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人体制下大平台建设的着力点

2015-01-20 03:40谢玉洁
金融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信社联社信用社

谢玉洁

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以法人为单位的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由此产生了不同产权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众多市、县小法人。以县为单位的统一“小法人”制度的建成,为巩固农村支农主力军作用,实现农信社自身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依托“大平台”的视角和方法,整合系统资源加以疏导和解决,确保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正确认识农信社“小法人”体制的优势和困惑

“小法人”体制与现行股份制大银行的总分行制相比,具有天然优势。一是服务定位更加明确。实践证明,县域法人具有区域性、社区性、反应快的特性,与农信社服务“三农”和社区的市场定位非常匹配。二是区域经济融合度高。我国县域经济差异较大,湖南境内湘中、湘东、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县域法人决策链条短、反应快,方便实施差异化经营和分级授权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方便定制与地方经济特点配套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发挥服务的针对性。三是与地方政府相关性紧密。在我国目前以县(区)建制的行政区划机制的前提下,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能以最快的速度接收政策并加以传导落实,同时获得政府财税政策优惠、工作配合等各项扶持,实现互惠互利。

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小法人”也面临许多挑战和矛盾。

1、社区型银行定位和开放性客户需求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县域性、社区性经济与外部经济日益接轨,农民跨区域流动和农业跨区域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从湖南政府发展规划看,正在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特色产业链,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金融需求领域日益多样,客户需求层次日益多元,无不考验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能力。

2、单个小法人和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当前,县域内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农信社不再处于垄断地位,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和招商、邮政储蓄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外,村镇银行也不可小觑,而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也参与到银行业竞争之中,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暗潮汹涌。县级法人分散经营,管理成本高,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受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在产品创新、业务拓展、科技开发、宏观政策把握等方面效率低,竞争能力弱。要捍卫和争夺金融阵地,考验的是农村信用社“小法人”的勇气和智慧。

3、独立自主经营与风险防范的矛盾。银行业本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行业,农村经济受自然灾害、物价水平、政策波动、信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农村金融表现出天然的脆弱性。县级联社自身规模小,管理水平和自身约束能力偏低,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县级法人独立经营,无法统筹解决一些限制发展的历史财务包袱。一旦风险聚集到一定水平,“小法人”自身将无法承担和消化,风险管控的压力较大。

二、现行“小法人”体制需要“大平台”的引导和支撑

1、建设“大平台”符合金融监管和国家政策要求。进入农信社改革深水区,关于省联社的职能定位和体制改革的讨论一直纷纷扰扰。2012年,银监会发布《省级联社加强法人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省级联社加快职能转变。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可见,政策层面暂不支持把农信社“小法人”做大,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或省级控股公司的作法尚不成熟。在当前稳定县域原则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发挥“小法人”的体制优势,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省联社的职能定位,逐渐淡出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效率更优地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后台支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的能力。

2、建设“大平台”是支持“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宗旨和社会职责。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给农村金融特别是“先天不足”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省联社功能平台,能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满足乡镇居民多层次的信贷需求和与日俱增的结算、代理、咨询及电子银行等科技含量高的一揽子金融需求;能突破城乡资金组织障碍和农村有效抵押担保政策障碍,弥补单个法人行社支农后劲不足、水平受限的问题;能构建更加稳固的银证合作关系,解决“小法人”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信用社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保障支农服务。

3、建设“大平台”是发展现代金融企业的内在要求。在尊重法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加强省联社“大平台”建设有利于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从组织形式上加快农信社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有利于强化管理,统一基本管理制度,推进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促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养成;有利于统筹资源,在争取政策扶持、新产品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企业文化打造等方面形成品牌优势,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整体协调发展,真正构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良好、效率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三、省级联社推进“大平台”建设的新思维

1、产品研发平台重在“机制”建设。当前,金融市场充斥着大量同质、单一和低附加值的产品、服务。要占据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必须保持金融产品生机活力,持续开发适销对路、富有特色的产品、服务,并高效推广应用。省级联社产品研发平台的构建可基于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根据业务部门需求单独立项,成立项目研发小组,进行系统开发。二是成立专门研发部门,本着客户需求导向的开发原则,集合业务、科技、宣传各条线的专业人力资源,进行产品需求调研、整理、立项、开发、宣传、推广、考评、重检、改良等系列工作流程,跨部门、跨区域作业,最大限度解决资源内耗问题,使产品开发流程化,产品推广直接化,产品使用简单化,解放“小法人”后台手脚用于前台营销,使新产品新业务“轻松”上线。

2、风险评估平台重在“合规”理念。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核心是通过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获取风险对价。从百年银行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行开平巨额资金盗窃案,违规操作的惨痛代价让各家银行和监管部门倍加重视风险管控能力。风险评估既是行业管理的要求,也是给予“小法人”风险管理指导和技术支持的重要手段。省级联社的风险评估平台就是要基于合规操作要求,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核心,对涵盖各个业务单位、各个业务产品、各个员工等风险因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当前,重点要做好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员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培育等基础性工作,促使法人行社积极度量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最终实现与之相匹配的安全、可靠的收益回报。

3、科技网络平台重在“智能”发展。实践证明,业务与科技越融合互动发展,就越具有市场竞争力。然而,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科技兴社将是农村信用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发展方略。省级联社的科技网络平台应深度融合业务产品,和智能信息技术协同发展。要着力提高生产运维自动化程度,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信息系统运行平台;要加快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开发,支持系列金融创新;要完善标准化应用框架体系,提升系统决策分析能力;要深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全面覆盖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为各级农村信用社业务规模化、综合化和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4、支付结算平台重在“综合”服务。以湖南为例,1997至2004年期间,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年均增速为1133%,低于当时湖南省金融机构平均增速低657个百分点。立足省联社开发的综合业务系统,全省农信社网点先后对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清算系统,实现了资金跨行和系统内全国通存通兑。2005至2013年的9年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年均递增1947%,年均增速反高出同行业00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支付条件的极大改善促使业务快速发展。但当前支付需求多样化、支付工具电子化、支付机构多元化、支付行为全天候的新趋势也表明,传统的存、贷、汇已不能满足客户和分支机构的业务需求。新型支付结算平台,应基于人行、农信银支付系统固有的优势,在做好传统清算业务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金融超市,融合网上银行、中间业务等一揽子综合产品和服务,降低收费标准,供“小法人”机构接入,供客户选择。

5、电子银行平台重在“营销”主题。电子银行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采用电子支付渠道为客户提供常规金融服务和网上支付等新兴理财服务。当前,各大银行均把电子银行作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载体,例如,工商银行上线“融e购”探索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形势,省级联社电子银行平台建设要围绕营销主题,逐个突破安全、法律、监管、流程及客户观念等难题,基于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平台深入挖掘微信银行等其他渠道分销,改进界面展现和客户交互形式;基于传统银行业务对接互联网经济,向综合金融营销服务平台转型,提升农信社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档次,增强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

6、资金融通平台重在接轨“市场”。资金融通平台,既是农村信用社调剂资金余缺的“水库”,也是富余资金增值的“酵素”。省级联社资金融通平台应着力于市场,即比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交易原则,建立自由撮合买卖价格的机制,提高资金经营的和管理的积极性,也便于掌握全系统资金余缺状况,充分发挥资金营运效益。即按照资金“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原则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强化对行社资金业务的辅导,调整优化资产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比重,保障资金安全,实现资产多元化和资产负债组合最优化,最终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7、教育培训平台重在“职业”规划。银行业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06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委员会成立,首次针对银行职员提出了职业化培养概念。省级联社教育培训平台旨在为法人行社提供专业化、正规化、秩序化的培训指导和服务。教学体系从建立培训教材、师资队伍、培训学校、培训机制逐步发展为涵盖培训管理、教育研发、服务支持和在线培训“四位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教学方式从领导力培养、专业条线培训、新员工入职等一对多面授发展到在线学习、在线考试、远程视频教学,为全省农信社干部职工职业规划持续供氧。

8、公关协调平台重在“统一”发声。今年年初,江苏射阳农商行遭遇集中支付风波。3月24日,部分储户受“农商行倒闭”谣言蛊惑,集中到庆丰分理处取款,后迅速波及附近几家网点。射阳农商行虽靠前处置却无法招架源源不断的取款人流。关键时刻,江苏省联社安排科技、结算部门给予系统技术支持,与当地人行调拨库款彻夜保兑付,又通过政府联系主流媒体予以正面报道,县长亲自发表电视讲话,迅速澄清了事实。48小时后,风波得以平息。我们看到,面对此类突发事件,省联社充分发挥内外协调、上下联络、统一舆论的危机公关作用,营造了好的舆论环境,避免了事态恶化,维护了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适用到日常经营中,省级联社的公关协调平台,对于争取各级党政支持,建立与省直部门沟通对话机制,争取业务机会;对于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农信社权益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9、企业文化平台重在“理念”培养。农信社既要传承过去的“草根”文化、“家传”文化,发扬艰苦创业、质朴、奉献的精神,也要立足省联社平台开创全省统一企业文化体系。具体而言,要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亲情”文化,培育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理念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打造外观统一的标识识别系统,建立文明规范的组织行为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和品牌形象宣传活动,树立湖南农信百年老店招牌。

猜你喜欢
农信社联社信用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岳池联社开办兴趣课堂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浅析农信社优化存款结构的必要性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