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5-01-21 15:032014年10月16日山东滨州
中国农机化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机采机收机械化

(2014年10月16日·山东滨州)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胡乐鸣



在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4年10月16日·山东滨州)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胡乐鸣

召开这次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推动棉花机械化生产加快发展”的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

一、增强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是近两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关系着纺织行业近两千万人的就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降。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地区。2012年前的10年间,我国棉花面积从5 926千公顷下降到4 733.33千公顷,年均下降2.08%,下降趋势明显。近年来,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统计表明,2013年种植面积4 340千公顷,较2012年减少7.4%;预计2014年全国棉花面积3 953.33千公顷,比2012年减少386.67千公顷,种植面积下降率达8.9%。近10多年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更为明显,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面积从2 576千公顷减少至1 945.33千公顷,年均减少约60千公顷,下降率达2.3%。山东省棉花面积最近几年基本上都以每年33.33千公顷左右的速度下降。河北省棉花2014年预计完成播种面积410.9千公顷,比2013年减少72.05千公顷,减14.92%。河南由传统种植面积的1 133.33千公顷减少到了目前的200多千公顷。湖南2012年较2011年减少13.33千公顷。湖北2012年较2011年减少10千公顷。安徽省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约为304.93千公顷,2013年种植面积约为285.13千公顷,比2012年度降低6.5%。

我国棉花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增加。2014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年)表明:未来10年,受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提高、国家粮食优先战略等因素影响,棉花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至2023年,棉花面积减至4 056.67千公顷,下降6.7%;产量减至602万吨,下降14.0%。棉花消费量缓慢增长,年均增幅为0.7%,至2023年达852万吨。受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和中国纺织产业的低速发展以及亚洲竞争国家纺织产业的发展影响,未来棉花进口将下降,至2023年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60万吨,比2013年下降46.7%。

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收入100~200元/天,农民种棉积极下降。二是棉花收获机械化水平低。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2013年已接近60%,棉花耕、种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了94.8%、65.7%,但棉花机收水平只有11.46%。从三大棉花主产区机械化水平看,西北内陆棉区机耕、机播水平均超过90%,植保、中耕追肥、拔棉秆、棉籽脱绒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收水平较低,除新疆兵团机采棉已达到66%外,整个新疆的棉花机收水平也只有8%。黄河中下游棉区田间管理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多数省份的机耕水平均达到了83%以上,部分省份的机播水平达到了60%以上,高的超过了90%,但机收水平都不到1%。长江中下游棉区在三大棉区中机械化水平最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左右,机播水平不到1%,主要采用人工穴播和移栽方式,机收水平基本为零。棉花田间管理主要靠人工,植保大都采用背负式喷雾器。三是受产后加工环节影响大。机采棉含杂率和含水率相对较高,传统棉花加工线不能满足清理杂质的要求,需要升级改造或新建适合机采棉的加工生产线。升级改造投入较大,企业积极性不高;新建生产线又受国家控制棉花加工企业数量政策的限制,审批困难。另外,目前棉花的收购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如:现行的棉花收购标准主要以含杂率确定棉花等级,按等级确定收购价格,对机采棉的等级和收购价格定得相对较低,影响到棉农的利益,进而影响棉花机收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可大幅降低棉花生产成本。西北内陆棉区大力推广机械化采收棉花集成技术,每公顷棉花可节约生产成本3 000~4 200元。山东试验表明,1台5行采棉机可替代600~800个劳动力。从全国情况看,目前人工采摘棉成本2~3元/千克,按每公顷产3 750千克籽棉计算,每公顷人工采棉成本约为7 500~10 500元。机采棉成本约5 550元/公顷(包括作业费2 250元/公顷;机采损失率2%~3%,每公顷减少收入750元左右;机采含杂率高,每千克籽棉售价降低0.6元,减少收入2 250 元/公顷;机采前喷施脱叶催熟剂需成本300元/公顷),实现棉花机采比人工采摘每公顷节本增收1 950元以上。

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各棉花优势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

二、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一是中央高度重视棉花生产机械化。2014年将主攻薄弱环节,推动棉花机械化生产加快发展写入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2014年8月,汪洋副总理在新疆考察时对棉花生产机械化科研、生产、应用能力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张桃林也明确要求,要深入研究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油菜播种收获、棉花和甘蔗收获等薄弱环节,争取早日有所突破。

二是支持棉花生产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保护农民种棉利益,调动农民种棉积极性。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从2012年开始,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至30万元,新疆地区可提高到40万元。农业部连续五年设立技术推广项目,在棉花优势产区投资支持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推广。为提高采棉机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率及整机的可靠性,国家投资1 500万元,实施了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华北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吸收企业参加,开展技术创新攻关。

三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初步形成。通过国家优质棉基地建设和科技攻关,摸索总结了一套适应新疆干旱半干旱棉区生产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打下了基础。农业部先后制发了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山东省把机械化作为振兴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召开机采棉现场会,形成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2014年全省按机采棉标准播种近6.67千公顷。河南省农机部门2012年开始探索适合当地的机采棉种植模式、品种、脱叶剂使用等田间管理技术,对麦后移栽和麦后直播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湖北省荆州市、荆门市、天门市等多个棉花主产地均积极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试验,在试验点外农业部门开展了棉花生产与高产创建工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积极组织创建了“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选育出了4个生育期短、吐絮集中、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探索了杂交棉F2油后/麦后高密度直播的种植模式,进行了短季棉和杂交棉F2高密度直播小面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河北省初步制定了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

四是装备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山东省、河北省组织研发了一批新型多功能棉花耕整-施肥-覆膜-播种联合作业机、棉柴收集处理(还田或粉碎)机具,试制了3WSHZ1000—12型自走式四轮高地隙棉田喷雾机。随着石河子贵航在采棉机方面的研发成功和不断地改进完善,以及国外的凯斯和迪尔采棉机在国内组装生产,大型采棉机装备得到保障,为棉花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装备支撑。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的适宜农村小规模经营的指杆式采棉机的研发取得初步成效,将填补我国中型采棉机的空白,为发展机采棉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积极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提升质量、拓展领域的重要阶段。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关系相应产业的兴衰;顺应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将突破关键薄弱环节纳入了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加大了支持力度。棉花机收环节的突破,关系国计民生、棉花供需矛盾的有效解决,需要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取得实效。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棉花生产机械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周密安排部署,产学研推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联合协作,共同努力,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实现关键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尽快突破。

(一)建立棉业联合协作机制。棉花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发改、质检、供销合作社等有关部门沟通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棉花生产、收储、加工在标准、技术和利益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建立完善棉农、棉花收购与加工企业有效联合、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棉花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注重农机农艺融合,特别要加强与科研单位、高校院所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加强试验示范,科学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标准,为机采棉创造基础条件。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棉花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在满足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机械化补贴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棉花主产区和棉花生产机械化补贴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棉花生产机械的比例,为加快突破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瓶颈提供资金支撑。

(四)进一步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将继续设立技术推广项目,支持棉花生产机械化。各棉花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建立稳定的棉花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大推广资金投入。按照项目整合,集中投入的原则,积极探索各主产区棉花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把必要的物资、财力向示范区集中,大幅度提高示范区的技术应用水平、物质装配水平、组织管理水平、产量效益水平。

(五)推进棉花规模化生产。利用促进土地流转的好政策,引导规模化生产。发挥好农机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鼓励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植棉能手转移和集中。积极发展棉花生产合作社,统一种植模式,促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服务组织,实施机耕、机播、机采等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经营,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有效服务方式,开展“跨户、跨村、跨乡(镇)”的跨区作业,扩大机采棉作业市场规模,提高农机社会服务水平。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突破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棉花等农业生产的迫切所需。希望各地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扶持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扎实做好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各项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增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机采机收机械化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