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红 董 萍 李 佳
阿洪病又称箍趾病、指(趾)断症或自发性指(趾)脱离症,是热带的一种地方病,由于慢性炎症纤维化,环绕趾(指)呈线状狭窄形成指(趾)断离,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开始于第1足趾关节近端屈侧或内侧出现皲裂横沟,皲裂处发炎或呈慢性溃疡,渐扩展成环状缩窄,趾远端呈球形,与近端仅一线相连,经过5~10年的发展自然断离脱落,好发于足趾,手指亦可受侵[1]。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为第2个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起源于皮肤表皮及其附属器(毛囊漏斗、皮脂腺导管、末端汗管)角质形成细胞,好发于头皮、面部、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可呈菜花状,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伴感染可致恶臭。现将2014年我院收治的1例阿洪病合并鳞状细胞癌患者行皮瓣移植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患者,女,49岁,未婚,年轻时发现手足脱皮,药物外用治疗后(具体不详)不能愈合,在来我院就诊前5年出现手足指(趾)皮肤挛缩、狭窄,逐渐加重,双足4、5趾自发性脱落;就诊前3年发现右足底破溃、渗液,迁延不愈。2014年12月患者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阿洪病合并鳞状细胞癌。患者未诉家族有类似病例。患者入院时查体:T 36.8℃,P 72次/min,R 20次/min,BP 120/75mmHg(1kPa=7.5mmHg),患者神志清楚,双手掌缘、指腹可见皮损,蜕皮样改变,双手2、3、4、5指可见挛缩带,双足底部可见大面积针尖大小红色丘疹样改变,右足底部可见4cm×5cm巨大溃疡,右足底前缘可见0.5cm×0.5cm包块,双足4、5趾脱落,3趾根部可见明显挛缩带,远端肿胀,双手、足背侧皮肤正常。X线检查示骨骼显著缩窄变形和骨质疏松,指(趾)骨残端呈三角形或冰山状外观。患者入院7d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创面大,创面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伴感染,每天换药2次,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清除创面的渗出物及坏死组织。清洁创面后用过氧化氢清洗创面,再喷敷平阳霉素,然后用凝胶敷料换药。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术后为减少游离皮瓣移植受区渗出液,局部保温,用带外罩的烤灯持续照射,照射4h后停止照射1h,保持照射距离30~50cm。避免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
连续观察皮瓣的的肿胀情况及皮肤颜色、皮温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移植皮瓣用多层敷料覆盖,外层用开窗敷料覆盖。术后24h内每30min观察1次,术后1~3d如果出现皮瓣苍白或成淡灰色,皮温下降,无毛细血管充盈现象,应查找动脉痉挛的原因。若因室温低,应立即升温;若因疼痛所致,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该患者术后一度出现局部皮温较低,及时调整照射距离、延长照射时间后皮温正常。
术后应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氨基酸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苷为营养性血容量扩充剂,可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后可能会发生皮肤、黏膜过敏反应。该患者未发生过敏反应。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患者睡眠、食欲欠佳、营养状况下降,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罂粟碱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可缓解伴有动脉痉挛的外周血管疾病,静脉注射过量或速度过快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甚至死亡,应充分稀释后缓慢推入[2]。山莨菪碱为抗胆碱能神经药物,用于血管痉挛和栓塞引起的循环障碍,可有口干、皮肤潮红、心率增快、视力模糊等,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因阿洪病出现双足4、5趾自发性脱落,右足底破溃,迁延不愈,破溃伴渗液3年,跛行,消瘦,有焦虑、抑郁、自卑心理,担心疾病不能治愈,我们耐心解释,告诉患者各种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的意义,提醒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患者患病多年,患者家属由于治疗费用等原因对患者关心不够,我们向患者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增强了患者家属为患者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正面的指导、劝解、鼓励和安慰,在生活上支持、照顾患者,帮助患者渡过最困难的时期。
患者患阿洪病多年、鳞状细胞癌3年,溃疡面经久不愈,给患者生理、心理上造成极大痛苦。患者接受创面处理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人员仔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全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保障。
[1] 何颖萍,袁越.皮肌炎伴假性阿洪病1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993-4994.
[2] 姜璐.锁骨上动脉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学杂志,2010,25(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