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沙洲
坦克食物链的神话和笑话
□池沙洲
Lights up the first time,every time!
“点着第一次,次次能点着。”这是朗森牌打火机(The Ronson Lighter)的广告语。只听“叮”的一声脆响,火苗从打火机中蹿出,美国大兵斜靠在“谢尔曼”坦克上,懒洋洋地叼着一支香烟,这个姿势经常出现在战争大片里。
可是,美国大兵把他们的“谢尔曼”坦克也叫做“朗森牌打火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谢尔曼”在欧洲战场有一个克星,那就是德国的“虎”式坦克,只要一碰上这只“虎”,“谢尔曼”就只有被点着的份儿。
“谢尔曼”是中型坦克,“虎”式可是重型哦。怎么能把两个不同重量级的拳手放在一个拳击台上交手呢?可偏偏德国人喜欢把“虎”式用作制式坦克,而美国人量产的清一色是“谢尔曼”,所以它们两位是冤家路窄,注定要狭路相逢的。
以美军第3装甲师为例,1944年,这个师在诺曼底登陆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可是到战争结束时,却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不对吧,怎么被击毁的坦克比实际数量还多呢?这是因为,其中一部分坦克击毁后修复了,重上战场后再遭击毁。战损率高达279%,也就是说,平均每辆坦克被击毁了两次以上。看来,美国兵的自嘲真是十分形象啊,点着“谢尔曼”跟点着打火机一样容易。
坦克装甲最厚的地方是火炮掩体,“虎”式坦克的装甲厚度有110毫米,而它的整车重量已经超过了欧洲所有非金属桥梁的承载力——过不了桥,德国人就给它设计了涉水装置,4米深的河流障碍,这只“虎”都能爬过去。
后来,德国人又推出了“虎Ⅱ”,装甲厚度加强到150毫米,重量是“谢尔曼”的2倍,又被称为“虎王”。
炮弹打在“虎王”身上,就像碰壁的苍蝇一样,也只是给坐在里面的乘员听个响儿罢了,不能对它造成实质性伤害。等“虎王”回过神来,引擎咆哮,开始还击,对手就要遭殃了。
要搞定一只“虎”,一群“谢尔曼”上去都不一定有胜算,甚至还被“虎”像点生日蜡烛一样排队点着。2014年底上映的美国电影《狂怒》中,一只“虎”连续干掉3辆“谢尔曼”,情况还算真实;但后来男主角指挥一辆“谢尔曼”单挑“虎”,竟然获胜,你就把这当成好莱坞式的娱乐好了。
威廉·谢尔曼是南北战争时联邦军名将,喊出“March to the sea”(向海洋进军),火烧亚特兰大城的,就是这位被南军称为“恶魔”的人物。谁知后世以“谢尔曼”命名的坦克却大丢面子,被德军坦克狂虐。老将军地下有知,怕是会气得吐血吧。
风水是轮流转的,生物链是循环的,万物是相生相克的……在欧洲战场被整得灰头土脸的“谢尔曼”,一到太平洋战场,终于可以一展将军的威风了。它遇到的是日本的“豆”坦克,美国人听了,直摇头:“什么,你们把这个叫做坦克?”
“豆坦克”连轻型坦克都算不上,只能称作“小型坦克”。“小豆”在中国大陆横行一时,可是在“谢尔曼”面前,“豆坦克”只能仰视——“哇,救命,哥斯拉来了!”“谢尔曼”的火炮口径是“豆”的2倍,装甲厚度将近4倍,重量则是整整7倍。
人家的坦克炮塔是整体铸造,或者是用合金钢模焊接的,而“小豆”是用薄薄的铁片钉起来的,可以清晰地看到车身上一排排的铆钉。
“豆坦克”不算是奇葩的,还有一款九四式战车,又叫作“豆战车”,是从弹药牵引车改装来的,装甲减薄到只有12毫米,安装了一门6.5毫米的机枪,因为连炮都没有,只能叫“战车”。车里仅容两人,空间还是不够:假如机枪口对着前方,舱盖就不能打开;要是打开舱盖,机枪口就得向两边转。你说寒碜不寒碜?
原来,发动不义战争的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钢产量严重不足,只能把坦克做得跟薄皮的小笼包似的。对付它们,美国坦克甚至不用浪费炮弹,拿履带直接碾过去就行了。
坦克是机动力、防护力、火力融为一体的“陆上移动堡垒”,而日系坦克先是放弃了防护力,后来为了增强防护力想出一招——把坦克埋在土里当作碉堡,又彻底放弃了机动力。最终,它放弃的是坦克之所以作为坦克而存在的意义。
“虎”—“谢尔曼”—“豆”,如果说这条食物链的左端是神话,右端则是一个笑话。
《巧手制作“风火轮”》揭秘
“风火轮”真名是走马灯,也称转灯。一般在灯的各个侧面上绘制武将骑马的图案,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在你追我赶。
水杯里的热水使上部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密度减小,形成风,从而推动它的旋转。如果不用热水,采用蜡烛,“风火轮”转得会更快。不过,小心火烛。孔明灯和热气球也是应用了相同的原理,从而飞上空中的。
快来瞧瞧大叔的杰作,“风火轮”瞬间变身波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