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必须有“厚”“薄”“观”

2015-01-20 19:39华卫菊周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题眼詹天佑史记

华卫菊+周莉

讲坛

一、 审题时的“厚““薄”观

读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先读文章的题目,有的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读题目对文章的内容也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稻秧脱险记》……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要把它读“薄”。这里的读“薄”,一般指的是能找到“题眼”。“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找“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围绕“题眼”,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文本,不断去反问,去思考,去探究,这其实已经把课题转为读“厚”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题眼”应该是‘发愤,围绕“发愤”,学生自然会追问:“为什么要‘发愤?”“他是如何‘发愤”的?“结果有没有写成《史记》?”这样,既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提出了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

上海的戴建荣老师执教的《揠苗助长》一课,在学生理解题目时,他通过抓字眼“揠”,把课题读“薄”:他让学生关注“揠”这个字,知道它的意思就是“拔起”,就是拉出来,这是直接释义法。然后,又引进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拓展、联想、比较、迁移等方法,明确“揠”与“拔”之间细微的区别,把课题读“厚”,进一步准确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为此,他先讲了《水浒传》鲁智深倒拔杨柳的情景,体会“揠”就是离开了泥土;再让学生联想拔河的画面,知道“拔”是要拉过那条线。而“揠”呢?就是轻轻地提,不把它拔出来,这是山东地方的方言,“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东这个地方。继而追问:“揠苗”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指导学生读好课题,读出节奏。可见,在“薄”与“厚”的来回中,既精准地“品”好了“揠”这个字,也轻松地理解了“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 品文中的“厚”“薄”观

对整个文本的解读来说,也应经历一个由“薄——厚——薄”的过程。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把文章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也就是抓住文章的精髓,不管多长的文章,都可以读成几句话,读成几个词,甚至几个字。把文章读“薄”容易,将文章读“厚”就难了。读“厚”最重要的是读出文章的趣味,读出对文章的感觉,这就需要精读,精读才能将文章读“厚”。

初读全文时,首先就要试着把文本读“薄”,此时的读“薄”,从表面上看,只是对文本的初步研读,学生的收获很少,然而这又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的阶段意义。如苏教版六上《詹天佑》这篇课文,学生初读文本后,教师铺垫必要的背景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内幕”,再让学生了解文本表达的思路:先总写詹天佑是个怎样的工程师,再分写修筑铁路的三件事,最后总结竣工后的相关情况。主题灵魂也很好把握,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文本中心句,这一阶段的读“薄”,就使接下来的文本研读有了“统帅”。

读“薄”是先导,读“厚”是锤炼语言、丰润语文素养的过程和平台。文本的语文价值需要在学生的心里得到重构,才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潜在能力。在反复诵读文本的感悟中,理解语言文字的“题外话”,触摸到语言的“温度”;在文本话题的延伸对话中,通过表达来反馈、巩固对文本的语言基本功的体会。比如在品读《船长》一课时,就可以对船长和船员的对话,采用读“薄”与读“厚”穿插进行,而对重点词句、段加以解析、推敲,有所侧重,适时将读、说、写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题眼詹天佑史记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浅谈中学生命题作文审题教学的策略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