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呈现出来,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情感。所以,它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人们的真实心理状态。我们各种情绪的体现也就是自身心理状态的反映。本文结合着大学生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首先是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使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的方法来说明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浅谈;大学生;心理状态
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但他们却面对着极大的压力。学历的高低、就业的好坏、生活的贫富、情感的顺畅等,都令他们倍感压力,所以我们要重视起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例如,新生是否对新学校的环境能够适应,大部分的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或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阻碍,或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压抑等等。假如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不被重视,轻者可能导致学生孤独、抑郁、偏激、不合群等;重者可能导致大学生放弃学业、轻生、故意伤人等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及时对有问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辅导。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论述,为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做好保障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现状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有力保障,现在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学生们在找工作时,通常是被选择的形式,这种现状使大学生们的心理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日趋激烈的社会发展中,大学生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面对选择时可以正确做出判断,要勇于战胜挫败,让完美的性格与过硬的心理素质成为事业成功的条件。
现在许多的在校大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们都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矛盾的情况经常出现。但是多数的大学生又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再加上心理矛盾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又不好意思向心理咨询师询问,久而久之,会出现内心极度地烦躁或疑惑,严重的可能产生心理阴影。然而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也不够重视,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行动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不够深入、方法不切实际,没有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做心理健康的教案,而且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水平不高。因此,学校也应当重视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在毕业后,不光获得了学问,还能收获身心的健康。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气氛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在一个气氛和谐的家庭里成长,那么孩子的心情是快乐的,压力是相对小的,只有把孩子的压力尽量降低,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帮助;相反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是无休止的争吵、打骂等情况,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家庭的和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的经济情况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经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大学生相对于较富裕的家庭来说,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都偏低。一般来说经济条件越差的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会越低。因为这些大学生普遍出身于农村,对于学费及生活方面的开销非常节俭,再加上他们的生活交友圈子狭窄,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因此,长此以往下去,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但是,经济条件较富裕的大学生也会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许多的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往往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流,交友圈子也会逐渐变小,慢慢地会令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傲或自闭等情况。因为每个大学生的性格不同,所以每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就不相同。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表现出:有些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很强烈,占据主导地位,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忘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基本条件;有些大学生攀比心理严重等,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4)家长对大学生的管教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家长的管教形式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总是称赞、表扬,那么孩子也会变得自信、独立、乐观、开朗;相反,家长总是在责骂中教育孩子,那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显得胆小、不自信、悲观、没有安全感。所以家长的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条件
(1)创造轻松的家庭气氛,让学生在家庭中畅所欲言。让家成为大学生真正的避风港,父母尽量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能够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够毫无掩饰地释放自己。父母要用真挚的爱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家的重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地愿意回家,让家真正地成为大学生可以依靠的港湾。所以一个美满的家庭,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2)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以便第一时间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解。家长应该主动地关心大学生的在校情况,比如勤和老师、校长沟通,或者多多关注有关大学生的校园网动态等,或者有时间的话,来学校看望大学生,多进行沟通,在交流中掌握大学生的现状。学校也要建立与家长便于沟通的渠道,以便和家长一起,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培养工作。对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因此,家长对学生的多多关注,也是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帮助的。
(3)弥补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将自身性格不足的地方改掉,继续保持正确的地方,这也是发展人际圈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想办法改正。使自己拥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这样,既能增强个人的交际能力,还能扩大朋友圈。但是,要做到这些,也不能操之过急,它需要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所以,完善大学生本身的性格,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制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给大学生提供可以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促使他们感受到良好的团队氛围。经常在这种气氛下,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好处。所以,校园的整体环境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结束语
总之,如今的大学生自身情感非常丰富,在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状况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给自身的心理状况带来了负面影响。再加上大学生都处在学习与社会的转折期,一时失控也是会有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身的情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想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要把控好自身的情绪。在压力之大的今天,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己降压,不把压力埋在心里,把压力全部释放出来,对心理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总之,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及时消灭负面情绪,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如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10):25.
[2]陈 征.浅析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02):15.
[3]曹艳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许晓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学、行为学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1(12):23.
[5]赵 娟,赵 莹.论述在高校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的意义何在[J].品牌(理论月刊),2011(12):23.
[6]梁 惠.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作者单位:盐城高等师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