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飞
(浙江树人大学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后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之质量文化建设方略
高 飞
(浙江树人大学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后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在急剧扩张之后将进入一个平台期,需要对各类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其中,质量问题的解决尤为迫切。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新思路,对于民办高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三项要素,即前提基础构建、保障条件营造和核心环节确立,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作者提出,这三项要素中的“前提”是坚持合理定位与特色办学;“保障”是强调各方互动与民主参与;“核心”是重视内部评估与自我反思。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视角和路径,为传统的质量管理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自身的特色。质量文化概念为民办高校解决现有的质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笔者认为,为成功构建质量文化,民办高校必须妥善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民办高校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第二,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间的关系;第三,质量文化内部技术手段和文化精神两大组成要素间的关系。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后大众化;质量文化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各国学者又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后大众化阶段的概念。日本学者有本章(1997)归纳了后大众化的典型特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①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33页。美国学者佩特里夏·甘波特等人也论述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后大众化现象,指出伴随高等教育扩张的停顿,许多新问题如公共资助的减少、市场竞争的增强和职业主义的兴盛等开始涌现。②Gumport P J, Iannozzi M, Shaman S, et al, Trends in United States Higher Education from Massification to Post Massifi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Improvement,1997,p.23.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杨移贻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一定的量如毛入学率25%后,直至普及化之前的时期都可以归属为后大众化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发展的平缓期,需要对各类问题进行反思并作出调整。③杨移贻:《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45页。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一个直线加速过程,在入学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迎来一个相对平缓的后大众化时期,需要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检视。
我国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精英教育模式之后,于2002年跨入了大众化阶段。2012年全国毛入学率上升至30%,表明高等教育正逐渐步入后大众化发展时期。在这一新形势下,各方开始纷纷思考高等教育的转型问题。方晓田和王德清指出,应从时间、速度和质量三个维度把握后大众化的概念。*方晓田、王德清:《后大众化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第47页。而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也表明,在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以及外延与内涵等诸多矛盾中,质量问题的解决尤其迫切,成为各方问责的重点。各界普遍质疑高校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信息不对称和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高校作为质量保障活动中的基层单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必须思考新形势下质量建设的新路径。根据教育部2012年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 442所,其中民办高校707所(含独立学院303所),占比为28.95%,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到533万余人。*《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2014-02-2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list.html。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办高等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提高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因其生源、师资、物质条件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先天弱势,更需对质量问题加以关注。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新思路,近年来成为阐释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在技术主义路线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出现了重视技术理性忽视文化精神、重视外部监控忽视自我提升、重视科层控制忽视人本管理的问题。高校是拥有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松散性联合组织,相应地,高等教育也更多具有经验产品或信任产品的属性,无法完全依靠技术、工具和程序等线性手段来考察其品质和水平。由此,质量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质量文化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B.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近年来才受到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质量文化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杰夫·贝瑞(Geoff Berry)指出,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观念,致力于将现有的认识、态度、行为、价值和信念转化为一种新范式;*Berry G,Leader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997,Vol.11,Iss:2,p.54.唐大光也强调,质量文化以柔性的内控机制来规范和激励全体教职工的质量行为,是随着高校质量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产生,并经过不断的沉淀与积累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和物质特征的总和。*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23-24页。
由此可见,尽管各国学者在质量文化的内涵表述上存有差异,但就关键性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质量文化范畴作为质量管理概念的一种创新和补充,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现有的质量管理技术,而是在重视和运用各类测量、评价和提高质量的制度规范、程序过程以及工具手段的同时,也关注和强调个体与群体追求质量中体现出的信念、态度、情感以及能力等文化心理要素。质量文化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精神文化和团队意识,也是一种行为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二者相互结合,以提升教育水平、推动内涵式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它建立在院校共享价值和实践的基础上,并需要在多层次上依靠各种途径共同培育。
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视角和路径,为传统的质量管理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自身的特色。
一是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构建。质量文化并非全面抛弃质量程序和质保过程,只是更加强调在质量发展中以文化精神的力量纠正技术主义的弊端,使质量保障体系成为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培育质量文化,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必然要体现出新的特征,如科学化的质量战略政策的制定、规范化的质量评估程序的搭建以及制度化的质量反馈环节的利用等。
二是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利益相关者有内外之分,前者包括管理者、教学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后者涉及政府、专家、校友和雇主单位等群体。高校应根据职位属性、发展背景及擅长领域的不同,因人而异地就质量问题让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认识、信念和行动。尤其需要培养内部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方面通过交流与讨论就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妥善处理好其中的抵制态度与矛盾摩擦,致力于增强高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是关注质量信息数据的完善。高校的自我认识是质量保障的开端,健全的信息系统有助于高校监测各项活动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加以改进和调整。在质量文化建设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应符合完整化、周期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整合,以实现数据的系统管理;在信息数据的运用方面,各类质量信息应成为制定、修改和完善质量保障政策及程序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基础。信息数据的公开既有利于高校进行自我反思、接受外部问责和获取公众信任,也有利于高校内部的分析与比较。
在内外多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民办高校质量建设和保障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发展背景向各类高校提出了构建多元质量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跳出模仿和重复的老路,创造出更具有契合性、独特性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文化。二是民办高校各方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校内群体对质量保障活动的参与性和行动力亟待增强。民办高校管理者科学决策的实现、教师队伍稳定性与高素质的兼得、生源质量的改进等,都是事关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是民办高校自我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必须妥善处理好规模数量和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是民办高校必须注意防范的风险。与此同时,质量意识还需要切实转化为相应的制度举措,建立完善的自我监督和改进机制。
质量文化概念为民办高校解决现有的质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笔者认为,为成功构建质量文化,民办高校必须妥善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民办高校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确保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现状和外部需求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是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前提。第二,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间的关系。实现校内管理文化和专业文化的有机整合,是创造质量文化建设的保障条件。第三,质量文化内部技术手段和文化精神两大组成要素间的关系。开展内部评估进行自我反思,是完善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
(一)前提:坚持合理定位与特色办学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总是受到多种相互依赖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首先处理好内部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李·哈维(Lee Harvey)等学者根据学校内部团体控制和学校外部规则制约的强弱程度,将质量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见表1)。*Harvey L,Stensaker B,Quality Culture: Understandings, Boundaries and Linkages,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8,Vol.43, No.4,p.436.
回应型质量文化注重以外部需求为导向,并充分利用外部机会监督实践、构建愿景和制定议程,但也有过分响应外界问责、忽视自身特殊背景及个体成员差异的问题。反应型质量文化也关注外在环境的变动与要求,但在积极回应的力度上要弱于前者。如,反应型质量对质量评估的改善作用多持保留态度。不过该类型的质量文化在包容性上要强于回应型质量文化,能够容纳更多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文化。同前两种类型相比,再生型质量文化更强调内部发展,重视明确的总体目标、持续的改善计划以及不断的自我反思。它并非完全无视外部情境和社会期望,而是更加强调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校自我创造和自身协调的作用。复制型质量文化则试图将外在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比较关注质量保障活动中个体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说四种质量文化类型彼此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高校如何在外部规则制约和内部团体控制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即:一方面积极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自身传统,激发个体和群体追求质量的潜能与活力。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向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民办高等教育也从早期强调数量的规模扩张阶段步入了关注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追求单一尺度的卓越转为强调多元化、个性化的优秀,使民办高校逐渐认识到盲目升格和雷同定位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只有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才能构建出有特色的质量文化,培养出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秀人才。民办高校一般以高素质的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学科与专业,并予以制度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以确保这些学科和专业能壮大实力、提高水平,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民办高校应敏锐地把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积极组织广泛、深入的学科专业调研,及时把握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或根据市场动态及时增设热门专业,或抓住发展机遇合理布局与调整原有专业,以此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精品专业,并带动其他学科与专业的相应发展。
黑龙江东方学院利用黑龙江乳制品资源大省的优势,于1994年成立了该省第一个乳品工艺专业,后升格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根据人才市场需要进行改革,设置了乳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食品科技贸易以及食品工程设备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各有特色,如乳品工程专业方向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办学,主要借鉴丹麦达鲁姆技术学院乳品专业培训的课程体系,并依托丹麦援建的生产实验厂,学生通过亲手生产各种乳制品,维护和保养乳品机械设备及检测产品质量,从而具备了乳品工厂设计和技术改造的能力。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分别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标准化研究中心以及谷物品质鉴定中心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以加强学生在标准与法规、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国际食品科技贸易方向根据外资及合资食品企业和外向型国内大中型食品企业的需求,重点打造“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食品工程设备方向则专为培养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人才而设。该专业创办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2011年该专业使黑龙江东方学院成为首批获得硕士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01-16,http://www.dfxy.net/articled.asp?id=1572&key=%u6559%u80B2%u6559%u5B66&key2=%u98DF%u54C1%u79D1%u5B66%u4E0E%u5DE5%u7A0B。由此可见,立足实际进行特色经营,确实可以为民办高校的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带来新的契机。
(二)保障:强调各方互动与民主参与
民办高校质量文化的成功构建,需要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也成为质量文化成功构建的重要保障条件。管理主义视角以创新、系统控制和团体导向性为特征,专业主义视角则强调传统、自我决策和个体专业化。*Blattler A,Bollaert L,Crozier F,et al. eds,Building Bridges Making Sense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European, 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2010,p.39.前者认为组织必须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进行自我提高,重视大学发展中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层化的影响力,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并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后者尊重学术价值和传统实践,信任个体的力量,倡导为个人决策保留空间,重视专业人士的作用,认为行政管理工作应是支持性而非命令性的。可以说,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在高校的发展中都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寻求二者间的最佳结合点。弗朗索瓦·达尼埃卢(F.Daniellou)等学者关于工业安全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他们也强调管理者和成员的参与程度共同决定了是否存在一种安全文化。只有双方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行动力,才能产生最理想的整合型文化。*Sursock A,Examining Quality Culture: Part II : Processes and Tools-Participation, Ownership and Bureaucracy,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2011,p.57.总之,质量文化的真正实现有赖于高校管理者和大学学术圈的共同努力以及内外质量保障的最优化结合。
结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民主管理和专家治校应成为质量文化生成的重要两翼,在内部质量保障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办高校不论是在管理体制还是在师资队伍上,都显示出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特点,因此对质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管理体制方面,《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第二十四条规定:“民办学校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然而,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家族式管理现象较为突出。尽管家族式管理在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和激励举办者办学热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和家族内部管理人才缺乏等困难。*王一涛:《民办高校创办者子女接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第85页。这不利于质量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在教师队伍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处于弱势地位,学校在物质待遇提供以及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不如同类公办高校,因而教师往往呈现出职业安全感缺乏、流动性较大以及学校事务参与积极性较低等特征。高校质量文化的生成必然是民主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产物。高等教育实践日益表明,单向度的质量控制、指令和要求常常由于缺乏基层的支持而在高等教育领域遭遇失败。教育质量不应由权威预先设定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开协商而形成。民办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管理文化和专业文化的有机整合。民办高校一方面要坚持自上而下的领导,健全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压缩管理层级,合并相关部门,以实现扁平化管理并确立总体质量发展战略,保障全校师生主动朝质量方向努力;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自下而上的参与,赋予各部门和个人以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增强基层单位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以总规划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目标,并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
(三)核心:重视内部评估与自我反思
内部评估活动作为质量文化生成中的核心问题,必须整合到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之中,体现出高校独特的质量精神,而不是盲从于外部标准和指标。同时,需要广泛邀请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估流程,实施与评估结果相关的后续程序,以保持参与者的积极性。评估反馈尽管需要与教师奖励机制以及教育咨询培训计划结合在一起,但应以提高、改善而非控制、监督为主旨,不能只简单作出优劣评价,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质量文化的特殊性,高校内部评估也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一是强调自我检查的重要性。要主动借助第三方组织和校外利益相关者的力量,为质量评估注入长久的生命力。二是包含定量和定性两类评估指标。质量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对质量管理过程的一种修正和超越,包括组织结构和精神心理两大要素,相应的评价活动也需要既重视数量考核又强调软实力表现,从而形成更系统、科学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三是重视高校质量发展的综合表现。尽管教学评估居于核心地位,但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情况也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因此质量评估指标应在以教学为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高校其他领域的发展态势。
综观当前民办高校的质量评估现状,一方面是自我督查力度不够,更多以应对外部检查为宗旨,缺乏内部评估反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的刚刚起步,有的仅限于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办高校已在质量评估方面形成了特色,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自2011年起,浙江树人大学连续向社会公开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成为浙江省首家公开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省属本科高校,也是国内首家公开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民办本科高校。该校《2012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从学校基本概况、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与教学运行、评估整改工作以及招生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视与考察。该报告既总结了短学期制、协同创新机制和新教师助教制度等组织管理方面的改革,又阐释了文明寝室创建、优秀课堂建设等思想文化领域的进步;既有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建设思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运行过程等领域的质性分析,也有关于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实习基地数量、专业建设经费、到课率及课堂关注度等方面的量化研究;既检视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活动的现状,也分析科研活动、社会服务以及学生服务的情况;既强调学校的自我评估和内部检查,又在招生、就业以及社会评价等部分引入第三方评价。可以说,科学、合理、系统的内部评估,才能真正推动质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民办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与改善提升质量相关的组织架构、战略规划、管理机制、规章制度以及测量技术等,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文化心理领域的建设。比如,民办高校教职工对现有质量目标和管理过程的认同程度如何,是否拥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组织归属感,是否具备有利于质量提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否形成了不断进行质量创新的意识和水平,整个组织是否营造了追求卓越质量的良好氛围等。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与质量文化能否成功构建以及构建水平息息相关。
(责任编辑 毛红霞)
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Non-governmental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Post Popularization
GAO Fei
(TheNon-governmentalHigherEducationInstituteofChina,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Post popularization theory indicates that higher education will enter the plateau phase after rapid expansion, and require reflection and adjustment for various problems. Among them solving the quality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s a new thinking, quality cultur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achieving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s the three elements for building quality culture in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building precondition foundation, creating support conditions and establishing core areas are particularly worthy of further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ost popularization; quality culture
2014-05-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880011);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432416)
高飞,女,河北保定人,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
10.3969/j.issn.1671-2714.2015.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