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小瑛
摘 要:文章以“#c小调前奏曲”为例,通过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及演奏手法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该曲的艺术特色,揭示作曲家在钢琴音乐中体现出的悲剧性特征。
关键词:音乐艺术;艺术作品;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前奏曲”;钢琴音乐;悲剧性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忧伤的情绪、悠长的气息、优美的旋律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的最大特点。他于1892年创作的“#c小调前奏曲”是其成名之作,这是一首篇幅不大的独奏小品,在这部作品中拉赫玛尼诺夫将其创作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鲜明的形象、优美的旋律、厚重的和声,还能感受到俄罗斯传统音乐风格及拉赫玛尼诺夫悲剧性的音乐特征。
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资本主义处于社会矛盾尖锐的世纪之交,沙皇的独裁、频繁的战争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而各式各样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潮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则带给艺术届人士迷茫和困惑,拉赫玛尼诺夫同样也受到了以巨大的思想冲击,对于俄国的出路表现出无所适从、悲观绝望。钢琴作品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创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悲剧性特征在其钢琴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一、悲剧性音乐材料的运用悲剧是一种高尚之美,它震撼和冲击着人的心灵,从而获得更高精神层次的升华。拉赫玛尼诺夫善于大量运用悲剧性的音乐材料,并反复加以渲染,使得悲剧的发展具有了必然性。
“#c小调前奏曲”中出现了三种核心的音乐材料,分别是“钟声音响”、“死神的脚步”、“死亡的音调”。第一种材料是作品开始的第一、二小节,在低音区运用八度重叠的方式及强劲的力度奏出连续下行级进的三音动机,这个动机以固定音型方式贯穿出现在作品的呈示段与再现段之中,它在音响上带有类似钟声的效果,这是因为俄罗斯信奉的是东正教,钟在东正教被奉为圣物,这对于生活在俄罗斯具有生性敏感性格且有宿命论观点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钟声更是他音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音乐素材。
第二种材料是在作品的第三小节紧接着三音动机出现,那种左右手同节奏的平行和弦进行,它由很轻的力度开始,在再现段中力度突然变强,在低音区类似钟声音响三音动机的渲染下,可是使人联想到死神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最重要一点就是有一条半音化的下行线性进行“镶嵌隐伏”在这一串柱式和弦之中,连续的下行半音级进犹如一阵阵忧伤的叹息声,这进一步体现了作曲家的宿命论观点。第三种材料是在作品的第六至第七小节在柱式和弦织体中,隐藏的格里高里圣咏隐藏的格里高里圣咏“末日经·最后的审判”的曲调。而这个气息悠长的旋律音调在西方传统音乐中,被认为是“死亡”的象征。这个音调在拉赫玛尼诺夫随后的音乐创作中一直贯穿出现。拉赫玛尼诺夫对于死亡主题有着特殊的偏爱,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反复出现着死亡的音调,通贯了他全部的创作生涯。
二、力度变化突出悲剧性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曲式结构通常较为传统,以三段曲式居多,和弦与三连音这两种看似普通的织体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中最常用的,但在作曲家炉火纯青的运用下,这两种普通织体在传统的曲式中却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从而使得力度的变化跌宕起伏、作品的情绪冲突得以渲染加强,突出了钢琴作品的悲剧性特征。
“#c小调前奏曲”的曲式结构为使用对比性中段的三段曲式如下,其中:
“#c小调前奏曲”涉及的基本力度包括ppp、pp、mf、f、ff、fff。(见下图)
呈示段(第1-13小节):慢板,音乐的调性为#c小调,结构为并行不等长的二句式乐段。八度大和弦为主要织体,随着力度的变化时而委婉动人、时而气势磅礴。引子(第1-2小节):类似钟声效果的三音音型像固定低音一样持续在整个呈示段的低音声部。力度的起点是很强(ff),力度的把握沉重、有力,发出类似金属质感的声音效果。
a6(第3-7小节):紧接着出现的是第二种材料平行和弦的序进,在力度上为极弱(ppp),它与第一种材料之间在力度上构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尖锐的矛盾冲突,八分音符的和弦节奏在实际演奏的处理中并不整齐划一、而是稍有快慢变化,从而体现出作者内心的迷茫;半音化下行级进的旋律线条在第6-7小节,力度变为渐强,这里力度的变化是前一片段音乐向上模进的结果,柱式和弦织体清晰弹奏勾勒出隐藏的格里高里圣咏的音调。a5(第8-13小节)第二乐句并行进入,对第一乐句呈示的三种核心材料进行了重复与巩固,使主题的表现内容得到充分地体现。它在规模上比第一乐句要短一些,整体在力度上表现为减弱,从而逐步过渡到下一段落PP的力度。
对比段(第14-42小节)以mf为力度起点,情绪变为激动的(Agitato),内部结构为连续并行三句式乐段,整体重复一次,三连音的织体构成了螺旋式的旋律,如波浪般此起彼伏。B(第14-26小节)这是基础乐段。b4(第14-17小节)力度变为中强并一直持续,织体由前段的柱式和弦织体变成快速的三连音,情绪显得急促、动荡与不安,旋律声部下行半音化的级进与呈示段第二种材料具有关联性,织体层次丰富,主要是左右手相差六度模仿的旋律线条、和声性的三连音节奏型以及低音区的主持续音声部。三连音的旋律音勾勒出高音区旋律线条。b4(第18-21小节)第二乐句并行进入,随着旋律音区的不断上升,力度的处理逐步渐强。b5(第22-26小节)第三乐句并行进入,音区再次提高,主题在高音区再次反复,左手的单音被双音代替,音量也逐步增强,情绪显得特别夸张,似乎要将压迫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一样。B(第27-42小节)为重复乐段,保持前段落连续并行三句式乐段的结构,但不同的是在第三乐句的位置,把它转化成为了中段与再现段之间的连接,音乐并在这里达到一个高潮。
b4(第27-30小节)与b4(第31-34小节)这两个乐句相对于前段落而言,音区提高了一个8度,随着音区的扩张使跨度增大。力度逐渐平稳的增强,随着音乐不断地向上进行,为达到高潮点的(ff)做铺垫。b7(第35-42小节)第三乐句转化成为连接,音乐在第35小节达到了全曲的最高点也是高潮,织体由前面的多声部变为一个声部,并变为左、右手连续交错弹奏三连音的柱式和弦音型,在力度上通过前面部分的逐步累积,力度在这里变成很强(fff),情绪的渲泄达到了最高点,音响的处理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再现段(第43-55小节)采用动力再现,力度被大大增强、音区提高、声部加厚、结构规模有所扩大,音乐达到高潮。尾声(第55-61小节)力度逐渐减弱,音区降低,节奏放宽,激动的情绪突然变得沉寂起来,在低声部持续着主长音的基础上,直接模仿钟声音响奏出一连串的下属和弦,音乐在上行跳进中不完满的结束在主和弦上,尾声在力度上整体处理也逐步变弱,如同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钟声。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音乐中调动了大量表现手法,首先是音量的强烈对比,仅在短短61小节的“#c小调前奏曲”中,他使用了ppp 4处、mf 4处、ff 4处、fff 2处、sfff 2处、sffff 2处、cresc 4处、dim 5处。其次是织体的丰富变化,A的柱式和弦时而抒情动人、时而凝重肃穆,B的螺旋式旋律则在挣扎中暗流涌动,紧张与痛苦此起彼伏。音量与织体的丰富对比使得力度和音区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巨大的矛盾冲突引起了音乐情绪的极度变化,从而激起受众的悲剧性共鸣。拉赫玛尼诺夫既是作曲家又是钢琴演奏家,他长于为钢琴而写作,其钢琴作品中既有俄罗斯式宽广的旋律气息,又有悲剧性的思想内涵。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悲剧性的“死亡音调”、华丽的和声语汇、丰富的力度对比将其创作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的钢琴音乐成为了音乐会中上演率很高的作品,是世界钢琴音乐文献宝库中的珍品。(责任编辑:徐智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