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

2015-01-19 04:53周春霞赵娜赵淑健
河北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桡动脉肢体冠心病

周春霞 赵娜 赵淑健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

周春霞 赵娜 赵淑健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合并冠心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经验,预防及减少该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于该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安检、医护一体化评估、个体化护理、出院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情况,并观察随访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无1例发生冠脉介入围手术期并发症,安全出院。结论 对于AD合并冠心病接受PCI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进行。

阿尔兹海默病;冠状动脉;介入;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75~92岁。患者均在我院行PCI治疗,植入药物洗脱支架1~3枚,其中20例患者经桡动脉为入路,5例患者经股动脉为入路穿刺进行手术。

1.2 老年痴呆的疾病程度 根据疾病程度分为轻度(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中度(需少许监护和照顾)和重度(需经常监护和照顾)。本组患者轻度痴呆8例,中度痴呆15例,重度痴呆2例。其中认知障碍者10例,语言障碍者9例,双重障碍者7例。入院时,有2例患者不能自述或自控排尿意愿。2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出血、皮下血肿、迷走反射、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检查与准备

1.3.1.1 正确评估患者合作程度:2010年AD诊断指南[2]指出A级推荐应给患者和照顾者提供教育和支持,因为当患者和照顾者对AD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他们才能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所以,评估AD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非常必要。我科采取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共同合作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患者的记忆力、定向力、生活自理能力、行为、性格、思维、情感、智能、睡眠等,判断患者对PCI的接受程度及配合程度。根据患者接受能力向其介绍手术前注意事项、手术体位等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和正确对待介入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防止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

1.3.1.2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责任护士在全面评估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使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择期手术患者于PCI术前1 d开始清淡饮食,术前4 h开始禁止饮食。常规进行Allen试验,评估双上肢动脉供血情况,同时评估双侧足背动脉波动情况,为术后压迫止血时对比提供依据。指导患者对双上肢及会阴部皮肤进行清洁,必要时备皮,保证手术区域的消毒效果,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损伤。常规在左上肢留置静脉留置针,保证液路通畅。遵照医嘱术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20 mg、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3.2 术中配合:由于介入患者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始终是清醒的,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的症状[3]。因此会有专职介入护士陪伴在患者身旁,向患者介绍介入室环境,告知患者在术中要保持安静,肢体不能随便乱动,双手不能碰触无菌区域,如有需要主动应告知手术医生或介入护士,并播放悠闲式的背景音乐[4],分散患者的陌生感,调节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随时询问有无不适及有何要求,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3.3 术后专科护理

1.3.3.1 术后安全交接:患者由介入室返回病房后,责任护士与介入室护士交接,确认患者病变部位,植入支架数量,穿刺侧肢体情况,术中使用抗凝药物剂量及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认真填写介入患者交接单。1.3.3.2 病情监测: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必要时吸氧,及时观察心电图及血压变化情况,每5 min监测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15~30 min监测1次,并认真记录。通过透明桡动脉压迫器动态监测桡动脉穿刺伤口,局部有无疼痛、出血,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血压等情况,观察尺动脉搏动、手部血液循环、皮肤色泽、温度及该侧指脉氧饱和度情况。经股动脉入路的患者还要注意观察术侧肢体足背动脉与对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的比较,必要时监测趾端氧饱和度,以便早期发现下肢缺血情况。

1.3.3.3 体位管理:注重PCI术后穿刺侧肢体的安全摆放。安全、合理的肢体摆放既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的不适感。经桡动脉为穿刺入路的患者术后鞘管拔出后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加压止血,使用专用三角形支具固定穿刺侧前臂,使其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为防止加重手部肿胀的发生;经股动脉为穿刺入路的患者要求术后鞘管拔出后,局部使用沙袋和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止血,穿刺侧肢体制动24 h,对于痴呆症状严重、依从性差的患者必要时给予下肢约束带约束,防止股动脉鞘管脱落或穿刺部位压迫不到位而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

1.3.4 疼痛管理

1.3.4.1 疼痛评估:与其他患者不同,本组患者存在认知及语言障碍,无法主动、清晰的表达不适主诉,疼痛评估的主观评价者是护士,而不是患者,因此,疼痛评估以护士为主,患者及家属为辅。护士进行定时及实时观察及评估,明确患者疼痛的来源及程度。

1.3.4.2 缓解疼痛:①穿刺点及术侧肢体痛: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后将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的压力调整为桡动脉穿刺点不出血的最小压力,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判断是否采取了正确并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及止血方式向患者介绍有关事项、配合要点,及时减压放气,保证在止血的同时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到最小。对于已经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肢体肿胀情况,特别是要鉴别疼痛是桡动脉压迫器加压引起的,还是肌肉缺血引起的,必要时仔细检查患者,准确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和程度,警惕前臂骨筋膜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②腰背痛:由于经股动脉为入路的患者术后拔出动脉鞘管后要求应用沙袋压迫6 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 h,不能做任何活动。本组5例患者均为高龄老人,腰背部多有疾患,为减缓患者腰背部疼痛,在不影响压迫止血效果的前提下,责任护士将手臂伸至后背下为患者进行有效按摩,每次10~15 min,两次间隔2~3 h;6 h后护士用手按压穿刺点嘱患者在床上做关节(如脚趾、踝关节)的活动。术后12 h可摇高床头30°协助患者做术侧和健侧肢体进行水平卧位交替翻身,自主活动术侧肢体 。利用具体护理干预技巧,以减轻背痛长时间不活动所致限制定位,腰背痛和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改善的睡眠质量[5]。

1.3.4.3 药物治疗: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焦虑及不适感,避免引起介入术后负性效应。

1.3.5 出院安全教育:对于AD合并冠心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的老年患者,要注意提供住院治疗结束后的无缝过渡,出院前患者或家属常常感到措手不及、缺乏常用的医学知识,和心脏事件恢复之后在家期间会发生什么情况应如何处理[6]。针对该组患者的特殊性,出院前给予及时发放出院带药的同时发放护嘱卡及服药提示卡,注明出院后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及复诊时间,向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交代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发病的先兆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使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得以进行,保障患者的居家护理的安全。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介入手术前、后1 d,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SAS)对患者进行评定。分别于介入手术后6 h、12 h、24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对患者接受给予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患者介入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2.2 患者介入治疗后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患者入介治疗后6 h、12 h和24 h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患者介入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n=25,分,±s

表1 患者介入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n=25,分,±s

干预前4.81 ±1.61 4.77 ±1.59干预后 1.07 ±0.69 3.90 ±1.37 t值13.40 6.97 P值 <0.01 <0.01

表2 患者介入治疗后干预前后VAS比较n=25,分,±s

表2 患者介入治疗后干预前后VAS比较n=25,分,±s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

干预前3.37 ±0.33 2.10 ±0.21 1.22 ±0.24干预后 6.60 ±0.25* 5.23 ±0.13* 4.25 ±0.26*

2.3 患者情况 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均处于正常范围,指(趾)端氧饱和度均>95%,无1例发生介入相关围手术期并发症。

2.4 随访情况 出院3个月,该组患者未发生迟发性相关并发症,服药依从性好,可以定时到医院进行复诊,患者本人或看护者可以简单复述疾病的注意事项。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疾病的流行,冠心病也迎来了其高发时代,PCI的引进极大改变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7]。AD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像一种“流行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8],而我国对AD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AD合并冠心病这个特殊的老年患者群对护理服务有着独特的需求,我们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对其进行必要的认知评估,正确认识患者的特殊性,从而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对预防及减少对老年人造成的安全隐患有重要的作用。

护理安全作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AD合并冠心病特殊患者群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就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样不仅能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也能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对于AD合并冠心病接受PCI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个体化的评估,并针对性的提供必要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这个特殊的患者群预防并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顺利的度过危险期,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

1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0-324.

2 彭丹涛,李鹤,张占军.2010年欧洲痴呆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9-95.

3 Trotter R,Gallagher R,Donoghue J.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Heart Lung,2011,40:185-192.

4 Nilsson U.Effectiveness of music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with high anxiety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phic procedur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Eur J Cardiovasc Nurs,2012,11:150-153.

5 Huang YH,Chen CH.Nursing experience providing care for back pain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Hu Li Za Zhi,2010,57(2 Suppl):S75-80.

6 Barnason S,Zimmerman L,Nieveen J.Patient recovery and transitions after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cardiac events:an integrative review.J Cardiovasc Nurs,2012,27:175-191.

7 Dolansky MA,Xu F,Zullo M.Post-acute care services received by older adults following a cardiac event: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J Cardiovasc Nurs,2010,25:342-349.

8 贺润莲,景彩丽,李变娥,等.阿尔兹海默病知识量表信效度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35-837.

R 473.5

A

1002-7386(2015)21-3357-03

10.3969/j.issn.1002 -7386.2015.21.057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编号:20110442)

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二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1],二者均为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对于AD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其存在认知、语言障碍,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围手术期存在安全管理风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25例AD合并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CI治疗,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措施,无1例发生并发症,报告如下。

2015-05-18)

猜你喜欢
桡动脉肢体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