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官兵开展特勤疗养的研究与进展

2015-01-21 01:21徐莉刘蕾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特勤疗养海拔

徐莉 刘蕾

高原官兵开展特勤疗养的研究与进展

徐莉 刘蕾

目的资料分析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开展特勤疗养的目的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高原官兵健康现况,探索开展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特勤疗养的可行性、方法与措施。结果针对海拔4 000 m高原官兵疗养需求与开展特勤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提出促进高原特勤疗养工作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结论积极研究高原特勤疗养新模式,达到提高高原部队军事作业能力的目的,为高原特勤疗养研究和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

高原;官兵;特勤;疗养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1],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环境简陋,严重影响了高原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大了工作在一线的高原官兵守防任务难度,高原特殊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始终是驻地官兵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威胁因素[2]。这就要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要不断加强高原军事医学方面的研究。疗养院作为部队的疗养保障机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有担负特勤人员的疗养保障任务,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服务[3]。

近年来,为了提高高原官兵的健康水平,各级医疗疗养机构都非常重视。在高原官兵疗养保障中,海拔4 000 m高原官兵纳入特勤疗养是高原疗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4],本文就将当前促进高原特勤疗养工作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进行探索和总结分析。

1 特勤疗养保障效能分析

1.1 特勤疗养概念、范围及发展现状特勤疗养是以执行特殊勤务或从事特殊职业等特定人员为主要对象,以维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作业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健康鉴定和生理、体能、心理性训练为重要环节,以集中安排、严密组织为实施特点的特殊类型的疗养[5],其与保健、康复疗养不同的是,特勤疗养对象为在特殊环境进行特殊作业、作战的人员[6]。我军开展特勤疗养已有半个多世纪,在促进特勤人员身心健康和提高战斗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近年来,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和我军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向前迈进,医疗保健机构对开展特勤疗养高度重视[8],使特勤疗养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各疗养院对特勤疗养工作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具有特勤疗养自身特点的新型理念、特色模式和优质服务,使得特勤疗养能够在和平年代得以长足发展[9]。

1.2 特勤疗养的诊疗技术进展由于特勤人员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体力消耗快,机体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使其自身免疫力减低,极易引起疾病[10]。因此,疗养院开展的特勤疗养措施[5]:一是健康体检、健康宣教、疾病矫治和健康鉴定工作。通过对特勤人员定期的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疾病的有效手段,是制定疾病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二是开展生理、心理和体能训练。提高特勤人员在特殊军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和提高心理应激能力,锻炼机体耐受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三是疗养因子及景观疗法。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及调节特勤人员因脑、体力劳动所致过度紧张,或对心理矛盾而引起的一些身心疾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11]。四是其他保障措施,例如合理膳食、中医养生、文化娱乐活动等疗养措施,充分发挥疗养院的优势,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良好的身心状态。

1.3 特勤疗养对提高综合疗养效果的作用特勤疗养是特勤人员恢复和提高时刻处于战斗力完备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形势下针对特勤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疗养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卫勤保障服务,合理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承担特勤疗养任务的军队疗养院必需面对的重要课题[12]。随着联勤后特勤疗养新型保障模式形成后,近年来,特勤疗养工作为适应军队编制体制改革要求,在制度建设、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完善[13]。特勤疗养不再停留在常规体检、疾病矫治、功能康复、体能训练、生活管理上,而是向生理、心理训练、亚健康状态防治及特勤人员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维护和提高军事作业能力等方面延伸,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4]。

2 高原官兵疗养现状分析

2.1 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现状高原地区以低压、低氧、高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主,加之因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等因素,使得高原官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健康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15]。一是急慢性高原病发生率高。经研究调查发现,急进海拔4 000 m以上地区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60%~90%[16];在海拔4 300~5 380 m官兵中,若长期生活易患慢性高原病,其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为50%,高原心脏病发病率为1.4%~22.3%,慢性高原病发生率高达37.0%~62.9%,是常驻高原部队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对高原官兵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影响最大的因素[17-18]。二是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由于高原地区缺氧、高寒等恶劣气候影响,对高原官兵在心理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等疾病状态。因此,长期工作在高原的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一般人群[19]。三是社会适应度较普通官兵差。高原官兵由于环境和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危险性等原因,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负荷远远超过普通官兵,相应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也将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影响部队战斗力强弱的直接因素[20]。

2.2 高原官兵的疗养需求高原地区驻地官兵长期生活在低压低氧环境中,并在特殊的岗位从事特种职业,易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因此对疗养的需求较普通官兵程度稍高一些[21]。高原地区疗养员既有普通疗养员的共性需求,又有特殊需求,可考虑对其实施专项特勤疗养[22]。据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赴高原调查统计[23],高原官兵的疗养康复需求较大,90%的被调查者认为执行高原保障任务的官兵1~2年应该参加一次疗养;50.6%认为疗养期以1个月为宜;45.3%的人员认为海拔3 000 m以上官兵下山就应该安排疗养;疗养期间希望进行身体检查、心理调节、脱习服等。此外,随着高原地区官兵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职业自身防护、自我保健知识的需求也随之提高[24]。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海拔4 000 m高原官兵作为在高原特殊环境作业的特定人员,也将被列入到特勤疗养范畴内[25]。

2.3 高原官兵现行疗养保障特点目前,对于高原官兵疗养逐年加大力度,尤其不断完善分类保障措施,由原来的高原保健疗养向高原疾病疗养扩展,为了提高高原特殊环境作业能力,提出下一步对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建立特勤疗养制度和法规[4]。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工作较普通保健、康复疗养有其特殊的要求和特点,尤其是高原官兵疗养保障过程中所呈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26]。一是疗养人员海拔不同。纳入特勤疗养拟定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是因为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生活环境条件恶劣,严重危害高原官兵的身心健康。二是疗养方法不同。由单一、普通的疗养方法向综合、特殊的特勤疗养转变。疗养内容除健康体检、疾病矫治、心理咨询外,增加了生理、心理、体能训练,尤其是耐缺氧生理训练。在进行生理训练时,通过模拟高海拔地区缺氧低压环境,提高机体对此特殊环境的耐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军事作业能力。三是疗养效果不同。高原官兵返回平原后首要任务是尽快进行高原脱习服,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疗养措施,促进高原脱习服症状改善,才能提高疗养效果。

3 高原特勤疗养研究应用与展望

3.1 高原特勤疗养目的及意义赵克石部长曾在全军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27]:要以服务保障战斗力的生成提高为根本着眼点,由防病治病模式向能力强健模式转变,由个体健康维护向全员健康拓展,全面提升官兵胜任作战的体能、智能和环境适应能力;拓展复杂恶劣环境下的健康维护,要创建新的健康实现形式。特勤人员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特勤疗养对于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8]。由于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地处高原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严重影响高原官兵健康、生活质量和部队战斗力[29]。虽然现代军队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部队素质不断提高,但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部队官兵和军事行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始终存在,尤其对我军驻高海拔官兵机体内各器官及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心理改变,并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生成[30-31]。因此,将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疗养纳入特勤疗养范畴,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一直是军队卫生勤务部门关注的重点,这也将成为今后疗养保障中出现的新的趋势。

3.2 高原特勤疗养研究开展的现状军队疗养院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健康保健基地[32],科学研究探索适合高原环境条件下官兵强健策略,建立官兵机体功能康复的全维保障模式[33],为提高高原部队战斗力服务已成为重要方向。目前,疗养院开展高原特勤疗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临潼疗养院对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展开了系统研究[25],观察了采用疗养地自然疗养因子综合保障措施,试行了生理、心理及体能训练和效果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4-35]。尤其对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刚下山的守防官兵进行为期1个月的高原特勤疗养,对高原疗养员的脱习服效果及提高军事作业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理、心理调节及综合体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6]。但开展高原特勤疗养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缺乏标准化系统性的高原特勤疗养员健康鉴定实施细则。二是有待于研究建立高原特勤疗养效果评估体系。三是高原耐缺氧等生理训练设施设备缺乏。四是具备高原医疗知识的人才缺乏。使得开展特勤疗养工作的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的为高原官兵服务[37]。

3.3 高原官兵特勤疗养展望特勤疗养作为我军战斗力保持与提升的重要手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要实现和发挥疗养效能最大化[38],就要深入细致地开展科学研究。首先提高高原特勤疗养水平,就要研究对疗养员各时间段各环节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制定出各项操作规程。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高原官兵长期驻守在高海拔、低人烟地区,与家人聚少离多,生活条件设施差的情况,要求我们在疗养服务过程中特别注重人文关怀,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第三,实现高原特勤疗养常态化。建立健全高原特勤疗养的相关疗养保障制度,加强培养高原特勤疗养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建设,配发高原特勤疗养训练器材,提高达到高原特勤疗养的管理水平,以扎实、科学、有效的疗养理念开创高原特勤疗养工作新局面。

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的指导下,我军各疗养地-疗养院需充分发挥自然疗养因子运用特色和优势,在强健促进,全面提高该院官兵的健康素质水平上,不断研究探索提高对高海拔高原官兵在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积极增强高原特勤人员对各种高原性伤害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与康复,起到“保健康,保打胜仗”的作用。

[1]高钰棋.高原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

[2]汪海.高原部队卫勤保障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43-149.

[3]安俊.边防人员疗养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55-56.

[4]徐莉.高原官兵疗养全维保障策略的分析与展望[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3):225-228.

[5]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4.

[6]单守勤,赵晓晶,周锡芳,等.特勤疗养人员社会实现特点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3):290-291.

[7]孙克金,任慧峰,刘兆强.对军队特勤疗养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5):402-403.

[8]周美剑,朱承超.军队特勤人员疗养现状与相应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7):893-894.

[9]杨长青,王莲芳.特勤疗养人员特点及疗养要点[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73-374.

[10]楼铁柱.美军“部队全面强健”理念介绍[J].人民军医,2012(4):302-303.

[11]赵瑞祥.景观与特勤疗养[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485-486.

[12]单守勤,楚燕萍,王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努力实现疗养院又好又快发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3):13-15.

[13]管柏林,黄炳亮,郑志宏.大联勤战区特勤卫生保障工作特点[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13-114.

[14]周少文,周辰光,李小龙.军队特勤疗养工作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42-43.

[15]崔建华.高原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

[16]杜晶晶,张步振,张雨龙.影响高原官兵身心健康因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4):413-416.

[17]代静,徐莉,史润泽.不同海拔高原官兵性格特点调查研究[J].西北国防,2014,35(3):214-217.

[18]赵静波,任种文,解亚宁,等.高原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60-61.

[19]陈刘生,张波,段华芳,等.浅谈高寒山地军事训练伤的特点及防治措施[J].西南军医,2010,12(4):769.

[20]牛文忠,王毅,张进军,等.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及群体预防措施的探讨[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2):12-14.

[21]刘晓洁,朱立红.高原地区特勤疗养员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1514-1515.

[22]徐莉,哈振德,周开圆.驻高原部队疗养需求调查[J].解放军管理杂志,2014,8(30):764-765.

[23]徐莉,史润泽,周开园,等.驻高原部队疗养与康复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6):483-486.

[25]康海燕,徐莉,刘蕾.高原特勤疗养人员的情况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4):341-344.

[27]赵克石.在全军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解放军报,2013-05-07.

[28]席力锁,张疆.认真贯彻落实法规制度推进特勤疗养工作又快又好发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3):131-132.

[29]史润泽,徐莉,张昆龙.不同海拔高原不同官兵作业疲劳状态的调查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3):184-186.

[30]张裕刚,徐莉,周开圆.不同海拔对不同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6):442-444.

[31]代静,徐莉,史润泽.不同海拔高原官兵性格特点调查研究[J].西北国防,2014,35(3):214-217.

[32]徐建乐,刘苏岗,裴志刚,等.联勤后军队疗养院的建设与发展[J].人民军医,2004,47(5):303-304.

[33]徐莉,张昆龙,刘蕾,等.高原特勤疗养对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7):673-676.

[34]徐莉,史润泽,刘蕾.高原特勤疗养对提高高原军事作业能力的研究[J].西北国防,2015,36(7):452-454.

[35]刘蕾,徐莉,岳增文,等.高原特勤疗养人员脱习服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4):337-338.

[36]张方,姜泓.加强联勤体制下空军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管理的思考[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3):156-157.

[37]任慧峰,贾锐,杨红军.特勤疗养的新特点和新思考与新尝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6):498-499.

[38]常雁,付新云,孙克金,等.特勤疗养护理健康手册对空勤疗养效果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14-315.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for plateau officers and soldiers at the altitude of over 4 000 m.MethodsThe health status of plateau officers and soldier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o a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techniques and measures of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for an altitude above 4 00 0m.ResultsNew thought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ing plateau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we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new problem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in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for plateau officers and soldiers from an altitude above 4 000 m.Conclusion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new patterns for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reach the function of promoting military operation ability of the plateau military forces,and provide pract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lateau speci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Plateau;Officers and soldiers;Special service;Rehabilitation

2015-07-20)

1005-619X(2015)10-1032-04

10.13517/j.cnki.ccm.2015.10.009

710600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徐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勤教研室(刘蕾)

猜你喜欢
特勤疗养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某疗养机构10年疗养员基本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景观疗养改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况的作用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