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施教之法

2015-01-20 00:45高丽霞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高丽霞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个体走向獨立和成熟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在人的一生中也是关键期。在这一心理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非常渴望心理健康知识,以解决他们在人格发展、社交、价值实现、恋爱等方面的心理困惑。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五类基本素质。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对人的其他素质及人的整体素质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大学生不仅有着学习的压力,而且也面临着人际关系、经济负担和择业就业的压力。以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来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化其心理发展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定的。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对其心理发展必然会形成不良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障碍。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有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关心心理健康,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利渡过大学时代这一人生重要阶段,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是高校一项紧迫艰巨又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特殊技术协助受教育者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学生的影响上集教育、发展、预防功能于一体,在高校教育中必将显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地说:

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早已从单一生物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他们强烈意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无病,体格健壮,更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适应环境、社会变化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行为。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对于减轻大学生的心理重负,塑造健康人格,至关重要。因此,以往那种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必须改变。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期望值,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从实际出发,确立远大而又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鼓励他们去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使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追求中得到满足和喜悦,在奋斗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心理健康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校外人群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还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维护心理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三、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科学的原则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原则与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特别重要的是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完全地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

坚持发展的观点,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使其心理素质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在迅速发展,所以必以发展的原则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因素,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和阶段。要选取那些质的指标和量的指标来确定发展的阶段性,并密切注意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哪些是新的积极的心理特点,哪些是需要预防的消极的心理特点。

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即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主体,尊重他们的客观现实,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能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应该让学生积极地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有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通过学习,主动地配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尽快摆脱障碍,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要注意灵活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工作者应在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地应用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采取灵活的步骤,以求得最佳效果。具体而言,对待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此原则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少数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群体,心理特征相对统一。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课时有保证,有较强的制约性。但由于高校教学时间有限,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尚需在课外进行。尤其当前高校并未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学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在课外进行。课外教育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如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接触,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等等。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