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任旭东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量迅速增长,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内资源供应不足、高端产品研发力量薄弱、企业金融风险上升、在国际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缺失等,这些现状与我国有色金属制造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已成为摆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面前的重要任务。
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当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行业发展方式已由多年前的依靠投资和生产的粗放式发展,逐渐转变为依靠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精益化发展。如何科学预测行业未来、对行业进行监测预警是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亟待采集和发布一种能够反映有色金属工业宏观气象的指数预告系统,为科研机构开展产业经济监测、预警分析提供重要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对开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为有色金属企业科学理性组织生产和投资提供重要引导。综合上述需求,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应运而生。
早在2011年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就把研究编制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列入协会议程,作为提升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2014年4月1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首次发布了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至今指数已连续正式运行9个月,并通过行业主流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
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客观反映了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经济运行综合情况和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利用产业景气指数可以及时、准确地分析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规律,监测发展动态,及时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广大有色金属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权威、规范的行业监测、预警信息。景气指数发布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等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多次采用有色景气指数报告的内容和观点,同时,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也成为我国大型有色金属企业及研究机构开展产业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对钢铁、铜、铝等主要金属品种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指数评估和预测。在国内,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的采集和报告走到了中国经济监测预警领域的前列。据了解,目前编制产业景气指数并定期发布的单位有经济日报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化联合会等协会正在研究编制本行业的景气指数。
按照工作安排,下一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做好定期联合发布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的基础上,还将研究编制铜、铝等单品种的景气指数,再逐步编制其他金属品种的景气指数,最终形成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体系。各金属品种的景气指数与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类型的有色金属企业及社会各界对有色金属产业及各金属品种预测、预警信息的需求。我们相信,随着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产业景气指数必将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坚强的信息支撑,为我国由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