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德

2015-01-20 17:36肖群忠
中国德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忠信论语诚信

肖群忠

生活在中国文化环境里的大多数人,都听过“狼来了”和“千金一笑”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分别说明了诚实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和信用对做事保国的重要性。

确实,诚信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德价值。古人讲诚信,有“画地为牢”的美谈,更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人无信不立,社会缺乏诚信,社会生活就会大乱,在建设现代诚信道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传统信德的优良传统。那么,信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优良传统与价值?我们在实践信德时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如何在现代社会建设诚信之德?这是我今天准备讲的几个问题。

一、信的含义与优良传统

信,作为人的一种美德和规范要求,其含义主要包含如下几层意思:一是真诚无妄;二是心口一致;三是言行一致;四是行为始终一贯。为了加深对信德的理解,我们分别从信与诚,信与忠、信与言等几方面再进一步厘清信的含义。

1.信与诚

诚信,顾名思义是诚实、守信。所谓“诚”,就是不自欺,诚实无妄,表里如一。所谓“信”,在古代最初是指在向神祭拜时,实事求是,不敢妄言。后来用在人际关系上,是指不说谎话骗人,言行一致。古人认为,诚是信的基础,信生于诚,无诚则无信。如诸葛亮曾说:“不诚者失信。”(《诸葛亮集》卷三,《便宜十六策·阴察》)“诚故信。”(《正蒙·天道》)

内诚于己,外信于人。“诚”一般指内心,指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涉及自己的外在言行,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单纯的“诚”重心在“我”,单纯的“信”则重心在人,是关心自己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因关心他人而对自己采取何种态度。正是因为诚与信的相通与相互依存,才使得诚与信逐渐演化为一个统一的道德范畴诚信之德。

然而,“信”有“诚”所没有的一种含义就是“信任”,“信任”就不是一己之诚,而是必须发生在至少两个人以上的关系之中。在现代,比较强调信用的关系性和制度性,诚信不仅仅是个人品德问题,信则人任也,由诚信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道德风尚。

2.信与忠

关于信与忠,郑玄《周礼·地官司徒》释忠曰:“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所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就是实话实说,言从口出须发自肺腑,不能口是心非。这与“信”之诚实不欺的基本含义是完全相同的。正是由于两者的内涵如此接近,所以宋儒朱熹说“忠信只是一事,……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发。……有于己为忠,见于物为信。”“未有忠而不信,未有信而不忠者。”“信非忠不能,忠则必信矣。”(《朱子语类》卷二十一)一个人要有信德,应有忠德,忠诚之人必是忠信之人。

3.信与言

信从人从言,又与人的语言有关。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这就是信。对人言诚实不欺是信的重要内容与要求。《论语》讲“言而有信”(《学而》)、“言忠信”(《卫灵公》),“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不轻易说话,是因为害怕做不到而遭致羞耻,因此,“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这都表明信德是与人的言说有重要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诚实守信并不是人生来就懂得遵守的,是需要后天教育和培养的。这或许就是孔子为什么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的原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信”始终作为一种“善德”被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推崇。早在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如《左传》《国语》等内均有论及;汉初的贾谊将信列为“德之六美”(《新书·道德说》)之一,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后来,董仲舒正式将信列为“五常”之一,于是,信遂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不仅如此,民间文化对信也很看重,如,老百姓经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海岳尚可倾,一诺终不移”等。又比如,“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句唐诗名句出自于《庄子》中记载的一个讲诚信的动人故事:古代有一个青年叫尾生,他与相好的情人相约于大桥底下见面,结果在情人未到来之前山洪暴发,他为了不失信于情人,就在洪水来临时,抱着桥下的柱子而被淹死。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不免愚昧,但古人正是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诚信之重要。发展到后代,诚信不仅是士人之美德,官德之准则,而且成为社会各种人的品质和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如武德,商德,师德、艺德,医德、史德、民德无不讲究诚信之德。

二、信的价值与实践原则

信既然如此为古人所重视,那么信有何价值?在古人看来,信不仅是立国之本,处世之本,更是立身之本。

1.立国之本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师生所以一再以“必不得已而去”作假设,目的是为了得出“民不信不立”的结论,强调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的极端重要性。

古代政治主要取决于君主的道德,因此,古人特别强调君主信德的重要性。其一,君主守信人民才能诚信。这便是所谓“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说真话)”(《论语·子路》)。其二,君主守信,才能赢得人民的亲近。这便是所谓“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吕氏春秋·贵信》)其三,只有君主和政府守信,人民才能依赖政府,遵纪守法,君主和政府才能树立威信,做到令行禁止。

2.处世之本

古人一再指出,如果人际关系缺少了信,社会秩序必将一片混乱,其害不可胜言。《吕氏春秋·贵信》篇说:“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反之,如果人皆守信,即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怀疑、隔阂,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诚信是交友的基本原则。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吕氏春秋》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贵因篇》)结交朋友,如果不以信为原则,就会导致众叛亲离。汉代著名学者刘向说:“交不信,非吾友也”,宋代理学家程颐也提出“相交之道,以诚信为本”的交友原则。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结交朋友,应以诚信为本。

3.立身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这是说,人若无信,似乎就不具备人的基本规定性了,人将不知他是怎么回事了,换言之,信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守信方能立足于社会,信乃是立身做人的根本之一。孔子说:“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反之,人若无信,所言所行皆不足依赖,是难以在群体、社会立足的。《论语·卫灵公》记载:“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只有言而有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得到他人的信任,那么虽在荒蛮之地也会行得通。讲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恭敬实在,就是在本乡本土,行为也会处处受阻,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朱熹把忠诚、讲信用看作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如此,便失去了做人之道。他说:“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朱子全书》)陆九渊则是把诚信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不讲诚信,就和动物无异。“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陆九渊集·主忠信》)

那么,我们在实践信德时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首先,作为一项道德规范,信不是无条件的。它受礼义的制约,以礼义为前提。早在春秋,古人就一再说:“信以守礼”“信以行义”(《左传》)。孔子曾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复,即实践所诺之言,意思是说,所诺之言只有符合于义,才可兑现。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守信与否要看它是否符合于道义。违义之诺,则不必信守。这些思想,并不是不要人们讲诚信,而是说,真正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人,并不是刻板地注重诚信的形式,机械地遵循诚信的要求,而是更注重诚信的精神实质,把诚信置于更高的道义之下,惟义是从。比如,对正在犯罪的人讲诚信,那不是就在帮助犯罪吗?所以,古人强调,“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榖梁传》)

其次,不可轻诺。《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六十三章》)就是说,轻易许诺他人则难以一一兑现,最终反而会失信。在许诺别人之前首先要考虑可行不可行,自己能不能办到,这样才能保证所诺必信。

再次,说到做到。既然已经许诺,那就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言必信是指守诺,而行必果是践诺。只有说到做到,才能“不食其言”(杨雄《法言·重黎》),只有说到做到,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最后,对于符合义的信,要求人的行为保持一贯性,不能朝三暮四,翻云覆雨,要做到“敬事而信”,行而有恒而非诡诈多变,始终如一,善始善终,这样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三、信德的当代实践

在传统中国,信德主要是一种人品和美德,而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进入到了陌生人社会,经济形态也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这一变化,使信德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使全社会的诚信问题非常突出。在经济生活领域,存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履约率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公司财务造假、剽窃专利、偷税漏税、坑人骗人等现象。在政治生活领域,存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谎报成绩、言行不一、以权谋私等现象。在文化生活领域,存在传播虚假广告、剽窃别人成果、制售假学历文凭、职业角色名不副实等现象。这种种失信状况使社会产生了信任危机,对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克服诚信缺失,建立诚信道德非常必要和紧迫。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现代社会建设诚信之德呢?

首先,认清市场经济与诚信建设的关系。市场经济对诚信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既会产生追求和推进诚信的机制,又会滋生逃避和背弃诚信的特殊诱惑。这种二重性告诉我们,进行诚信建设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但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才会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环境,诚信之德才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

其次,认识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的区别,努力实现美德与制度的统一。传统诚信主要是一种对个人品质的要求,而非一种制度安排,另外,传统诚信作用的范围局限于熟人社会,具有某种特殊主义品质,而现代诚信的作用范围是陌生人社会,因而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信用关系。因此,固然现代诚信要以传统诚信的人的品质作为基础,但是还要努力使诚信关系更加普遍化、制度化,建立在平等的契约关系基础之上。

当然,任何制度化的安排,如果失去了人的诚信品质的主体支撑,那将是无根基的,因此,现代诚信关系和诚信制度的建立又是以人的诚信美德为主体基础的。应该把二者努力结合起来,以人心、德性与制度、规则的合力来推动当代社会的诚信建设。

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规则是实现社会普遍诚信的可靠保证。法律契约意识的强化,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有助于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比如在美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社会安全号”,人的诚信状况都会被记录在这个信息网中并能被查到,如果一个人有诚信污点就会到处碰壁。有一位美国商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工作,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某著名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成绩也非常突出。他毕业后找工作,以其取得的学位和科研工作成绩自认为会很顺,应该能找到一所一流大学的教职,可是,人家刚接触时都觉得他条件很好,但最后的结果都是“no”,以至于找到很不入流的学校,结果还是不行,他被逼急了,就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而遭拒绝?有一家单位告诉他:因为他有一次坐公交车逃票的失信记录。这也许在某些国人看来,是否小题大做了,但人家认为你人品中缺乏诚实之德,也许以后还会做出别的学术不诚信的大事,因此,哪一家也不录用他。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我们中国也在努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相关部门也在制定对失信之人的惩戒办法和措施。总之,在现代社会,建设诚信社会必须把诚信品德教育与制度监督结合起来,才会取得实效。

再次,培养诚信美德应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基本的诚信,在现代社会可以说,就失去了道德大厦的基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社会道德风尚和人的心灵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建设和谐和文明的社会将成为一句空话。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诚信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诚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又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美德。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在传统中国社会,诚被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与做人的根本,当代社会由于物欲的膨胀与诱惑,使人们不能坚持这一做人的根本。能否诚实做人仍然要依赖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与努力。“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儒家认为离开了诚这个基础,一切德性就缺乏内在的根据了,因此,每个人还是应该从我做起,诚实做人做事,让社会重建诚信!■

责任编辑/江晨曦

猜你喜欢
忠信论语诚信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百岁“武痴”
百岁“武痴”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高管偷腥“小萝莉”难脱身,逃亡千里血案收场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