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昌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都开设的一个重要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目前,我国走向了网络化的时代,在网络模式的背景之下,计算机教育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该文就网络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模式;计算机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6-8713-02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只是建立在“玩”的基础上,他们只是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软件操作,如Word、Excel等等,甚至还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使用都不太清楚,只会打打小游戏,上上网。可见,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还有待提高。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及时的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以应对时代发展的变化。
1 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1.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信息,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节奏。例如,Photoshop、Windows8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流行的软件和系统,学生平时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接触,或者是听说过,感觉到很好玩,很新奇,但是我们的教材还是以传统基础的软件和系统为蓝本,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材来教学,要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
1.2 实行多学科的整合
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实行多学科的整合。比如说,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运用VB的知识,快速编写二次函数方程、求出函数的解。又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上进行讲解和展示。
1.3 采用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的教材中,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乏味。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问答比赛,分为必答、抢答两个环节,获胜者会有奖励。以小组为形式,教师出题,各小组进行答题。这样的竞赛鼓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 组织竞赛,强化兴趣:计算机的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很多学生,刚开始听说要学习计算机时,非常兴奋,以为可以到机房玩电脑,但是当发现要对着书本上单调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学习时,就会发现特别无趣,这种巨大的失落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以此来带动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让学生在竞赛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
2) 任务教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盲目学习,对知识点混淆不清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这一手段,为学生分配各种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思考和探索、最终找出答案的过程,自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化为强大的动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除此之外,任务教学法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兼具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在合作过程中,优等生带动差等生,中等生努力向优等生靠拢,共同进步;或者是采用分层教学法,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层次的分为不同小组,为他们安排不同的任务,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1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的教学应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要积极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让计算机走进生活,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感受计算机,体会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比如说,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众所周知,教育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搜集资料,但是我们采取传统的手工方式去搜集翻阅资料,那样会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收集资料的工作?计算机就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工具。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资源如光盘等进行查找资料的工作,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资源,网络是“无所不能”的,网络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库,为广大教育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资料。而且网络搜索简单易操作,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多便捷。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中只需要输入所要查询资料的关键词,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找到相关的资料。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2.2 侧重应用兼顾基础理论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积极思考,勇敢探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教学。教师的教授不应该片面的注重讲学过程,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实操的全过程,从而掌握实操技能,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采用“加强、补充、提高”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有个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对于实验课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精讲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再自己进行练习和操作。此外,我们的教学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知识库,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endprint
2.3 因材施教
1) 不同专业不同对待:不同的专业学生,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比如说,理科生的理性思维就比较强,而文科生则是感性思维占据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专业“一视同仁”,那么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必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帮助所有的学生顺利的掌握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EXCEL相关课程时,我们就应该针对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对理工类专业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EXCEL的理论知识概论”的教学方法,而对文科类专业进行教学时,则采用“直接应用”的教学方法,然后分别使用案例教学法,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水平,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再比如,在教授PPT相关课程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提供几个不同类型的课题,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凭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再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做出精美的PPT,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和讲解,这一系列步骤,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PPT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实际操作的全过程,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 不同水平不同对待: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作出统一的要求,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法。例如,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等级,A层为高水平学生,B层为中等水平学生,C层为低水平学生,再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要尽量避免出现高水平的学生无兴趣,中等水平学生没提高,低水平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例如,对A层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开设“思考课堂”,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选择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具有很强的实用能力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着实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操能力。而对待B层学生,则主要以巩固和加强为主,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实用能力的训练。对待C层学生,我们不能够定太高的要求,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适当的可以为他们“开小灶”,补补课,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耐心、细心的倾听,并且予以解答,鼓励他们多联系,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基础水平。
3 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应该及时的调整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尽全力满足新时期学生的新需要。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争做“双师型”的优秀教师,同时,也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思维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英.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科学咨询,2009(6) .
[2] 何岩.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10) .
[3] 邢小柱,马春旭,张圩.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
[4] 吴霞,苏利萍.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