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莹莹+许亦舒
这座城市
每10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从事文创产业
每方圆20公里内即有完整的设计产业生态链
这座城市
有40%的企业属于文创相关产业
其创造的产值,占全部产业总营业额的十分之一
这座城市
一年有6000场文创设计活动,平均每天有16场
获得过超过20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奖项
拥有9000本设计相关图书与专业期刊出版
这座城市
有15561家文创店家
有20座文艺剧场空间
有71间艺术/设计艺廊
这座城市
有124所博物馆与美术馆
有4所获得德国Red Dot红点设计奖、
有亚太十大设计学校之称的学校
谈这座城市的设计,以上这些固然是它的加分项,
但更重要,也可更贵的,
是设计,已不是高高在上的消费表象,
而是踏着土地,融入城市角落,改善市民生活的美学。
为什么是台北?
世界设计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简称WDC)是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简称ICSID)所发起的全球性活动。每两年征选一次,每次皆由专业评审团从众多申请城市中选出最具有典范意义的城市,将其命名为世界设计之都。
2008年的意大利都灵(Torino)、2010年的韩国首尔(Seoul)、2012年的芬兰赫尔辛基(Helsinki)及2014年的南非开普敦(Cape Town),是至今获选世界设计之都的城市。看到这份获选的城市名单,得知台北为“世界设计之都”时的疑惑消减了大半——此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不是东京?为什么不是上海?而是台北!所有这些获选城市,在人口、经济规模、面积、发展模式等等各方面指标上,只能以“中小型城市”来定义。
ICSID的评审团将这些城市评选为“世界设计之都”,是因为他们积极打造适合设计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但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运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针对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发展课题,提出令人激赏的解决之道(solutions)。获选“2016世界设计之都”的台北,在可支配的资源越来越有限,市民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针对“2016世界设计之都”所提出的主题以及规划内容,是一套相当值得世界多数城市参考的发展模式。
以“Adaptive City”(不断提升的城市) 为城市发展的主轴,在有限的资源下,城市要有能力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去创造人民生活的福祉。设计能够为城市注入其持续进化所需要的能量,不断为市民创造出更美好与更幸福的生活品质。
以下仅列举台北市的部分措施。
设计导入整合性示范计划
eg .城市博物馆聚落
利用花博公园现有的场馆串连成为聚落型的博物馆生态区域
eg .明伦小学创造力学园
从用户导向规划设计,将因为少子化闲置的教室空间再利用
eg .林荫大道人行环境改善设计计划
创造更具人性化的通用空间,像街道家具天桥、地下道招牌等,广邀市民与NGO参与,形塑宜居城市的林荫白皮书。
eg .城市针灸术─URS 都市再生(简称URS)
以“再生”为主轴,有别于先破坏再建立的重建模式,将曾是老台北人生活中心却随社会变迁而荒废的空间,以设计切入转化成设计工作者的创意基地。URS可以是一个平台、网络、工作室、邻里空间、资讯交流站、社群交流空间、展示空间、实验行动,更重要的是将都市规划的主导权还给社区居民。
eg .增设设计产业园区
除了北投、内湖两处影视产业园区之外,再增设两处设计产业园区,让各领域的设计工作者可以在此发展创意,造成产业群聚,自然形成产业人才的需求与培育环境。
eg .新都会服务系统
从通用设计与服务设计的概念出发,包含智能型公交车候车亭、整合性交通标志、街道清洁设备提升、高龄市民行动友善环境改善计划、远程视讯都治关怀服务案,发展以市民为需求的智能创新服务。
建立“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双轨进行的机制平台
运用 24个“由下而上”的设计搅动计划及17个“由上而下”的设计导入公共政策方式,扩大“设计”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由上而下,即设计改良城市的公共服务价值。在各项公共政策规划期内聘用工业设计师、建筑师、平面设计师等专业工作者参与,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基础,发展更贴近使用者需求的公共政策。
eg.开设“设计思考系列课程”
2013年起为台北市公务人员基本受训的课程,因为政府部门要懂得设计思考,才能带领城市走向进化。
eg.全回收城市计划
将厨余中的糖分提炼出生质酒精,再导入材料设计的巧思,将生质酒精转化为可代替传统石化塑料的可再生BioPET材料,将来希望能减缓对石化能源的需求。
由下而上,即“设计师搅动计划”,邀请市民、设计师、设计公司行号、工作室、设计相关学校系所与相关非营利性组织,一起共同来参与推动台北成为具有设计远见的城市。
eg.台北市街区招牌改造计划
鼓励有意愿进行创意招牌设计的店家与设计师合作,进行招牌改造,以设计重新培养台北的城市符号,让平凡的街道活泼起来,从而达成设计美学落实在城市与民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