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宾,王忠
康复医学已经被循证医学证明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并可以减少医疗费用[1]。在重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现代医学中,康复医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康复医学科室正在逐渐从辅助科室向功能独立的临床科室转化。综合三级医院在完成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康复人才培养、康复技术创新、康复技能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和康复知识宣教等方面的任务,因此,建立完善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对三级医院的建设日益重要[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以神经系统疾病为重点,脑血管疾病为特色的医院,康复治疗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医院建设的重点。本文结合天坛医院在脑血管病康复人才培养,探讨综合三级医院康复科室和康复人才建设的思路和经验。
脑血管病是高致残率的一种疾病,在我国每年新发的20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会遗留有神经功能残疾,而改善这些功能残疾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完善和持续的康复治疗[3]。康复医学在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对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指南制定、对康复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康复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也促进了康复医学在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4-5]。近年来,我国吸收国外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先进经验,也逐渐重视了脑血管病康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6]。2011年公布的《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不仅对临床脑血管患者的运动功能下降、触觉及本体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语言和交流障碍、吞咽障碍、二便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等急性期症状康复训练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而且还对慢性期继发功能障碍,如骨质疏松、继发疼痛、肩关节疾病、关节痉挛、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的处理进行了规范,更重要的是,该指南强调脑血管病后康复治疗是一项以社会为基础的长期的功能和精神康复工程,需要不同的医疗机构甚至社区、患者家属或看护者共同参与完成三级康复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患者功能和心理的康复[7]。从指南中不难看出,三级医院作为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的基础,不仅需要完成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功能康复训练,还要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早期就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同时对社区医师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对康复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建立和发展更完善的三级康复体系。因此,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脑血管病的康复非常重要。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能力,并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实践能力的康复人才,还要能担负起“传承”的重任,诠释好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为国家未来康复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2.1 康复医学现状 我国的当代康复医学体系以临床康复模式为主,机构康复和社区康复两种服务方式,有现代临床康复学派、中医康复治疗学派、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派,以及卫生系统、残联系统、民政系统和人保系统4大系统领导和管理[2]。当代康复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骨关节肢体伤残,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疾病,随着退行性变疾病患者的持续增加,人们生活心理压力的日益增大,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康复,逐步成为康复领域又一大核心内容。但我国康复机构、医院等各医疗服务中心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储备与社会需求严重不匹配,为需求人群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甚至达不到20%的覆盖率[8]。
2.2 康复人才 达到世界物理疗法师联盟和世界作业疗法师联盟教育标准的康复治疗师,而不是康复医师[9],才是我们所谓的康复人才。现代康复医学需要的拥有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
3.1 选拔康复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级医院中康复学科的发展可能相对落后于专科康复医院,为了适应康复学科的发展,天坛医院近年来对康复科的人才梯队进行了重点建设。针对医院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特点,医院面向社会进行以脑血管疾病康复专业人才为主的学科带头人招聘和选拔,在选拔康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时,标准及起点要高,宁缺毋滥,严把考核关。高级人才的纳入可以全面提升康复科室的科研力量和专业素养,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主导力量。另外,医院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既造血又补血的目的,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也就是达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目的。随着自己骨干新鲜血液成长为骨干力量,那么就可以“走出去”,为二三级医院进行引导与帮助,如此良性循环,梯队便如金字塔般丰满坚实,成为我国康复事业最有力的助推器。
3.2 对康复专业人才的培训 根据国家在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专科医师培训标准》[10]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11],被培养者应该首先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掌握分支康复领域知识,包括物理治疗,神经康复、语言康复、内科慢性病康复等,同时要保持先进性、创新性、科研性,要加强文献阅读、论文撰写和课题申请书写等技能。对于天坛医院的康复医师,重点要通过学习掌握脑血管病残疾的预防措施、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并掌握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另外,康复医师还需要了解脑血管专业临床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模式[12]。同时注意理论知识要适应康复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注意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知识的培训,关注脑血管病患者的情感障碍,以及患者居家康复方案的制定,做到在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的层面关注患者的康复。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专科医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存进康复科室发展的必要手段。
3.3 建立科学、公正、具体、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对康复人员劳动付出的准确评价,同时也是支付薪酬、发放奖金、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评价不同人员工作水平和能力,衡量其任务完成情况,必须从医院目标出发,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情况的科学的考核标准,用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事不对人,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员工个人,以利于他们自我调整、自我改进,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培训、薪酬分配等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来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
3.4 坚持投入与产出相结合 人才培养离不开倾斜政策和资金投入。首先,医院在选拔和考核优秀康复人才时要从上至下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同时对优秀康复人员的管理与使用要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培养和考核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引进人才的根本目的。在制定康复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为学科带头人制定具体目标,要采取奖惩结合的办法,使学科带头人始终感受不同于他人的压力,做到产出大于投入。
目前,综合医院在医学康复科的建设、康复管理、康复资源配置及康复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一项省会城市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中显示,我国综合医院康复服务面临的前5位问题为: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康复训练的场地不够、缺乏现代化的康复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康复设备陈旧、康复治疗项目收费标准偏低[13]。目前我国对康复医疗有迫切需求的人数约为1.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2%[14]。而我国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三级医院康复人才培养是任重而道远。
1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的研究课题组.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能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3-8.
2 卓大宏. 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1-3.
3 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24:236-239.
4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Stroke[M]. 2nd ed. The Intercollegiate Stroke Working Party. London:RCP, 2004.
5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PartⅢ: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ysphagia[EB/OL]. http://www. sign. ac. uk/guidelines/fulltext/119/section6. html[2012-08-15](2015-02-18).
6 茹晓娟, 戴红, 江滨, 等. 三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现状调查[J]. 中国卒中杂志, 2013, 8:255-260.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EB/OL].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http://www.cnki. com. cn/Article/CJFDTotal-YXQY201206024.htm[2006-06-13](2015-01-18).
8 胡忠亚. 对我国康复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3:165-166.
9 李红霞, 张凤仁, 赵扬, 等. 康复治疗专业临床阶段考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17:190-191.
10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专科医师培训标准[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325-329.
11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1-15.
12 杨红宾, 张蓉, 冯涛. 神经康复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697-698.
13 李建军, 刘松怀, 高峰. 等. 我国大陆省会城市综合医院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 康复管理, 2009,15:933-937.
14 王葆华, 密忠祥, 程军等. 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医院, 2012, 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