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民
(菏泽市立医院,山东菏泽274031)
毛细支气管炎是好发于婴儿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患儿[1]。患儿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憋及三凹征,易合并心力衰竭,并可导致肺不张或肺气肿,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2]。目前,临床上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虽能适当缓解患儿短期症状,但对病情进展改善有限[3]。有研究[4,5]证实,雾化吸入≥3%的氯化钠溶液可有效改善哮喘、鼻腔疾病患儿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作用。亦有研究[6]指出,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可显著改善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并可减少治疗时间。虽然有研究支持氯化钠溶液对患儿毛细支气管治疗有效,但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效果是否有差异及何种浓度治疗效果最佳少有报道。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用于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7例,男79例,女68例;年龄2~12(5.9±2.7)个月;病程1~4(2.1±0.9)d。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②均有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出现细湿罗音、哮鸣音,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模糊,出现小斑片状阴影和肺气肿表现;③入院时病程≤3 d,均未进行有效治疗,均进行病毒、细菌和痰液检测;④临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4分。排除标准:①年龄<2个月;②早产儿、先心病患儿及合并免疫缺陷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③有哮喘病史;④入院时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及3%、5%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吸痰、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给予1.25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和1 mL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雾化吸入基础治疗1 d。随后随机分为A组49例、B组51例、C组47例,A组给予2 mL 5%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B组给予2 mL 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C组给予2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3组患儿均采用欧姆龙压缩式雾化吸入器,氧流量7~9 L/min,2 次/d,疗程5 ~7 d。
1.3 观察方法 根据文献[7]标准对3组治疗后1、2、3、4 d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患儿一般状态、呼吸频率、喘息、三凹征共4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分为0~3分共4个等级,根据患儿表现进行评分,总分12分,得分越高,病情越重。记录3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住院时间。观察3组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及治疗后30 min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进行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不同时点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不同时点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各组不同时点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 C 组比较,*P <0.05;与 B 组比较,#P <0.05。
组别 n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2 d 治疗后3 d 治疗后4 d A 组 49 5.9 ±1.1 5.7 ±1.0 4.9 ±0.7△*# 4.5 ±0.8△*# 3.9 ±0.9△*#B 组 51 6.0 ±1.2 5.9 ±1.1 5.4 ±1.0△* 4.9 ±0.7△ 4.3 ±0.7△*C 组 47 5.8 ±1.2 5.6 ±1.0 5.7 ±1.1 5.2 ±0.9a 4.8 ±0.8△
2.2 各组咳嗽、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住院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咳嗽、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各组咳嗽、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 C 组比较,*P <0.05;与 B 组比较,#P <0.05。
组别 n 咳嗽缓解时间(h)喘息缓解时间(h)肺部表现消失时间(h) 住院时间(d)A 组 49 84.0 ±28.8* 45.6 ±31.2*#120.0 ±40.8*# 6.0 ±1.4*B 组 51 96.0 ±36.0* 62.4 ±28.8 134.4 ±36.0 6.8 ±1.6 C组47 115.2 ±45.6 76.8 ±38.4 156.0 ±57.6 7.5 ±1.9
2.3 各组阵发性咳嗽发生率比较 A组患儿共进行雾化吸入294次,其中3例在雾化吸入时各出现2次阵发性咳嗽,2例各出现1次阵发性咳嗽,未出现支气管痉挛及发绀症状,未采取特殊处理,停止雾化吸入后自行缓解,阵发性咳嗽发生率为2.72%(8/294);B组患儿共进行雾化吸入306次,有3例雾化吸入时各出现1次阵发性咳嗽,停止雾化吸入后自行缓解,阵发性咳嗽发生率为0.98%(3/306);C组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3组阵发性咳嗽发生率比较,P 均 <0.0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尤其是合胞病毒感染,会打破气道表面液体脱水与水化平衡,引起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损伤[8]。因此,在对患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应采取措施使气道表面液体再水化,从而改善黏膜下水肿和黏液性状,以利于黏液纤毛清除作用的恢复。
有研究[9]证实,氯化钠溶液可改善黏膜下水肿和黏液性状,增加气道表面液体的厚度,从而利于纤毛运动。亦有研究[10]指出,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可增强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根据相关机制进一步对雾化吸入的作用进行分析,雾化吸入的氯化钠溶液可通过诱发咳嗽或纤毛运动而增强气道黏液纤毛的清除排泄作用,同时氯化钠溶液可将黏液胶体间的离子键打开,从而降低了黏液的黏稠度,利于排出体外。在进行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时,可进一步增加黏液层的离子浓度,从而通过负离子的屏蔽保护效应而使构象发生改变,使黏液间的排斥作用减弱,进而使黏液大分子的结构更为紧密,有利于咳嗽—黏液纤毛系统将黏液排出。本研究在探讨氯化钠溶液对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时,分别采用5%氯化钠溶液和3%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吸入,以分析不同氯化钠溶液是否会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A组治疗2、3、4 d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低于B、C组,B组治疗2、4 d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低于C组,说明雾化吸入氯化钠溶液可进一步改善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而5%氯化钠溶液改善程度显著优于3%氯化钠溶液,进一步提示氯化钠溶液浓度可能会影响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改善程度,此与Canty等[11]研究结论相同。本研究还显示,A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B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均短于C组,A组患儿喘息缓解、肺部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说明氯化钠溶液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且5%氯化钠溶液优于3%氯化钠溶液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可能诱发咳嗽或促进纤毛摆动的作用更强,从而有利于纤毛清除功能的发挥,同时高浓度氯化钠溶液增加了黏液层离子的浓度,通过负离子屏蔽保护作用形成黏液大分子构象,改善了黏液间的排斥作用,从而利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12]。本文结果显示,A、B、C组阵发性咳嗽发生率分别为2.72%、0.98%、0,两两比较 P 均 <0.0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5%氯化钠溶液和3%氯化钠溶液是安全的,但鉴于实验前均采取了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尚不能说明雾化吸入3%氯化钠溶液安全性高于5%氯化钠溶液,尚需进一步开展单独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研究以确证。
[1]杨玲慧,刘娟娟,秦厚兵,等.OMRONU22型超声雾化器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4):396-396.
[2]宁静.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6):1271-1272.
[3]Schroeder AR,Mansbach JM.Recent evid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J].Curr Opin Pediatr,2014,26(3):328-333.
[4]Subbarao P,Stanojevic S,Brown M,et al.Lung clearance index as an outcome measure for clinical trial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cystic fibrosis.a pilot study using inhaled hypertonic salin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8(4):456-460.
[5]Goralski JL,Donaldson SH.Hypertonic saline for cystic fibrosis:worth its salt[J].Expert Rev Respir Med,2014,8(3):267-269.
[6]Chen YJ,Lee WL,Wang CM,et al.Nebulized Hypertonic saline treatment reduces both rate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an updated meta-analysis[J].Pediatr Neonatol,2014,55(6):431-438.
[7]Sharma BS,Gupta MK,Rafik SP.Hypertonic(3%)saline vs 0.93%saline nebulization for acute viral bronchiol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dian Pediatr,2013,50(8):743-747.
[8]English C,Churg A,Lam S,et al.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 with fibrosis:prevalence and progression[J].Ann Am Thorac Soc,2014,11(10):1665-1666.
[9]Heaton VL,Tan NB,Marco L.Nebulized hypertonic saline for bronchiolitis[J].JAMA Pediatr,2014,168(11):1077-1078.
[10]Bencova A,Vidan J,Rozborilova E,et al.The impact of hypertonic saline inhalation on mucociliary clearance and nasal nitric oxide[J].J Physiol Pharmacol,2012,63(3):309-313.
[11]Canty WB,Colomb-Lippa D.Using hypertonic saline to manage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J].JAAPA,2014,27(7):45-49.
[12]Bueno Campaña M,Olivares Ortiz J,Notario Muñoz C,et al.High flow therapy versus hypertonic saline in bronchiolitis: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Arch Dis Child,2014,99(6):5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