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生态课堂”给真正的学习主人

2015-01-20 00:22吴婵华
江西教育C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衣袋昆虫记法布尔

吴婵华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说教育要顺孩子的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孩子的天性是要自由、要自主,而“生态课堂”正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提倡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强调课堂上学生从个人独立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而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生态课堂”主张先“预”后“教”、先“思”后“议”、先“生”后“师”、先“内”后“外”……下面,笔者就这几点,结合《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例,谈一谈如何还一个“生态课堂”(以下简称生态课)给真正的主人?

一、先“预”后“教”

一堂成功的生态课,如同百米跨栏赛,离不开运动员赛前的热身运动。生态课的“热身”则是指预习,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前奏,是整个“教”与“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有哪些了解?存有哪些疑惑?

生: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撰写了《昆虫记》。

生: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生:法布尔是怎样走进科学殿堂,成为世界著名昆虫学家的?

……

学生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了解的过程,为深入理解课文做了一个铺垫。预习和不预习的听课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没预习,学生不敢回答,即使勉强回答也是闪烁其词。因为他们心里没底,害怕回答错了,这样的学习状态,自然难以提高学习成效。预习后则不同,学生底气十足,跃跃欲试……对课堂上师生的提问随时都能做出积极反应。这样有备而来,学得轻松教得也顺畅。

二、先“思”后“议”

生态课中的“思”体现在围绕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议”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师:课文列举了抓纺织娘、捉小甲虫两件典型事例,从这两个事例中,你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是怎样的痴迷?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1.读一读:品读课文(第二至第十)自然段。

2.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法布尔对昆虫痴迷?

3.议一议:选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参与交流。

生:我从第三小节“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一句我感受到法布尔有一颗好奇心,对昆虫充满兴趣。

生: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

从“思”到“议”的过程,是个体的行为转化为一种集体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习的受益者。在交流的过程中,生生之间不仅仅是思维的碰撞,同时还是互相的积累与提高。

三、先“生”后“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广泛听取他们的见解。当学生理解出现偏颇或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

师:你们从七、八两小节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师:父母为什么要责骂他?

生:他对昆虫太痴迷,不务正业。(不好好放鸭子)

师:从父母的责骂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父母很生气。

生:父母对法布尔的关爱。

师: 这样严厉地责骂还有爱?

生:有,父母是担心法布尔误入歧途不务正业才这样骂的,并不是真正的不喜欢他。

生:父母责怪也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的契机,引领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做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而应留出更多的空间、时间让每个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自己品读、思考。

四、先“内”后“外”

“内”,指课内;“外”,则是指课外。生态课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师生在课内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每节课都留有拓展与延伸的课外训练。同样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项拓展训练: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课后请同学们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手抄报或观察一种昆虫的活动,写观察日记。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学生学习反馈,对课堂教学起到完善与补充,更是让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一种渴求与探究。

生态课堂无论是先“预”后“教”、先“思”后“议”,还是先“生”后“师”、先“内”后“外”,其宗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去发现、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衣袋昆虫记法布尔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昆虫迷”法布尔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法布尔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被糟蹋的文字
打错了
蝉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