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岩
摘 要:社保基金全称为“社会保障基金”,是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保障金。由于其关乎民生,因此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基于社保核算会计的视角,对社保基金的管理进行探讨,研究了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
关键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有效性;途径;措施
一、社保基金概述
任何一个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都应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和积累。还应在此基础上重视社保基金的有效运营。而这种“有效运营”实际是指社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其中,社保基金的保值是指无论社会物价上涨与否,社保基金在未来时点的实际购买力都不低于当前水平。社保基金的保值,是社保基金安全的保障与第一要素。社保基金的增值,则是指社保基金在未来时点的购买力水平高于当前水平。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主要依靠对外投资所实现。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以存款的形式放于银行之中获取利息;购买政府债券;委托投资。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实际是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活动,在长期运营中获得一种效益叠加。
2010年时,我国社保基金结余1.5亿,但是面对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无门,实际处于贬值和缩水状态。而近三年,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状况也不容乐观。
二、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和参保人数的增加,社保基金的规模逐年上涨,其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随之日益突出。
(一)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货币时间价值的要求
由于社保基金关乎民生,其管理的是老百姓的钱。因此,社保基金的目标是获取超过通货膨胀率的安全的稳定收益。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一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通货膨胀的存在,是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一大威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社保基金的购买力和整体支付能力都获得了很大影响。倘若不扩展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社保基金将很难获取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保值增值也将更无从谈起。
(二)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人口老龄化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社保基金所面临的一项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相对于退休人数而言,在岗人数较少,导致社保基金的积累数目不足以支付未来所需的养老保险费用。而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增加了医保费用的支出,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被大大提高。因此,在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前,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亟待解决。
三、我国社保基金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一)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一直都是资金估价的首要原则。货币时间价值可表现为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在社保基金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中,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并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收益主要依赖于银行利息。虽然近年来央行调息频繁,但社保基金所获得的收益仍然难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损失。第二,社保基金在实际上并未参与资本市场的运营,也由此导致其在资金循环中实际付出了一定的“机会成本”。目前,我国对社保基金的计量并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人们对社保基金的估值实际是一种过于乐观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货币时间价值背后的代价。
(二)社保基金的管理较分散,不利于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统筹层次还不高,很多地方都还实行县级统筹的形式;而很多地方也是最近几年才从县级上升至市级统筹。社保基金的结余大多数仍留在县级经办机构。整个社保基金的管理都相对分散,不仅管理成本被无形增加,而且在社保基金的管理方面也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使社保基金的投资效率较低。
(三)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方式狭窄
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针对社保基金的使用,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进行双方协商,可将基金用于購买国债或转存定期存款。由于购买国债需受到发行时间的制约,因此,转存定期存款是我国社保基金的一种主要但却单一的投资方式。而且,我国政府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和投资金额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和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的单一和狭窄。社保基金的实际收益率并不高,也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最大化。
(四)社保基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
针对社保基金的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在各地都成立了由财政、社保部门、审计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负责对社保基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与考核。然而,其监督机制本身却并不健全,监督作用难以真正发挥,监督力度也十分薄弱。此外,在对社保基金的实际监管中,主要是围绕对社保基金的安全性进行监督,监督职能也实际是由各部门分散承担,缺乏对社保基金整体运营效果的监督考核与有效披露。
四、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途径探讨
(一)完善对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的管理
如今,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思想还较为陈旧,管理思路较为保守。机构管理者对诸多投资渠道都不敢加以尝试,使得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空间十分有限。针对这种情况,社保机构应加强对于社保资金的投资管理,用于拓展投资渠道,尝试新的投资方式,提升社保资金的升值空间。过去,政府部门一味的强调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对资金的收益性不敢有太多的奢求。但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保基金管理者应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我国作为全球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其社保参保人数庞大,行业发展趋于多元化。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注重行业的良性发展,如股票、债券等投资渠道的发展更加趋于规范和法制。社保机构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种合理渠道加以尝试,追求资金收益的最大化。
(二)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考核制度
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于资金投资的考核,按每季度、半年度、年度对机构投资管理部门进行业绩考核,考察资金保值增值情况,确保资金增值水平超过的要求的最低收益率。若出现最低收益率无法达到的情况,则视为考核不合格。同时,机构要将考核结果定期对外披露,保证机构资金运营的社会透明度,将责任落到实处,督促和加强资金管理人员对于资金运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三)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入市的方式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的重大突破,但要确保社保资金的安全运作需要机构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以保护。首先应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由中央和地方机构选派专人组建监事会,对入市资金进行监督控制;其次,要求入市经营机构定期将资金的运营情况及经营成果报送投资单位,使机构能够随时了解资金的运转情况;再次,定期聘请专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入市资金的管理和运作进行审计和监督,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送和处理;最后,加强地方社保资金管理机构对资金的监督,防止入市资金的自主操作,对违规处理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制定社保基金的入市政策,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为了快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目的,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应充分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基金入市发展经验,制定社保基金的入市政策。该政策可包括:社保基金入市比例、资格标准、入市运营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入市基金的筹措、社保基金资产管理质量评估制度、退出机制等。通过制定和完善社保基金的入市政策,确保社保基金的流动性、入市安全性、收益性。在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时,使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走向合法化和规范化。
(五)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机制的运作效率
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机制的运作效率是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与基础。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做好三个集中:集中管理权限、入市资金集中管理规划和收益的集中分配;第二,依照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对入市资金的管理分几步走:首先在入市初期,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限,机构可以将入市资金通过竞标的方式依托于具有专业资质的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保证资金的运用效率,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其次,机构通过自身的不断摸索,逐渐积攒一定的入市管理经验,逐步脱离基金公司开始独立运作,自主经营。
五、小结
社保基金是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保障金。由于其关乎民生,因此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而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不仅能实现社保基金的快速积累、更大程度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因此,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徑的探讨,对社保基金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若要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加强对社保基金运营效果的考核与披露;制定社保基金的入市政策,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机制的运作效率。相信社保基金在我国政府的大力管辖下,定能实现保值增值,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提供有效保障。(作者单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 田志榕.关于实现医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2(30)
[2] 罗立.浅谈如何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J].商.2012(04)
[3] 周碧波.收到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浅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
[4] 于兰华.我国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
[5] 许海英,魏建翔.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前瞻——基于克鲁格曼三角理论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1(01)
[6] 周伟,邓波.基于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