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广
摘 要:文章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工业设计专业方向中有违工程硕士教育宗旨、模糊混淆工程硕士教育与本科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分工的一些失误现象加以检讨,以期工程硕士教育有更快的良性发展和足够的品质保证。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叉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1984年由国家教育部提出、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正式出台,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中“工业设计”或“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与师资建设、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探索,为促使工程硕士教育有更快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此专业方向中有违工程硕士教育宗旨、模糊混淆工程硕士教育与本科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分工的一些失误现象加以检讨,以期工程硕士教育有足够的品质保证。
一、“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
2009年国家批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制,是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缺点。就“工业设计”(含艺术设计,下文同)方向而言,这一缺点与国外相比却正好相反:国外研究生读完硕士,就是进入社会设计部门工作的介入点;只有实际操作能力弱或有意于史论学术研究者才进入博士层次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工业设计”方向“学术型”硕士生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同样弱于“学术型”独立研究能力。其原因之一是“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认识,很多时候“工业设计”被看作类似“美术设计”的画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脱出“美术学”的框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学术理论方面和工学硕士并无二致,差异只在于前者侧重于“实践”,后者侧重于“应用”,工程硕士更侧重于“学术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设计”人才,“工业设计”的工程硕士就是要能对设计物的“技术”提出要求的人才,是能以“艺术”的能力对“技术”(含材料)整合、匹配,使之成为新的终端产品的人才,远非“图形”(不论是手绘还是CG制作)的制作者。这一点是基于科技史的一个基本史实——一件新产品的诞生首先是有“设想”的“计划”,在生产技术经验有相应累积条件下才可能使“设想”的“计划”有所实现。如蒸汽机早在50年(中国东汉刘秀做皇帝的时候),就有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在他的力学著作中提出了构想,直到17世纪才有了切实的“实践”。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曾做过惠更斯助手的帕潘独立研制成功第一台有活塞的蒸汽机。到了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英国约·凯伊发明织布飞梭,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至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瓦特完善了联动式蒸汽机,使人类生产能力飞跃至一个新高度。虽然如此,瓦特及一大批热衷于“发明”的“发明家”们,并不清楚蒸汽机工作的“科学原理”。过了60多年,到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才有焦耳测定出热功当量,使“技术”有了“科学”的依据,也从此使新“技术”的产生、更新加快了速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设想”的“计划”既考虑到对已有“技术”功能的应用,也往往在“设想”中会提出超越现成“技术功能”范畴的新的“功能要求”,这就突出了“工业设计”和“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20世纪是机械工业、电子、微电子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各门类新技术的终端产品在人类生活、生产领域普遍应用,人类生活与生产形式的改变速度加快了,“工业设计”与“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越趋紧密,20世纪也因此被称作“设计的时代”。以“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当“设计”要求其厚度不超过9厘米时,会引起一系列零部件体积的改变。如芯片的厚度要压缩,又带来封装技术的改进。其结果是“技术”突破自身已有的“工艺”模式,出现新的“技术”与“工艺”。计算机最初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组成,学过设计的乔布斯向他的技术主管提出要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牛仔裤上操作游标”的工具,结果是产生了“鼠标”。从这点说,“设计”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工业设计”为技术的再突破提供了“路标”的作用。从技术自身更新的方面说,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工业设计”可以对不同的单项功能技术有目标的整合和匹配,推出新的多功能应用价值产品。仍以手机为例,手机的产生最初是希望有可以不依赖“有线”而更自由方便的通话方式,经过科技的努力制造出“蜂窝”式结构的讯号传播网络,“手机”的诞生有了可行的基础,于是出现“语音”通话的“大哥大”。“工业设计”再整合已成熟的其他技术功能,很快使单一“通话”功能的手机从无线通讯技术兼有网络光纤技术,拥有摄像、录像、录音,及文字、图像网络传输等一系列电子、微电子技术功能;“手机”从此不再仅仅只是通话的工具。这种整合技术功能的“工业设计”在工业社会发展之初就开始了,1867年,法国莫尼埃发明了新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解决了金属与“土”的有效配比,为超高建筑的平面、立面艺术设计提供了可以应用的成熟的材料技术条件,于是就有了1931年第一座摩天高楼——纽约帝国大厦。公元前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轮”,改变了此前的搬运物体方式;到1893年,麦基尔·派德森发明了自行车,把“轮”的“技术”作为基础,整合“齿轮传动”、“方向控制”等“机械”方面技术,设计出安全便捷的个人交通工具。今天“自行车”的“工业设计”仍然新产品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就是具有不断整合、挖掘多种“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使之成为“衣食住行用”各领域终端产品的性质和能力,满足“人”对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即便是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其宗旨也和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一样,都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只不过前者的速度缓慢。所谓“生活品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功能带给人们实际生活的“物质”性的安全、便利;另一个是产品形态带给人们“精神”性的愉悦、舒适感。“衣食住行用”的生活领域有各自不同形态的产品,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为“人”所用,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如桌、凳、椅的“高家具”,改变了中国汉唐以前千余年的“坐”、“卧”方式;釉瓷器的出现,提供了更易于清洗的饮食器具,但真正取代陶器,成为乡镇普通人家的餐饮器,还是近100多年的事……所有这一切虽然都在不同方面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但“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尽管如此,还是反映出不同材料和技术,都是在“艺术设计”的统筹下才成为可用的产品形态的历史事实。如果“技术”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科学”只囿于实验室范围,技术和科学的社会意义就难以展示。“工业设计”则以终端产品形态把技术、科学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实践”化,所以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实验室”阶段的后续或“前导”(提出功能要求由技术部门解决),和“科技”研发同属一个系列,也是工业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工业设计”包含了“艺术设计”与“技术完成”两部分内容,是“艺术”与“科技”的“交叉”,也是“文科”和“工科”的“交叉”。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中的“艺术”部分和农耕手工业社会的“工艺美术设计”不同,“设计艺术”在这里已经成为“设计”的一种“方法论”而自具完整体系,前期从市场调研分析开始,定位产品消费要求、产品功能到材料选择,然后出概念图、效果图、文案编写,再出模型,形成一个“程序流程”;其中结构图、施工工艺图一般由相关技术人员制作。如上所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在“工业设计”方向来说,即是有统筹匹配、整合运用不同技术能力,具有“艺术创意”基础和相应艺术表达能力的设计师、工程师。与之相应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是技术操作熟练的技师,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参见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包含了“CG”(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技师,为“工程硕士”的“工业设计”培养配备了足够的社会人力资源。
二、“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探讨“工程硕士”的“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的依据是“高层次”、“复合型”的设计师、工程师的培养目标。飞机设计师路易吉·克拉尼说:“我首先是一个艺术家,但同样也是一个航天工程师……让艺术与技术结合起来是我的愿望。”所以“艺术”类与“技术”类应该是“工业设计”课程的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的课程如何“交叉”当然要根据各校系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在“工业设计”有限学分中可以留出5至8学分,鼓励“工业设计”方向的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工科”课程。同时,“工程硕士”阶段的“工业设计”课程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讲”和“听”,是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团队式”的“小组”研讨。所以“工科”同学选修“工业设计”课程,不是“艺术技法”的训练,而是与“工业设计”的同学编组研讨具体的“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技术”的整合与匹配,其结果是双方互相兼具不同而有关联的学科背景,以及未来的“团队合作”体验。“工业设计”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在“实践”中是落实到具体的“行业”范畴之内,而社会职业按“行业”而不同。所以在“工业设计”的“专业基础课”中,应该是偏重“大概念”的科目,海外地区高校有的分为“立体产品”、“平面产品”(或“视觉设计”)”两大类,概念的区别是前者有360度观感和触感,后者为180度观感,不一定含触感。所以工业产品,包括“建筑”、“景观”都可涵盖其内,后者为平面视觉产品,包括影视动画、游戏。大陆高校本科阶段的教学情况则大多是按“产品”、“景观”、“平面”三大类分方向,有鉴于此,“工程硕士”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更应该“打通”三类方向,整合到“工业设计”的“艺术设计”和“技术支撑”的统筹层面,如“产品技法表现”、“视觉设计系统”等,都不是拘于某一项具体的软件及其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是针对不同形态产品做整体系统的设计体验,重点不在对作为工具的适用软件功能的操作熟练程度的训练,而在于“数据采集”基础上的“创意”和技术选择,目的是培养出能对“技术”提出要求、提出问题的“设计”人才,这就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显然,由于学分有限,“工业设计”的“专业必选”课同样要遵循专业“基础性”的原则。“工业设计”是重在“方法论”的交叉学科,“设计方法”和科研技术的“方法”基本同类,都重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这本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有别于传统学术重概念发挥)。对“工业设计”中各个具体门类产品的设计都有“实践”意义,所以“设计方法学”作为“专业必选”十分必要。所有的“技术”都要有一个终端产品的形态才能展现其“技术”的价值——生活、生产的价值和经济的价值。其中前者指其满足生活、生产对诸如“安全”、“卫生”、“便利”的要求。而终端产品的形态就是由“工业设计”来完成的。不同的是,“工业设计”并不是给产品加一个“罩子”就完事,在完成其形态的过程中不但要使“技术”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同时还需满足“人”对该产品形态的“审美”追求——既有“视觉审美”的“愉悦感”,也有“肌肤相触”的“亲和感”。19世纪、20世纪的工业、“后工业”时代,终端产品的外在造型已不再看作是一个“外罩”式的“设计”。产品外观的艺术化是西方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认知,这里有不同的设计思潮,反映了“工业设计”的思考背后有“美学”、“哲学”支撑的特点,其中“设计美学”、“技术美学”又是和“工学”结合紧密的“跨学科”研究。欧美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注重具体形态的设计规范之外,也重视“实践”背后的“美学”思考,这是西方工业产品始终独占当今工业设计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设计美学”或“技术美学”既是“工业设计”的“基本”性理论之一,也是强化“工程硕士”思考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有师资条件时,“技术美学”或“设计美学”也应该是重要的“专业必选”课程之一。“工业设计”的宗旨虽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但其与科技发明在丰富人类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作用。20世纪最糟糕的科技发明“塑料”,在设计领域的材料运用中有相当大比例,借助“工业设计”产生的无数产品,致使“白色污染”成灾,至今仍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其中就有“设计”与“资本”、设计本质与设计师“社会责任”等一连串的“设计伦理”问题。显然,“高层次”的设计人才没有设计伦理的相当认知,设计带动下的未来世界环境将不可思议。因此,作为“基础必选”的“设计学”或“设计概论”,对未来从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的同学来说,十分必要。
之所以“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对一些在“本科”阶段已完成的具体专门技术操作课不能重复训练,是因为“工程硕士”毕竟是“研究生”教育,不是对“高职”、“本科”阶段的技能型操作“熟练程度”的延伸训练。上述三门课程之所以应该“必选”,是因为不论未来具体从事哪一种“技术”的应用设计实践,这三类理论修养不可或缺。但遗憾的是,有的大学“工业设计”的“工程硕士”课程把“三维动画”、“美术设计”6学分列为“必修”,替代“设计方法学”、“技术美学”,“因人设课”荒唐到如此地步,既混淆了与“高职教育”的关系,也降低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应有的水平。也有的院校甚至把课程讲课老师和研究生指导导师资格混为一谈,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方向指导导师与学术型硕士生导师资质应当相等,在博士学位、副教授、教授职称前提下,近三年、五年内的论文、专著数表明个人仍在“研究中”;或个人“专利”、“项目”数表明个人仍在“实践中”,才有资格可以作为“导师”。同样,近三年、五年达不到此条件,资格自然失去。目前在有的高校中却只要是“副教授”职称都毋需相应学术条件、理所当然成为“导师”,自己把“工程硕士”的“学位”“贬值”到“学术型硕士”“学位”水平之下。事实上,“工程硕士”课程的学分分配根据各校院的师资及专业特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十分正常。即如被认为有成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软件学院,该院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专业方向课”中有规定“2选1”的“动画制作”与“数字游戏设计”两类,分配5学分,主要学分在“工程技术”9学分,“理论基础”11学分。课程设置如此差异,反映了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对“工程硕士”专业特质的认知水平相差很大,教学实践中有和“高职教育”混淆的状况。但在事实上,无论是教学设备条件、技能师资配备上,“大学”并不如“高职”。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既无相应的“学术理论”,技能熟练程度亦未必能超越后者;再加上无论著、无实践专利、项目的“副教授”去“指导”众多的研究生,无需多长时间,“大学”的“品牌”和“工程硕士学位”这些“国家资源”不但被极不负责任地浪费,而且很快也会在客观上降低了“工程硕士”教育和“工程硕士”学位的社会评价指数。倘若社会形成低评价“成见”,国家当初设置工程硕士的目标愿望就会成为又一个事与愿违的教育“包袱”。(责任编辑: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