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欣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个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体系,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和社会建设得到了大发展和极大的改善。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的问题上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6 ;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245-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理论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方面看,党领导和驾驭民生建设的能力极大提高,社会建设获得大发展,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一、形成了一个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反思过去,开始创立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物质文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部分人甚至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与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社会主义相比,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开始深刻思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深刻思考现代化发展与人发展、经济发展与摆脱贫穷的辩证关系,提出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新思想,并由此开始转变过去重生产、轻生活,重积累、轻消费的错误发展观,开始把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并为中国建设发展设定了蕴涵深刻民生关怀的“温饱、小康、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次明确地从民生出发为中国的建设发展确立了阶段性的、确定性的发展目标和时间规定,开启了高度关注民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历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发展民生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架构起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民生事业发展的新战略框架。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民生建设发展顺利地实现了由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渡。
党的十六大以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发展的经验,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其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的出发点,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明确地把社会建设的目标定位于改革民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起了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生”、“为什么要发展民生”以及“怎么建设民生”的问题,推动新时期的中国民生建设发展走上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推动民生建设由温饱向小康和全面小康转化的,既有强劲的主体动力,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对发展前景的能动预期,也有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民生建设发展的丰富实践中所取得的三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推动。这三大理论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把它们抽象上升为理论而取得的理论成就。
二、民生和社会建设得到了大发展和极大的改善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从初级阶段现有的条件出发,从宏观方面着眼,从微观方面入手,既关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生建设的辩证法。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民生建设的重点在社会建设领域,在就业、收入分配、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这几个与人民生存、享受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和结论。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把民生问题的解决落脚在具体的社会建设领域。邓小平对我国社会建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开始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几个方面入手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社会建设获得了大发展,在民生上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首先,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其次,城乡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二)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改善
首先,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目前,大中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自住房的比例高达91.3%,小城镇达到95.5%。同时,针对城市困难群体,国家还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大了棚户区改造,并通过住房公积金解决了部分体制内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其次,城乡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首先,城镇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参加保险的人数以每年约7%的速度递增,保险金增长速度达到年均20%。其次,城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之后,2007年起,农村低保开始在全国实施。
(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首先,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各种职业教育获得大发展。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其次,教育公平得到促进,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奖、助、贷为主题,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
(五)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endprint
首先,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以2007年为例,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6 990万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存量的目标完成,就业帮扶机制完善。其次,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趋于合理。再次,再就业成效显著。2003—2007年,我国实现再就业人数超过2 480万人,仅2007年就有超过515万人实现再就业。
(六)反贫困取得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的工作,使几亿人摆脱贫困。据世界银行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成就巨大。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已有的成就离中国民生建设的目标、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还需继续努力,以已有的成就为基础进一步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
城市蕴涵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人民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只有解决好作为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从事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要从巩固政权的高度来认识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政党政权的兴衰存亡。在改革开放取得硕果累累的今天,能否解决民生问题依然关系到政权的巩固与否,能否做好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是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提高执政绩效,各项方针政策必须要满足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此意义上来说,改善民生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关系到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
(二)积极发展生产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将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民生问题才能有可能得到解决,人民才能更加拥护政党的领导。改善民生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因此,我们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解决民生问题要以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无论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更加深远地考虑到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生产力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市场与计划并不冲突,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同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树立群众利益至上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很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毕竟不直接等于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因此,必须要把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这些事情不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到群众的情绪和生产生活。因此,我党要真正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民生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树立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有力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大大鼓舞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赢得广大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与此同时,共产党也提高了党的执政绩效,奠定了新中国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大巨大历史考验,同时也为当今共产党执政,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历史底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陈云文选(一九四九— 一九五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6] 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肖万春.民生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