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岩(黑龙江省海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黑龙江 绥化 152300)
高血压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其血浆中和抗体水平的分析
李海岩
(黑龙江省海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黑龙江 绥化 15230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其血浆中和抗体水平,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HCMV的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集合滴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人巨细胞病毒参与感染者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高血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抗体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较大。部分学者从多个角度来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但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仍未确立[1]。现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和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进行研究,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和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高血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相关器官疾病或服用影响血压药物的患者。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48.59±5.13)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48.81±5.2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标本采集人员取患者和健康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乙二胺四酸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静置后以3000 r/min转速离心,取血浆保存待检,保存温度为-20℃。使用蛋白酶K提取总DNA,保存待检,保存温度为-20℃。实验室人员使用巢式PCR扩增HCMV UL93 DNA并进行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IgM、IgG,如果标本IgM为阳性,则继续进行HCMV特异性以及抗体检测,应用以HCMV 1E1单克隆抗体显色作为结果判定标记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快速微量中和实验进行中和抗体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抗体检测结果、特异性以及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HCMV的阳性率为77.94%(53/68),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70.59%、72.06%、41.18%,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集合滴度为(37.46±19.13),对照组健康者HCMV的阳性率为,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53.33%、55.00%、3.33%,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集合滴度为(60.13±23.59)。观察组患者HCMV的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集合滴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与人群中,该病毒是疱疹病毒β亚科的双链DNA病毒,相关研究指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2]。有学者指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人体收缩压、舒张压之间有联系[3]。本次研究中,观
察组患者HCMV的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MV UL93 DNA、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联。人巨细胞病毒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会对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作用,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合成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促进炎症发生、发展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使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反应受影响,从而引发高血压[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集合滴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中和抗体滴度可直接反映人体的HCMV体液免疫能力,体液免疫能力越强,人体发生HCMV感染的机率越小,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者对HCMV体液免疫力比高血压患者高[5]。人体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后,该病毒可藏匿于人体内,如果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则该病毒会活跃于人体内而引发疾病。高血压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较弱,激活了隐藏在机体内的HCMV,而HCMV会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影响,从而促进Ang II介导高血压的形成。HCMV可对高血压患者机体血管中miRNA表达产生影响,具有促炎性反应的作用,使得高血压患者动脉内膜厚度增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弱,从而促进高血压发生、发展。综上所述,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高血压有着密切联系。
[1] 曹元应,甘 霖,赵 俊,等.高血压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其血浆中和抗体水平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18(01):37-42.
[2] 祝 炜,郑琼莉,周 军,等.巨细胞病毒抗体对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与P-选择素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1(15):3684-3686.
[3] 周晓蕾,刘俭雄,黄 静.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13(03):370-371+376.
[4] 孙启耀,马立宪.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影响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11):2224-2226.[5] 洪 坤.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人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032.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