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我的习作评价标准

2015-01-20 19:46袁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桂树美食习作

袁祎

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联系写作目的来看,写作有各种用途和需要:一行行文字,有的留下精彩瞬间,有的写下难忘时刻,有的表达心中愿景,有的抒发情感……从写作的功用出发,“有用”,应该成为习作评价的标尺。

一、 用于记录

习作的源泉是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事,若能将那事那人用文字加以还原和记录,便留住了童年。

1. 记录,意味着真实。把发生的事和身边的人记录下来,是一种真实的还原,这就避免了儿童在习作中一味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记录事实的写作所表达的恰是儿童的真情实感。

如学生在校园中欣赏秋天的桂树,闻甜香,睹“容姿”。在桂树下,鲜活的语言随之而生。同学们尽情抒发心中所想,在习作中写道:“我在想,桂树并不高大,开的花却那么香,真伟大。”“我在想,桂树还没长大,却早早地把花香献给人类,真无私。”“我在想,花朵小小的,不走近看还看不出来呢,不像有的花,在枝头绽放,炫耀自己的美丽。”学生为发现了桂树的美而兴奋异常,他们的笔下流淌着一首首对桂树的赞歌,它的形、色、味以及精神,学生全触摸到了,并将这些定格在美妙的文字中。

2. 记录,意味着真切。一篇习作,是当时情景、事件的生动再现,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既看到事件的全过程,又看到人物的行为表现。因此,这样真切的记录一定是具体可感的。

如学生王语彤将班内开展的“一站到底”游戏记录下来: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选手是尹澄翔。袁老师把罐子放在尹澄翔面前,让他抽一张。“《鸡鸣狗盗》中燕姬把什么作为帮助泾阳君救孟尝君的条件?”袁老师大声读道。我一听,心中一震:这题目有点难度,不知道他能不能答对!只见尹澄翔脸涨得通红,眉头微微皱起,眼珠子骨碌骨碌转着。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生怕他答不出来!突然,他眼睛一亮,露出了浅浅的笑意:“银狐皮袍子!”“尹澄翔加5分!”袁老师笑眯眯地说。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在习作中,小作者对游戏时选手的表现、答题的经过,一一加以描写,予以呈现,让人感觉具体真切。

3. 记录,意味着取舍。写作无须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写。因此,写作前要选材,选择自己认为值得一写的内容;写作前要构思,确定应该详写的重点内容,这样经过选择和取舍的习作,避免了记“流水账”。

如学生想把自己学骑自行车的事记下来,拟分小节写以下内容:(1) 学会骑自行车是“我”梦寐以求的事;(2) 爸爸在生日那天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3) “我”迫不及待地坐上车,以为很容易骑,没想到车子给“我”来了个“下马威”;(4) “我”被摔得很疼,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 (5)爸爸当起了我的教练,一面保护我,一面指点我骑车的要领; (6)“我”牢记要领,坚持练习,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其中,哪些内容该详写呢?应看小作者的需要。若是对失败记忆深刻,就详写 (3);若是对成功颇为难忘,就详写 (6);若是觉得爸爸功不可没,就详写 (5);若是从中

明白如何克服困难的道理,就详写(4)(5)(6)。

二、 用于交流

习作是书面表达,不仅写给自己看,更有一定的读者群。如果习作写了只是给老师批个分数,完成一次作业,那么,写得再好,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反之,若能通过习作与他人进行交流,那就真正体现了习作的功用。

1. 交流,重在分享。在学生所写习作中,大多是教师布置的。同样的习作题目或者习作话题,由不同的学生写出来,内容迥异,各有千秋。如此内容丰富多彩的习作,若不进行分享交流,相互欣赏,实在是太可惜了。

苏教版六上《习作3》的写作主题是“喜欢的一种美味”,学生的习作可谓是道尽天下美食,呈现了一场美食的视觉盛宴。于是,适时地开展一次“食博会”,让美食登场亮相,学生就会收获写作的满足和畅快。

剁椒鱼头光是看看,就让人垂涎三尺了,两片肥肥大大的鱼头浸在美味的汤汁中,火红的辣椒星星点点地散落在鱼头上,爱吃辣的人无不为之倾倒。(章梦汝)

北京烤鸭皮脂酥脆,肉质鲜嫩,飘溢着果木的清香。鸭肉形态丰盈饱满,全身呈均匀的枣红色,油光润泽,令人赏心悦目。我一见到桌上摆的烤鸭,心情立刻大好,凑近一闻,香浓诱人,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呀!(张鋆煜)

烤完的臭豆腐犹如块块金砖整齐地排列着。我用牙签轻轻戳起一块臭豆腐,咬下去,那金黄的油立即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我全身的味觉细胞全被它激活了,这臭豆腐表皮香脆可口,里面松软鲜嫩,再配上辛辣十足的辣酱,绝对货真价实的一盘美味佳肴。(周新裕)

通过这场“食博会”,同学们在习作分享中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到可从色、香、味、形、历史、营养价值等几方面介绍美食的方法,可谓收获颇丰。

2. 交流,重在真诚。习作,是心灵的歌唱。无病呻吟、言不由衷,都是不可取的。习作时,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表达内心真实的语言,做到“我手写我心”,使“习作如呼吸般自由”。

班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虽不乏长辈宠爱,但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洪楠,一位与母亲闹着别扭的学生,用文字倾吐了肺腑之言,从而打开了心结:

妈妈,我知道您很忙,为了挣钱,您每天起早贪黑,五点钟起床,晚上十点钟才能睡觉。因此,我们每天交流的时间很短,连话都没有几句。妈妈,我是真的希望您能经常和我交谈。还有,我之所以不想补课,是因为在那儿,我感觉被束缚了。可是您呢,只想着我的学习。的确,学习很重要,但那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啊!您曾经叫我站在您的立场上去想,可是您呢,体谅过我吗,站在我的立场想过吗?

从心灵出发的文字带来了母亲的理解和改变,母女关系变得融洽。而这样直达心灵深处的习作,学生写来流畅自然。

3. 交流,重在实际。习作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也是生活需求的体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习作话题,能更好地促发表达,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交流。新学期,学生对自己的新同桌满怀期待。他们各自情投意合的同桌在哪里呢?学生用习作表达他们的心理期待:

我想和杨飞成为同桌,他和我个性相同,都是“损友”。暑假,我和他都回各自老家去了。开学第一天,我准备吹个牛,没想到他也准备忽悠我。我说:“我奶奶为我接风,杀了一只鸡。”他说:“我家杀了一只鹅。”我说:“我家杀了一头猪。”我和他杠上了。“我家杀了一头牛。”后来,我俩说了实话。他说:“其实是番茄炒鸡蛋。”我说:“其实是青椒土豆丝。”我俩不禁大笑起来。

习作,因打通了与生活实际相连的通道,成为儿童心灵的“扬声器”,也成为师生交流的“联络站”!

总之,能真实、有取舍地记录生活,从实际出发,共同分享、交流生活,就是我眼中“有用”的习作。而这,就是我的习作评价标准。

(作者单位: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桂树美食习作
美食
Osmanthus Glorifies the City
我敢
美食都被玩坏了
生命的姿态
习作展示
美食的诱惑
桂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