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健美操年龄二组三人项目艺术编排分析

2015-01-18 09:25:34戴逢坚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动力性运动队锦标赛

戴逢坚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我国青少年健美操年龄二组三人项目艺术编排分析

戴逢坚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对第五届世界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年龄二组三人项目中中国队和前六名运动队艺术编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成套动作操化组合、过度与连接、空间转换、移动路线次数明显少于前六名,且空间转换分布不均匀、移动路线单调.中国队的成套动作在艺术编排上可增强创新性、复杂多样性,加强对非难度跳跃类、翻身类动作形式的过渡连接形式的应用.

青少年;年龄二组;艺术编排

随着健美操的不断发展,中国成人健美操已经位于世界健美操强队之列,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要追溯到1997年举办的首届世界健美操青少年锦标赛(至今17届),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健美操冠军联合会(ANACZ).2004年设立世界健美操年龄组比赛(放在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中),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将青少年锦标赛参赛运动员分为两个组别:国际年龄一组(12-14岁)和国际年龄二组(15-17岁).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培养,竞技水平迅速提高,俄罗斯、保加利亚、日本、越南等国家的青少年竞技能力发展飞速,而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目前却徘徊不前,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三人操项目从未进入决赛,最好成绩是第九名.本文通过中国队与前六名成套动作操化组合、过度与连接、移动路线、空间转换、配合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队在艺术编排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健美操艺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12年第五届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三人操中国与前六名成套动作艺术编排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年龄组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艺术编排及相关运动项目的各类文献资料,观看比赛录像记录相关数据,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第五届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于2012年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来自五大洲37个国家的387位健美操选手参加了比赛,年龄二组三人项目比赛中国队的三名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欠佳,未能进入决赛,只获得第九名,表1为排在前六名运动队及中国队的得分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第五届世界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年龄二组三人操比赛名次与艺术得分的高低呈正态分布,日本二队以全场最高的艺术分9.150分获得第一名,以绝对的优势领先其他各队,日本一队艺术得分为8.950分,俄罗斯一队的艺术得分为8.850分,中国队的艺术得分为8.500分.比冠、亚、季军分别少了0.65、0.45和0.35分,艺术得分总体排名与罗马尼亚队并列第五名,由此可见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艺术编排和成套动作的表现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队在成套动作的独特性和和艺术感染力上应加强重视.

表1 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得分比较

3 艺术编排分析

3.1 操化组合统计分析

健美操手臂与步伐的动作组合称为操化动作组合,是随着音乐伴奏下,在整个比赛场地空间中充分穿梭和移动,表现出连续的高低不同强度的操化动作[1].一个操化动作组合是指一个八拍的操化动作.对以操化动作复杂多样性,用上、下肢不对称动作情况,单双较落地情况表示操化多样性指数.

表2 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操化动作统计

从表2统计结果及其多样性指数可以看出,在操化动作的多样性方面,前三名运动队较好,冠军选手日本二队表现突出.对称动作主要考察的是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能力,编排的不对称动作越多,说明其操化动作复杂性、多样性强,运动员身体协调性的体现就越高,中国队上肢不对称比冠军队少了13次,在身体方向的转变的次数和上、下肢多样化指数明显不及前三名,说明中国队操化动作的多样性和强度明显低于世界前三名,这直接导致年龄二组三人艺术得分低,前三名运动队充分体现了规则中操化动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减少对称性动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身体机能,值得学习.

3.2 过渡与连接多样性分析

过渡动作的定义(2009-2012版)是:从一个造型、状态、风格、位置转换到另一个形式的动作,用以连接成套中两个不同主题或段落,动作空间必须改变(地面—站立—腾空).连接动作的定义是:联系两个不同内容的动作,该动作本身不允许空间变化[2].表3为年龄二组中国队与前6名运动队的过度与连接多样性情况统计.

表3 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过渡与连接多样性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前3名运动队使用过渡与连接总数至少20次以上,冠军选手日本二队使用过渡13次,连接为7次,不但使用常用的连接动作模式,而且对翻身类动作形式连接动作应用较好,动作衔接流畅,成套动作不仅更具艺术性、创造性,而且能给观众和裁判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我国选手过渡与连接总数使用15次,明显少于世界前六运动队使用次数,对于非难度跳类、翻身类动作形式的过渡连接形式应用少,缺乏创意,而且在难度动作与操化动作、地面到站立的过渡连接上,衔接与动作转换速度较慢.我国健美操创编者在动作编排时应重视动作的创新性,积极探索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各种途径及方法.

3.3 移动路线统计分析

规则要求对竞赛场地平面区域的使用不少与6种方向的移动路线,否则将予以扣分.移动路线的多样性是艺术评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表4为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移动路线统计.

表4 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移动路线统计

从表4分析得出,各个国家运动队队形移动次数较高(规则要求至少6次以上的队形变化),这说明丰富的队形变化是现代竞技健美操发展的趋势,日本二队移动次数最多22次,多于中国队6次,除俄罗斯二队少于中国队1次外,其他国家都多中国队2次,说明中国队在路线编排上不够且单调,场地利用不够,我国运动员移动路线对角线高于前六名运动队的外,其他的移动路线都少于其他国家运动队,我国运动队向左向右移动路线为1次和2次比其他国家少1到2次,而对角线的移动路线为6次,多出冠军队3次,说明我国移动路线的多样性编排存在偏差、不均衡等现象,左右移动路线不足,导致运动员身体点面变化少,从而影响艺术表现及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分,导致运动成绩的不理想,应加强向左、右移动路线的使用.

3.4 场地空间转换对比分析

规则中将空间分为地面A、站立B和腾空C三个,成套动作中可以进行空间转换的动作包括难度动作和过渡连接动作,根据转换归类可以划分为6种空间转换类型[3].表5为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空间转换统计表.

由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运动队空间转换使用最少,总数为15次,在本次比赛使用空间转换最多的是B-C-B,即地面站立动作开始至腾空再到地面站立,这跟各个国家选择C组跳跃类难度动作所占比例较高有关,C组难度动作数量多,分值较高,不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不高,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运动员对比赛场地三维立体空间的利用,我国选手在空间转换B-C-B的使用中较少有A-B和BA-B的空间转换,与前六名运动队差异不大,在B-A的平面空间转换上比前六名运动队多出1到2次,这样导致中国队整套动作不够流畅,建议减少B-A的平面空间转换.在B-C-A和A-C-A类空间转换使用上低于前六名运动队,对于力量素质要求较高的B-C-A(站立到腾空再到地面)和A-C-A(从地面动作开始至腾空再到地面),这一类型难度动作直角影响我国女运动员在成套动作完成情况.考虑我国女选手力量较差而少选用这一空间类型动作,但这样也就造成我国运动队在空间转换的均衡性及多样性方面欠佳.

表5 中国队与前六名运动队空间转换统计

3.5 配合的对比分析

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的配合主要是动力性配合和托举动作,优秀的配合动作能够展示主题风格,体现艺术价值.2009版规则中把动力性配合定义为个人或团体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在队形变化中的身体互动[4].托举是指当一名或多名队员被举、抱、支撑或借助外力离开地面时,被认为是一次托举[5].表6为中国队与前六支运动队配合动作与艺术得分统计.

从表6可知,除俄罗斯一队外,其他各队艺术得分与配合基本呈对应关系,配合次数多的艺术得分相对较高,所以优秀配合动作在成套动作编排和艺术价值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队在配合动作的应用上与各队相差不大,但从录像资料上看,中国队有2次动力性配合过于简单、创新性不够,日本二队和日本一队的配合动作复杂新颖、配合默契,体现成套动作的主题风格.匈牙利二队和罗马尼亚二队强烈的音乐节奏和成套配合动作内容融为一体,连接流畅,极具观赏性,俄罗斯一队4次,使用最少,但配合新颖、默契、能力强,体现主题风格.建议中国队在编排上应该加强动力性配合创新性、复杂多样性,加强动力性配合时队员之间的交流.

表6 中国队与前6名运动队配合动作与艺术得分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第五届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年龄二组三人与世界强队相比整体实力较弱,艺术编排创新不够.中国队在身体方向转变的次数及上、下肢多样化指数明显不及前三名,未能很好体现中国运动员身体能力的灵巧性,动作编排形式单调,缺乏创意,移动路线的多样性编排存在偏差、不均衡,B-C-A和A-C-A类空间转换使用上低,动力性配合过于简单,创新性不够.建议中国队加强上、下肢多样化指数,增加转体次数以增加动作的多样性和难度,对操化动作的编排时必须兼顾多样性与熟练性的统一,加强对于非难度跳类、翻身类动作形式的过渡连接形式的应用及对于力量素质要求较高的B-C-A(站立到腾空再到地面)、A-C-A(从地面动作开始至腾空再到地面)的使用,中国队在编排上应该增强动力性再配合创新性、复杂多样性,加强动力性配合时队员之间的交流.

[1]逯红红.第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操技术水平对比研[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2.

[2]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S].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制,2008.

[3]金逵,胡娟娟.对参加第七届健美操世锦赛的中国队的技术水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425-428.

[4]钟茵菲.第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成套动作技术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胡湘.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24(1):281-282.

【编校:王露】

AnAnalysisonArtLayoutPresentSituationofAge-Group-TwoThree-PeopleEventinChineseYouth Aerobics

DAIFengjian
(BasicEducationInstitute,ZhanjiangNormalCollege,Zhanjiang,Guandong524037,China)

s:TheartlayoutofChineseteamandtheformersixteamswascarriedonthestatisticalanalysisinthefifthses⁃sionoftheworldyouthaerobicschampionshipagegrouptwoofthreepeopleevent.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ere lessexerciseofcombinationsetsofmovements,transitionandconnection,spaceconversion,andnumbersofmovements ofChineseteamcomparedwiththetopsixteams.Andthereexistedunevendistributionofspaceconversion,monotonous movementroutestoo.Chineseteamshouldstrengthentheinnovationanddiversityofcompleteactionartlayouts,strength⁃enthetransitionalconnectionapplicationsuchasjump,turnoveretc.

adolescent;agegroup2;artlayout

G831.3

A

1671-5365(2015)12-0121-04

戴逢坚.我国青少年健美操年龄二组三人项目艺术编排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5,15(12):121-124. DAIFJ. AnAnalysisonArtLayoutPresentSituationofAge-Group-TwoThree-PeopleEventinChineseYouthAerobics [J]. JournalofYibinUniversity,2015,15(12):121-124.

2015-07-20修回:2015-07-31

戴逢坚(1981-),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时间:2015-08-0711:20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30.z.20150807.1120.001.html

猜你喜欢
动力性运动队锦标赛
“披萨锦标赛”
环球时报(2022-06-09)2022-06-09 15:22:17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羽毛球(2022年2期)2022-02-14 09:42:34
好眼力锦标赛
Some IQ quizzes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基于Matlab程序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