效的40例患儿每月电话随访1次,随访半年,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与环境污染、感染、过敏、遗传因素有关,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等[1]。中医认为其发生原因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酸咸等[3]。传统西医治疗虽可暂时缓解发作期症状,但不能改变患儿因正气不足而形成的易感体质,因此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而“冬病夏治”则是中医择时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冬病夏治”贴敷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其中心思想源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的理论[4]。正如清·张志聪所解释的“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而培养也。”三伏是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为冬病夏治最佳时机。三伏贴敷(天灸)最早见于南北朝·宋懍《荆楚岁月记》,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和清·吴师机《理论骈文》对天灸发挥愈益详尽,而三伏贴敷治哮喘则始见于清·张璐《张氏医通》。三伏贴敷是中医天人相应、运气学说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吴师机说:“五脏之系皆在于背,脏腑十二腧皆在背,其穴并可入邪,故脏腑病皆可治背。”“皮毛者,肺之合也……肺系属背。”肺腧、心腧、膈腧为人体背腧,是脏腑精气输注之处,更是治疗哮喘的要穴。三伏腠理开泄,顺时就势采取贴敷,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同时人体阳气得天之阳气相助,有利于辛香逐痰的药物通经贯络,到达脏腑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哮喘的防治目的。使用药物中白芥子利气豁痰,“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本草经疏》);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细辛祛风散寒,通窍化饮,上三味均具辛温散通之性。甘遂则味甘苦,性寒,泄水逐饮,“其气直透达所结处”(《汤液本草》)。寓寒温同用之意[5]。笔者在继承这一传统疗法基础上,做了两个改进:一是突破了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仅在“三伏天”贴服中药3次的局限,而是在夏至-秋分期间增加治疗次数,这是考虑到多数患儿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较久,仅靠几次治疗,往往是刚见到疗效就又停止治疗,所以适当增加治疗次数,积累效果,这样才使疗效巩固;二是增加了足三里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此药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免疫调节剂,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6]。使用此药足三里穴位注射,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4]。本研究运用传统药物贴敷和药物局部注射有机结合,是融合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此疗法经过近几年的连续临床治疗观察,疗效肯定。患儿易于接受,无毒副反应,易于操作,且不受设备及医疗条件限制,值得临床推广。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26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3] 王萍芬,朱大年.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7.

[4]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资料[M].甘肃:甘肃新华印刷厂,2012:153-154.

[5] 朱杰,王永艳,石育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45例临床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1,7(5):36.

[6] 李大魁,李玉珍.现代临床药物手册[M].河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724.

(本文编辑:张小冬)

743000 甘肃 定西,定西市中医院儿科

尤晓燕(1971-),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疾病。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4.021

R256.12

B

1674-3865(2015)04-0351-03

2014-08-10)

猜你喜欢
病程支气管哮喘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