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群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201620)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黄国群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201620)
在观察与归纳知识产权界典型现象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产权2.0时代的概念。知识产权2.0时代作为制度环境,反映了知识产权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战略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事实。作为一种运用范式转变,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和博弈工具,知识产权利用方式越来越灵活。知识产权2.0时代对国家发展、产业进步、企业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均有重大挑战。文中分别给出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应对挑战的对策。
知识产权2.0时代;知识产权;专利;非专利经营实体(NPE)
近年来,作为世界两大智能手机巨头的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与美国苹果公司的专利大战颇为壮烈,似乎无休无止,显示这两家跨国巨头的较量已经从产品销售转向了专利大战。事实上,这次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领域以苹果和三星为主要发起人,HTC、微软、Oracle等多家企业参与的专利大战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07年前后,医药行业以强生公司、雅培等为代表的众多企业之间医药专利大战也是“波澜壮阔”,商标领域也有类似现象。这两次专利大战是知识产权日趋受到企业重视的一个缩影,也是不期而至的知识产权2.0时代的典型事件。本研究在观察与归纳知识产权界典型现象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产权2.0时代的概念,并通过与1.0时代相比,分析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在前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到来对国家发展、产业进步、企业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挑战,最后尝试提出政府的引领之道和企业的因应之策,以期为各方利益主体应对2.0时代的挑战提供战略与对策参考。
在人类历史上,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作为人类对发明创造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升华,知识产权概念的出现及其法律制度体系建设,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人类持续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进步到更高历史阶段而与时俱进。20世纪后半叶以来,特别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知识产权界加速发展,出现了发明创造井喷、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知识产权诉讼纷争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里对一些现象和趋势进行简单梳理与回顾。
1.各种类型知识产权数量激增,专利竞赛加速
世界主要各国专利申请、商标均呈现指数型增长。2013年,根据WIPO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申请总量首次突破20万大关,达到20.53万件,比2012年增长了5.1%,其中美国PCT申请增量高达56%。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际申请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根据马德里体系提交的商标国际申请在2013年增至46 829件,创下了最高纪录,比2012年增加了6.4%,根据海牙体系提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在2013年增至2 990件,也创下了新记录,比2012年增加了14.8%。发明创造井喷、企业加速专利布局,“为专利而研发”现象明显。在商标领域抢注、圈地、商标超市屡见不鲜,甚至版权领域也出现版权地痞。一些地区以“微创新”的方式来增加专利数量。一些国家专利审查实践中对创造性高度的认知偏差及对创造性标准拿捏不准进一步加剧了发明创造井喷。
2.知识产权产业全面兴起
知识产权产业指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而形成的、具有良好经济与社会价值的新兴产业体系。以专利、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传统知识、传统文化等知识产权要素进行资源配置、开发经营价值来源和价值传递,所形成的新兴产业体系,具有高关联性、高增值性、高扩散性、高风险性。如借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
3.知识产权交易活跃,以知识产权为标的并购越来越多
科技公司应对专利诉讼的一个好方法是拥有强大的专利组合,而通过收购公司或者批量收购专利获得专利所有权,可以让企业在专利混战中增加筹码。以知识产权为标的收购交易越来越活跃。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也开始加入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标的并购之中,如我国吉利汽车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等。
4.非专利经营实体(Non-practising entities,NPE)、专利流氓(Patent troll)等大量涌现,知识产权利益的多元主体格局出现
NPE指本身不实施专利发明或进行产品制造,而通过许可谈判或诉讼等非实施方式来实现权利价值的专利权人。出于对侵权指控的恐惧,业界通常将热衷于专利诉讼的NPE称为“专利流氓”或“专利钓饵”(Patent troll)。有研究发现,过去短短几年时间内NPE积累了数量巨大、规模空前的专利组合,有越来越多的NPE通过各种手段参与到专利诉讼中来。成立拥有特定技术领域专利组合的企业,寻找专利侵权方或许可其专利组合,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创业资金新的投资方向。
5.企业日益重视知识产权价值的开发,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利用方式
企业日益重视知识产权价值的开发,不断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和合作方式,更多复杂许可模式粉墨登场,更多技术标准、专利池营运而生。传统上先有产业,在产业运营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专利,进而保护的模式开始被颠覆,以专利来布局产业发展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开始出现,兴起于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专利开源运动逐渐扩展到其它领域,如电动汽车巨头特拉斯为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电动车投资,宣布不起诉任何善意使用其专利技术的人[1],IBM、谷歌等公司也曾在特定领先领域放弃诉权,把专利加入开源之中。
6.企业间知识产权竞争方式更复杂、更隐蔽
一些供应链下游企业操纵上游供应商,甚至暗中资助NPE对竞争对手开展专利攻击,使得整个知识产权竞争上升到全价值链、全物流链。同时知识产权领域正当和不正当的竞争鱼目混杂,诉讼背后为抢占产业先机、争夺市场份额等的利益纷争更复杂、更隐蔽。
7.知识产权竞争和博弈上升到国家层面、政治层面
除了企业间白热化的竞争外,知识产权竞争和博弈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东西方国家进行实力较量的竞争战略。在过去几年,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特别针对高精尖产品的调查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013年达到72起。
以上所提出的新现象,基本涵盖了过去和当下知识产权界出现的主要现象,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这些现象及趋势的共同特点是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和博弈工具,知识产权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知识产权利用方式越来越灵活。这些现象和趋势共同表征了知识产权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为凸显这种显著的环境变化,为整体把握时代特征,为描述和分析的方便,把这种体现新变化、新特点的变化和环境特点称之知识产权2.0时代。
知识产权2.0时代是知识经济深化的标志,也是知识产权在新阶段不断扩张和演化所表现出的新景观。2.0时代的不期而至有其综合原因。在思想层面,是自然权利思想盛行以及功利主义思想的助推导致的结果。在企业创新实践层面,企业开始习惯借助于知识产权制度缓冲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投入性风险,而从经济角度看,更多金融资本、非产业资本进入知识产权领域,产融结合,也助推了知识产权产业的兴起和知识产权并购及运用。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之争的背后是国与国之间的产业、企业、贸易等各种利益博弈。此外,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包括出现“亲专利法院”(pro-patent),专利政策本身的一些漏洞等,纵容了一些2.0时代特有现象的发生。本研究之所以提出“知识产权2.0时代”这个概念,一方面是为分析、总结当下知识产权界所发生各种现象背后的特点,深入剖析新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和知识产权制度的优缺点;另一方面,是为寻找新环境下知识产权各利益主体的应对之策,从而更好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提升企业乃至国家竞争优势。
与知识产权1.0时代相比,知识产权2.0时代有明显的不同(见表1)。知识产权2.0时代,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知识产权更加受重视,知识产权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高度依赖法律环境的营造和法律制度建设。专利布局引导产业发展的现象打破了过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专利,进而保护的单一模式,由此在权利的获取方式上,更加积极主动,如专利权方面,1.0时代,“为研发而专利”;2.0时代,“为专利而研发”。为研发而专利,重在保护,研发目的仅为企业内部使用,保护已有的创新;为专利而研发,不同于原有体系下专利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灵感和技术积累独立完成,权利发生主体越来越组织化,个人发明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体现了专利获取和应用更主动。在知识产权1.0时代,企业的竞争范围囿于产品和服务,知识产权工作的侧重点法务为主,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融合程度较低;而在2.0时代,企业竞争范围延伸到知识产权,竞争范围更大,企业知识产权竞争模式中的竞合、共谋特征明显,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策略化运用,强调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开发与利用,相应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注重法务与管理结合,保护和战略性运用并重,战略知识产权管理(SIPM)应运而生[2]。
表1 知识产权2.0时代与1.0时代的比较——以专利为例
知识产权2.0时代,不是对原有制度的颠覆,它早蕴含在现有制度之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些企业的知识产权行为早已体现了2.0时代的端倪,2.0时代强化了原有制度中偏好与旨趣,凸显了原有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主体,企业趋利本性,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专利诉讼,都是为了商业利益。不乏一些企业缺少商业伦理,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利用制度漏洞或不完善之处,获得更多有利于企业自身判决结果,却有违专利法本意。这些企业价值失范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专利流氓”、“专利钓饵”等现象的发生及蔓延。这种现象也是知识产权2.0时代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知识产权2.0时代,无论对一国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还是对身居其中的企业带来的冲击是显著而巨大的。
知识产权2.0时代,知识产权普遍受到重视。市场经济推崇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如果借助于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促进世界范围内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促进技术进步,这无疑是知识产权制度应有之义。然而随着知识产权2.0时代到来及深入,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进而引申出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当创新“达尔文之海”难以逾越之时,用知识产权保护相应的商业秘密及中间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投资的沉没成本,于创新而言,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担保机制、缓冲机制。企业借助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反映对创新认知加深,也反映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深化。然而当知识产权过度被策略化运用之时,这种创新的担保机制、缓冲机制会受到影响,甚至难以发挥作用。以专利为例,作为对创新成果少有的几种外在衡量方式之一,专利长久以来一直起着引导科技与产业政策的作用,专利标志着技术成果,并与研发投入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伴随着对专利重要性的强调与重视,出现了各种专利化策略性使用,如借助于专利数据库、专利挖掘与专利地图等技术提供清晰的指示,在一些行业,纯粹为专利而进行研发的势头大有风行之势。专利更倾向于为投资者考虑而与财务业绩相匹配。特别随着知识产权2.0时代深入,专利制度这种与创新及技术发展关系发生的变化有逐渐消减企业自身创新激励的倾向。
如果说传统创新理论以技术研发为主要依托,由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导,那么知识产权2.0时代创新神话中,技术研发已经仅是其中部分要素,组织与管理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管理的内容在创新过程中比重日益增加,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实际上逐步演变为管理在专利(制度)中的渗透,专利研发与保护越来越组织化、资本化,由管理所驱动与支配的迹象明显。由此可见,管理对专利、创新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所谈论的“创新”,与其说是由技术推动,不如说是由市场拉动。在科学与工程学地位逐渐下降之际,统领市场与销售的管理加快步伐抓住了这一占据主导地位的机遇。其结果是专利不再是保护技术努力的措施,它已然成为那些以客户为中心、无意于技术发展之管理者所利用的战略工具。甚至存在专利脱离技术创新轨道,渐行渐远之势。知识产权2.0时代对专利过度的策略化使用,必然一定程度上弱化专利与创新固有的天然联系,同时在客观上造成大企业与小企业在专利策略上的事实不平等。大公司与中小企业在专利战略上力量悬殊,专利制度逐渐变成为大公司利益量身打造的制度。只要大公司在专利制度中占据强势和垄断地位,专利制度就似有偏离了制度设计初衷之嫌。由此不难理解,知识产权2.0时代也客观地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显然超出了创新及技术发展等特定的范围,扩展到更广阔领域,对国家发展、产业进步、企业竞争、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等带来了挑战。
首先,对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及后发企业的压制性增强,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失衡,压缩了后发企业的发展空间。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以及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在引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中更具发言权,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被形象地喻为“富国的养料、穷国的毒药”,2.0时代的到来更加放大了这种效应。特别在专利权争夺赛日益炙热的今天,发达国家老牌跨国公司对一些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中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收购专利,构建专利壁垒,使得其他企业难以立足,由于知识产权壁垒的出现及知识积累的欠缺,新兴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后发企业来说,前进的成本更高,压力更大。
其次,大量进攻型NPE出现,频繁的专利诉讼阻碍技术进步,制约产业发展。专利诉讼是把“双刃剑”,可以保护创新,但过于频繁的诉讼也会影响创新,在“伤人”的同时“伤己”。苹果与三星旷日持久的大战,消耗了双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双方对创新的专注。进攻型NPE以专利诉讼为支撑,其经营模式以主张专利权并获取利润丰厚的和解费用为基础,通常能够使被控侵权企业面临令人两难选择:要么被迫进行耗时费力的诉讼并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要么接受潜在的高额许可使用费。这种以获得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而非交叉许可为目标的经营策略降低了市场主体进行专利商品化的激励,并加剧专利丛林对创新的阻碍,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深入发展。
再次,专利悖论现象明显,累积创新的过程复杂化,拖累创新进程。Kortum等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企业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但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并没有随之增加。Kortum把这种专利增加违背制度设计本意的现象称之为专利悖论[3]。与之对应的现象明显可见,如专利泛化,泡沫专利,垃圾专利大量涌现。此类现象在知识产权2.0时代大有泛滥之势。由此也带来了“专利灌丛”、“反公地悲剧”[4]等一系列新问题,许多专利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创新,知识产权分割阻碍了技术所有权共享,技术市场难以处理必要的知识产权聚集问题。由此会减缓甚至预先阻止累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企业家面临着稠密的过分重叠的专利权网络、“专利丛林”,他们也许会放弃研究活动或者搁置有前景的技术商业化计划。
同时,由于一些与诉讼相关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增加社会成本,加剧了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失衡。随着专利诉讼案件的增多,企业用于专利诉讼的费用也在直线上升。有专家统计,在软件及电子产品领域,原本用于研发的资金中,有20%被转而用在专利诉讼上。知识产权制度本身是为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而创生的利益平衡机制,当利益的天平倾向知识产权人,而知识产权人可向社会公众转嫁成本时,会给公共利益和进一步的技术进步构成挑战。
最后,2.0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带来了挑战,也给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提出新课题。知识产权2.0时代,创新周期加快,知识产权发生、发展节奏加快,一旦发生侵权问题反响强烈,影响面大,牵涉的利益方更复杂。这引起后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如体现公平正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要兼顾社会公众、权力人、科研机构、在先权力人等各方利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拿捏稍有不准,在企业趋利本性作用下,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现象,真正创新企业得不到回报或很少回报。如何避免知识产权制度的异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鼓励企业创新,给予后发国家发展空间,是各国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知识产权全球治理面临的新课题。
知识产权2.0时代不期而至,我国政府层面应对知识产权2.0时代的工作重点应主要聚焦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及知识产权政策调控方面。这要求政府在立法层面建立坚实可靠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司法层面构建高效准确司法体系,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引导与调控。
1.加强理论研究,整体把握时代特征
加强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研究知识产权2.0时代新问题,新趋势。多开展“顶天立地”研究,既要注重国情和特色,对现有制度运行效率等进行适时评价与监控,又要研究符合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方面规律。既注重全局,增强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又重视特定领域的知识产权规律及应对措施;既要注重目标和方向,又要注重实现过程和途径。
2.完善基础体系,夯实基础,建立坚实可靠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我国当前已经明确把知识产权战略列为国家四大发展战略之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新的历史时机和变革起点,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助于把握2.0时代的发展机遇。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应当是具有相同的精神、完整的结构,统一的原则和协调的机制,由不同层次不同位阶法律法规组成的统一的结构体系。除此之外,知识产权法制体系整体功能上应胜任全方位、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从整个知识产权的环境建设和制度优化角度来讲,政府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需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反侵权、反盗版、反假冒;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反滥用、反垄断、反暴力。
3.构建更加科学系统、法律执行更加准确有效的司法体系
与坚实的知识产权立法相适应,知识产权司法理念应更加先进、司法政策更加系统全面、科学,司法态度更加开放融合以及法律执行更加准确有效。司法实践中应强调国家利益意识和适度保护意识,要更加注重促进知识产权质量与价值的提高。
4.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干预与引导
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共政策评估与优化工作,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应该把握未来核心技术的方向,激发企业内在创新活力,将创新变为常态。优化相关知识产权政策,避免一些地区和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存在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行为。调整激励方向与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实现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
5.加强国际协作,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知识产权体系
由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知识产权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一些国家的有益经验,可以有效未雨绸缪,预防法律制度漏洞,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6.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拓展本土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础上,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既重视整体防御状态,也要攻防兼备,如建立中国版的“337调查”制度[5],以增加对一些国家的反制手段,为本土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战略空间。
一个健康的知识产权体系,既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刚性,坚持强化保护不动摇,又具知识产权激励的弹性,杜绝知识产权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熵增现象,可实现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只有内在运行和谐,外部才能保障经济体系充满竞争力。当然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过程中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理论支持与制度创新,需要人才培养等具体措施的跟进与引导等。
在二战以来形成的世界格局没有重大变化前提下,主动接受和推行现有知识产权规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居于高端和前沿,进而树立良好的国际经贸形象,在全球共同治理中赢得话语权,才能在吸收主流规则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知识产权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知识产权实践经验。规则和标准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及世界发展趋势,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再设计[6],形成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相适应,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福祉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符合国际主流价值的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执行体系、理论体系和社会环境,对于争取更理想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中国梦”有积极意义。因而从长远来看,可以考虑再造知识产权制度,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公平的知识产权公共产品。利用大国地位和业已获得的话语权,促进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微调或再造,创造有利于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公共产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也是我们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
对我国企业来说,为适应知识产权2.0时代的节奏与要求,首先,要适应现有制度,切实重视知识产权,走自主创新道路。其次,企业可以积极实践,发挥企业创造性,通过一些策略的运用化解2.0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首先,加强本领域专利预警,有针对性地加强专利战略部署。企业运用专利或创造专利,需要对相关领域专利情况熟悉,知晓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否则会出现被动局面。特别对中小企业来说,尚未加入专利池、无力构建技术标准,缺少知识产权常规管理机制,这个工作尤为迫切。商标领域也有类似需要。
其次,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攻防兼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企业应学会主动拿起知识产权武器,主动保护自己,适应规则,运用规则为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潜力。
再次,加强战略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商业战略融合与耦合,战略性地创造、储备、运用知识产权。
最后,通过策略性知识产权行为化解不利局面。2.0时代也有很多机遇,如开源专利、开源软件、过保护年限技术、回避设计等,这种属于公共领域或准公共领域的知识,可以为企业自由使用。而为应对“专利流氓”、“版权蟑螂”等专业投机公司的干扰,一些生产性企业可通过成立专利联盟、专利保险等手段防范风险。
知识产权2.0时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已然来临。作为一种制度环境,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创生”,有其自身演化规律。在尊重法律制度自我演化规律的同时,仍然有可兹改进的空间和优化对策。作为一种强调知识产权利用的范式,2.0时代主体是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创新企业,话语权更多,这启发我国企业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知识产权领域不断完善,实现利用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借力发展,获得长足发展。迎接2.0时代的挑战,在宏观层面需要凝聚共识,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及时代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作为制造大国,中国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的模式,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化的过程中,企业迫切需要增加知识产权储备,因此政府层面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对现有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微调或者变革,使得知识产权及其制度体系发挥激励创新与促进知识传播与运用的正能量。微观层面,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同时,应创新性地运用知识产权,攻防兼备,借力发展,竞合共存,才能在2.0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1]特斯拉放弃专利权:商界新玩法[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6-23.
[2]黄国群.战略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实施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8):32-39.
[3]Kortum,S and J Lerner.Stronger Protection or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What is Behind the Recent Surge in Patenting?[R].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8,48: 247-304.
[4]Michael Heller.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Property in the TransitionFromMarxtoMarkets[J].HarvardLawReview,1998,111(3):621-688.
[5]袁玥.建立“中国式337调查”的构想[C].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2014.
[6]孔祥俊.积极打造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升级版”[J].知识产权,2014(2):3-16.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Era
Huang Guoqun
(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es and Law,Shanghai 201620,China)
Based on observing and inducting the typical phenomena and trends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munity,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era was proposed.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era,a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reflects the fact that more attention is increasingly pai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trategies.As a conversion of applying paradigm,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ools of games and competitions between states,business and enterprise,and it has been used in more flexible way.Many challenges were brought on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industrial progress,business competi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tc.In the article,different countermeasures both at government level and corporate level were offer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era.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intellectual property 2.0 era;patent;non-practising entities(NPE)
D923.4
A
1673-0461(2015)07-0092-06
10.13253/j.cnki.ddjjgl.2015.07.016
(责任编辑:李萌)
2015-05-14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50603.1418.016.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6-3 14:18:41
黄国群(1972-),男,河南唐河人,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