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分析及临床诊疗体会

2015-01-21 15:42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信阳465550
关键词:左心心电图心绞痛

蔡 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信阳 465550)

心血管疾病分析及临床诊疗体会

蔡 星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信阳 465550)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分析以及相关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探讨,为以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获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均获得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其中心绞痛21例,治疗有效率为90.5%(19/21);心肌梗死10例,治疗有效率为80%(8/10);左心衰竭9例,治疗有效率为88.9%(8/9)。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应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疗效,使患者尽快康复。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也给患者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此,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分析,探寻有效的诊疗方法尤为必要。现对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诊疗方法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为(62.3±4.7)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9例,血液黏稠11例,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异常8例,有吸烟史13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类冠心病症状,如胸闷、气短、心律不齐、上腹痛、心前区疼痛等,根据患者疾病临床表现,结合血压、心电图、血尿常规检查以及血液流变学测定并确诊,其中心绞痛21例(52.5%),心肌梗死10例(25%),左心衰竭9例(22.5%)。

1.2 方法

1.2.1 心绞痛诊疗

21例心绞痛患者,经心电图、X线以及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并确诊,均给予硝酸酯或亚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包括硝酸异山梨醇、四硝酸戊四醇酯以及长效硝酸甘油制剂;外涂用药(如硝酸甘油软膏)涂于胸前皮肤,该类药物起效迅速,且作用时间可维持在12 h以上。发作时应立即休息,缓解期药物治疗坚持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血压三原则,辅以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冠状动脉扩张剂治疗。对于兼有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洋地黄类制剂,同时加强预后干预,即控制钠、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戒烟禁酒等。

1.2.2 心肌梗死诊疗

1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并确诊,均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再灌注治疗,无溶栓治疗禁忌证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所用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未溶栓治疗患者均给予肝素静脉注射以及他汀类药物,并做好二级预防。

1.2.3 心力衰竭诊疗

9例左心衰竭患者,根据病史、血管体征鉴别以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针对患者基础病因给予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取坐位,降低静脉回流量,以利尿剂长期维持,同时辅以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和正性肌力药,增加患者心肌供血及供氧量,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心脏功能。

2 结 果

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其中,心绞痛21例,治疗有效19例,有效率为90.5%;心肌梗死10例,治疗有效8例,有效率为80%;左心衰竭9例,治疗有效8例,有效率为88.9%;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富贵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鉴于心血管疾病与高血压、血液黏稠等疾病均存在密切的关联,这也使得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若不进行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将会引发突发性致残、致死等不良后果[1]。心血管疾病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统称,因疾病类型较多、发病原因复杂,加之外界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邓毅斯[2]选取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76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中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心肌缺血时间多出现在凌晨0:00~8:00,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郭俊杰[3]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310例的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5.3%、69.4%、91.8%,认为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本组研究选取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中,心绞痛21例,患者来院就诊时多伴有胸闷、压榨性疼痛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典型心绞痛和不典型心绞痛,在诊断过程中,以典型发作特点及体征迅速建立诊断,通过心电图检查和负荷试验确诊,对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予以分期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90.5%(19/21);心肌梗死10例,多为急性,疼痛主要位于上腹部,并伴有难以形容的全身症状,心电图检查呈现Q波及ST段抬高等特征性改变,表现不典型的患者经鉴别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对症治疗后有效率达80.0%(8/10);左心衰竭9例,来诊时均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疲乏、无力等心衰症状体征,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诊断依据,经鉴别诊断并确诊,对症治疗后有效率达88.9%(8/9)[4]。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必须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患者发病后及时就诊并根据其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5]。

[1] 陈江玲.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41-42.

[2] 邓毅斯.761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3(5):34-35.

[3] 郭俊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310例的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4):13-14.

[4] 林 飞,王 阶.“心肾相交”在现代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09:2867-2870.

[5] 戴希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8:108-109.

Analy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I X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Xinx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Xinyang City,Henan Province,Henan Xinyang 465550,China)

R54

A

ISSN.2095-6681.2015.13.077.02

猜你喜欢
左心心电图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4》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