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定量测定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2015-01-21 15:42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53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肌炎病毒性

范 娟(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53)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定量测定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范 娟
(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T(cTnT)定量测定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0例进行心肌酶测定,其中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α-HBDH)、乳酸脱氢酶(LDH),同时测出CK-MB/ CK、α-HBDH/LDH比值。统计心肌酶升高的百分比。结果 患儿40例中,心肌酶发生异常36例(90%),CK升高8例(40%);LDH升高18例(45%),CK-MB升高6例(15%);α-HBDH升高4例(10%)。CKMB/CK>0.07 24例,α-HBDH/LDH>0.9 12例。cTnT检测结果阳性30例。有6例患儿同时伴有心电图改变短暂性室速。结论 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多项心肌酶谱升高,同时伴有CK-MB/CK>0.07、α-HBDH/LDH>0.9及cTnT检测阳性,结合患儿病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常见的儿童心血管病之一,由于病毒入侵,导致心肌细胞结构破坏,代谢紊乱,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大量酶释放入血[1]。心肌酶的升高有其特异性,与多种原因有关,运动、紧张等均可引起,因此并不是心肌酶升高即为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当心肌损伤时,心肌酶的比值会出现规律性变化。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心肌所特有,临床血清cTnI阳性率在诊断VMC时灵敏度不高,将其作为VMC主要诊断会造成一部分患者漏诊[2]。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要将心肌酶比值与cTnT测值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VMC患儿40例进行血液检查,同时选取同期3~10岁健康体检儿童80名。抽取受检者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放在-30℃冰箱内保存,于48 h内送检。心肌炎诊断采用1995年武汉心肌炎诊断标准[3]。患儿心功能NYHA标准分级Ⅱ级28例,Ⅲ级12例,患儿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其他病史,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标志物正常。

1.2 仪器

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仪器配套的试剂盒及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

1.3 方 法

CK采用酶耦联测定法,α-HBDH、LDH采用连续监测法,CM-MB采用免疫抑制法,血清cTnT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患儿40例均采用右心导管心内膜心肌活检进行确诊。心内膜心肌活检时,利用硬端导引钢丝与长套管通过三尖瓣或二尖瓣口,用活检钳在不同部位取出左、右室心内膜及心肌组织,放入地戊二醛中送检。

2 结 果

通过测定显示,健康儿童剧烈运动后,CK升高42例,CK-MB/CK<3%;LDH升高32例,α-HBDH/ LDH比值0.7~0.9。VMC患儿40例中,心肌酶发生异常36例(90%),CK升高8例(40%);LDH升高18例(45%),CK-MB升高6例(15%);α-HBDH升高4例(10%)。CK-MB/CK>0.07 24例,α-HBDH/ LDH>0.9 12例。cTnT检测结果阳性30例。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差异较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于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而猝死,部分患者可继发为扩张性心脏病而增加死亡几率。CK是心肌组织重要的能量调节酶,除肌肉组织外,还存在于肾脏远曲小管、脑组织中。CK包括LDH、a-HBDH、CK及CK-MB,在中国将与心肌损伤有关的酶统称为心肌酶谱。当心肌发生损伤时,CK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K-MB和LDH特异性最高。目前CK的正常值多以成人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高于成人,由于影响心肌的因素很多,不能因为某项心肌酶数值增高而诊断为心肌炎,临床上常与肌钙蛋白结合来诊断心肌炎。

CK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三磷酸腺苷的浓度,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分子质量小,心肌受损3 h内即在血清中出现,12~36 h达峰值,多在72 h内恢复正常,是心肌受损的早期诊断标准。LDH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肌、红细胞等细胞的泡质和线粒体内,LDH1、LDH2主要位于心肌,LDH5位于骨骼肌。a-HBDH主要来源于心肌,实际上和LDH同工酶一样代表LDH1和LDH2的活力,在心肌中含量丰富,当心肌受损时其阳性率比其他心肌酶灵敏,在其他心肌酶已趋于正常时,a-HBDH仍随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而升高,心肌受损时升高或下降较慢,持续时间长,因此对于就诊时间长、体征和心电图不明显的可疑患儿,检测a-HBDH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由于CK-MB、a-HBDH主要来源于心肌,分别是CK、LDH的同工酶,因此CK-MB/CK、α-HBDH/LDH升高到一定范围,即可反映出心肌受损情况[4]。

cTn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灵敏、高特异性反应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5],对心肌炎的诊断也有价值[6]。目前认为诊断VMC最敏感的指标,他出现早,可在心肌损伤后2 h内出血,持续时间长,cTnT可持续4~10天,cTnT的增高幅度比CK-MB高5倍,对微小心肌损伤也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在临床工作中,CK-MB/CK>0.07,αHBDH/LDH>0.9,cTnT检测阳性可反映心肌受损的全过程,在提高cTnT灵敏度的同时,也增加CK-MB/CK、α-HBDH/LDH的特异性。

综上所述,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CK-MB/CK、α-HBDH/LDH、cTnT的检测组合是较灵敏的指标,临床应根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确诊的准确率。

[1] 林 艳.心肌酶谱及其比值与肌钙蛋白定量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 154-155.

[2] 王荣发,宓越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00例临床分析和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华现代儿科杂志,2004,1(3):201-204.

[3] 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325.

[4] 周 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现代儿科杂志,2004,1(3): 201-204.

[5] 杨振华.应考虑在缺血性心脏病使用一些新的生化标志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5:327.

[6] 沈晓丽,潘 棱,林立芳,等.心脏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和柯萨奇病毒抗体测定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J].心血管病康复医学杂志,2004,8(4):67.

R725.4

B

ISSN.2095-6681.2015.13.095.02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心肌炎病毒性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研究比较高敏肌钙蛋白T和常规肌钙蛋白T在老年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