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分享与经济增长:基于PVAR模型分析

2015-01-22 06:10方大春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面板民生

■ 方大春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2.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一、引 言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基尼系数持续上升一直是学界、社会瞩目的问题。但是,也要看到另外一个同等重要、同等严重、需要引起同等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近几年最终分配后我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急剧下降。从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来看,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比1978年同比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但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只是7.4%,然而同期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8%。目前,国内很多省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低于发达国家一般55%标准,出现 “只长骨头不长肉”现象。这种情况出现反映了我国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领域都出现问题。居民收入增速跑不赢GDP,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的 “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的局面一直没有形成。在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收入,特别是中低级劳动者收入增长过于缓慢,难以发挥广大劳动者积极性;在再分配领域,部分财税政策导致了财富逆分配,反而导致差距的扩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针对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的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计划,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未来几年,城乡居民将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居民将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增加财政对民生投入力度。

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影响,以及验证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的 “倒U假说”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5;钞小静,任保平,惠康,2009;刘松林,2012;冉光和,潘辉,吴利,2012),很少探索居民总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原因考虑到我国经济总量不强,需要进行物质积累,居民收入主要关注收入差距调节。陈昌兵[1](2008), 陆万军[2](2012) 对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进行探索,认为收入分配主要通过影响财政政策、社会稳定、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对一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财政民生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学者认为国内消费不足,其重要原因是民生领域、社会福利投入较少。我国应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给百姓,促使人民富裕,较大幅度地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的建设,健全履盖全国百姓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而扩大内需,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科学、健康、持续地增长 (刘宗平[3],2008),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梁达[4],2013),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非线性关系 (赵天奕[5],2012)。本文试把居民收入、财政民生投入作为成果分享指标探讨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择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pgdp):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除以地区总人口。

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数 (pr):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城市化率)。

民生投入对数 (pc):财政对民生投入主要包括教育投入、医疗卫生投入和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

以2000年为基期,采用GDP平减指数把各地区不同期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换算成不变价格。为了消除数据异方差,对各变量取对数。

(二)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 《中国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省、市统计年鉴。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样本选择时没有把西藏纳入进去。地区样本为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时间跨度为2001~2012年。从图1可以发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民生投入间存在着直观的正相关关系。下文中,将剖析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图1 pgdp、pr和pc散点图

表1 人均GDP、居民收入和民生财政支出的统计特征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与方法

Sims(1980)在基于数据统计性质建立起向量自回归 (VAR)模型。VAR模型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动态模式,其优点在于不需要事先探寻变量之间内在关系逻辑,也不需考虑变量内生、外生及因果关系的问题,而是将各变量视为内生变量,由一组回归方程来表示变量间的互动关系。VAR模型除了可以分析滞后项变量对其他变量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以外,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变量间的动态互动关系。但对数据长度要求较高,一般不应少于30个数据。1988年Holtz-Eakin创新提出了基于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6],并经众多学者完善,已成为兼具时序与面板数据优点的成熟模型。PVAR继承了VAR的许多优点,与普通VAR相比,由于对数据的长度要求较低,所以PVAR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只要T≥p+3(T为时间序列的长度,p为滞后项的阶数)便可以对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当T≥2p+2时,即可在稳态下估计滞后项的参数,所以PVAR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当灵活的分析框架[7]。PVAR不仅具有VAR模型,还可以允许样本个体存在不可观察的差异,捕捉到个体在横截面上可能受到的共同冲击[8]。借助该方法,建立模型:

其中,yit表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向量 [lnpgdp lnpr lnpc]',i代表地区,t代表时间。p代表模型滞后阶数,βj代表滞后内生变量的回归系数,αi代表个体固定效应,εit代表扰动项。受变量滞后项的影响,容易造成αi与滞后变量的相关性,需要采用 “前向均值差分法” (Arellano, eta[9],1995)来消除固定效应,该方法通过移除前向均值这一转换方式,避免差分项与作为工具变量的滞后回归项间的正交,从而达到准确估计模型目的[10]。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的不平稳可能会造成 “伪回归”现象,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运用LLC检验、IPS检验、Breitung和ADF-fisher方法对各序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经过1阶差分变换后均为平稳序列,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

(三)面板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取

为了估计该系统,需要检验P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到底取多少比较合适。根据T≥2P+2,滞后阶数p最大能够取5,检验的结果汇总在表3中①。

表3 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由表2知,在滞后1~5阶的检验结果中,当模型的滞后阶数为4时,符合AIC、BIC和 HQIC信息量最小的结果。因此,滞后阶数设定为4。

(四)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理论上讲,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之间相互影响,那么实际数据能否支撑这个结论呢?必须进行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考虑到实际产出滞后期可能有1-3年,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将滞后期选择2期,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滞后2年情况下,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面板矩估计

在PVAR估计之前,首先要消除模型包含的固定效应,运用前向均值差分过程消除掉年效应,保证了滞后变量与转换后的变量正交,进而与误差项无关,因而可以使用滞后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然后通过GMM方法得到系数的有效估计,结果见表5②。在表5中,部分参数估计值的T值较小,这一现象也符合面板VAR估计的常态,在国内外相关的PVAR模型估计中(I.Love,2004;黄世平、肖洪钧、黄旭平,2008;张敬石、郭沛2011),大部分参数估计值都无法通过T检验。

表5 Panel-VAR估计结果

PVAR模型不需要区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而是把所有变量都视为内生变量,因此,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均作为面板VAR模型的内生变量。

从表5所列方程 (1)的估计结果来看,除自身以外,对人均GDP影响最大的是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居民收入对人均GDP贡献整体上为正,人均民生投入对人均GDP贡献整体上为负。从方程 (2) 估计结果来看,除自身以外,人均GDP入对人均居民收影响较大,且为正作用,人均民生投入对人均居民收入贡献为负。从方程 (3)估计结果来看,人均GDP和人均居民收入对人均民生投入影响较大,且为正作用,人均民生投入对自身贡献为负。

(六)基于Panel-VAR模型的正交化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前面我们提到PVAR模型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动态的模型,单个变量系数的意义是很难确认的,需要作进一步分析。于是,我们利用Stata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出lnpgdp、lnpr和lnpc脉冲响应 (见图2)及方差分解表(见表6)。

图2 脉冲响应

从图2中,从整体上看人均GDP和人均居民收入相互之间拉动是显著的,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对人均民生投入拉动也是明显,这种拉动作用刚开始有一小段滞后期,后迅速上升。人均民生投入对人均GDP和人均居民收入传导作用为负值,出现阻碍倾向。可能原因有两点:一是民生投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跨越门槛,没有发挥传导拉动作用;二是民生投入结构不合理,没有有效发挥民生财政传导拉动作用。肖建华 (2008)研究,农业基本建设投人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效应开始为负,在第四期后开始发挥促进作用[11]。肖建华 (2012)运用DEA方法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出现DEA有效、弱 DEA有效、非DEA有效的情况[12]。赵天奕 (2012)研究表明,若民生财政支出负增长率大于14.85%,则经济增长率下降;若民生财政支出增长率高于 18.87%,则促进经济增长[5]。这些学者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财政民生投入存在门槛效应和结构支出不合理问题。

从表6可以看出,在对人均 GDP误差项的分解中,在第10期,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3.44%和38.54%;而在第20期,这些变量对人均GDP误差项解释能力很小,说明随着时间变长,这些变量的影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第 10期,在对人均居民收入的误差分解中,人均 GDP的解释占到49.16%,人均民生投入占到 37.93%,自身的解释力占到12.91%;在第10期,在人均民生投入的解释中,地区人均GDP的解释能力达到51.04%,超过了自身36.72%的解释度;而在第20期,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对自身解释能力都增加,说明从长期来看,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

表6 面板误差项方差分解

(七)区域特征比较:基于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对人均GDP影响的视角

首先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③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各序列不平稳,但是经过1阶差分变换后基本均为平稳序列 (检验结果表省略)。

从表7所列方程的估计结果来看,除了人均GDP本身以外,对人均GDP促进作用较大因素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东部地区是人均居民收入(与全国相同),中部、西部地区是人均民生投入。主要原因可能是三大地区发展阶段不同,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较充分,公共财政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边际效益不显著,或者民生财政投入增加幅度没有超过门槛值,对经济增长贡献变为负值;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转化为储蓄,没有形成有效消费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也相对不足,其边际效益处在正;这种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表现比在西部地区高,与经济发展一定水平更需要公共民生设施投入相关。

按照P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取方法,东部、中部和西部PVAR模型滞后阶数分别确定为为4期、2期和2期,人均GDP对人均居民收入、人均民生财政冲击的脉冲响应,如图3。

表7 三大地区Panel-VAR估计结果

图3 三大地区人均GDP对人均居民收入、人均民生财政冲击的脉冲响应

从图3中,三大地区人均GDP受到自身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正;东部和中部逐步加速上升,西部逐步减弱。东部人均GDP受到人均居民收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正,交替变动下降,最后冲击的响应值为负;中部人均GDP受到人均居民收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正,先上升后下降;西部人均GDP受到人均居民收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负,逐步下降。东部人均GDP受到人均民生投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负,先下降后上升;中部人均GDP受到人均民生投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正,逐步加速上升;西部人均GDP受到人均民生投入冲击的响应值短期内为正,先加速上升后下降。

(八)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动态面板估计过程中存在的变量内生性和样本异质性问题对参数估计带来的偏差。Arellano等 (1991) 提出利用差分 GMM方法来解决,但该方法只对差分方程进行估计,会损失样本信息量。考虑这些缺陷和不足,Arellano(1995)、 Blundell(1998) 进一步提出了系统GMM估计方法。系统GMM估计方法能够同时利用差分方程和水平方程信息,因而使工具变量有效性更强[13]。

鉴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惯性,在基本模型中增加滞后一期的因变量 (lnpgdpit)作为解释变量之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采用二步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Two-Step GMM)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动态面板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2个模型的Sargan检验的P值都大于0.05,这说明2个模型所选择的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AR(1)的P值都是小于0.05的,随机扰动项的差分存在一阶自相关,但AR(2)的P值都是大于0.05,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故接受原假设随机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从检验结果来看,加入控制变量和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中变量前符号是一致的,回归系数也相近,表明本文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四、结论与建议

利用2001~2012年省际数据,通过面板 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如下结论:①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在滞后2期情况下,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促进经济增长。②经济增长对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贡献较大。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民生投入,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只有做大蛋糕,才能有效分享更多蛋糕。③以全国数据为样本,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民生投入对人均GDP贡献关系分析中,人均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人均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在分地区考察时,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与全国情况相同,中西部地区与全国情况相反,人均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而人均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①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保障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增速不低于GDP增速。②扩大就业。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赋,扶植各类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③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④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鼓励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合理调节行业收入分配。⑤加快对中西部地区民生财政投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重点是要向中西部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大财政结构性调整的力度,要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破解 “民生财政投入”陷阱,发挥民生投入与经济增长正向互动。

[注 释]

① 运用连玉君老师编写的stata程序pvar2.ado判断,在此表示感谢。

②本文运用世界银行专家I.Love编写Stata PVAR运行程序,在此表示感谢。

③ 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1个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1]陈昌兵.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2008(6):15-21.

[2]陆万军.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J].经济学家,2012(5):36-43.

[3]刘宗平.注重民生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久良策[J].发展研究,2008(12):132-134.

[4]梁达.加快民生工程建设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3(10):21-23.

[5]赵天奕.民生财政与经济增长:1978-2010年——基于非线性STR 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58):10-17.

[6]Holtz-eakin D.,Newey W.and Rosen H..Estimating Vector Autoregressions with Panel Data[J].Econmetrica, 1998,56 (6):1371-1395.

[7]沈悦,李善燊,马续涛.VAR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演变与最新发展——基于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mis研究成果的拓展脉络[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0):150-160.

[8]刘海庆,徐颖科.我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级单位的Panel VAR模型 [J].兰州学刊,2011,2(2):48-54.

[9]Arellano M.and Bover O..nother Look at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of Error-components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ntrics, 1995,68(1):29-52.

[10]骆永民,刘艳华.金融集聚、人力资本与房价——基于PanelVAR 模型[J].财贸研究,2011(4):93-101.

[11]肖建华.我国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效率评价——基于DEA 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6):70-75.

[12]肖建华.财政投入结构、政府主动性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效应[J].改革,2008(1):67-72.

[13]段军山,魏友兰,马宇.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检验[J].经济经纬,2013(3):145-149.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面板民生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