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作文训练课堂

2015-01-17 15:33方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外貌贫困生评价

方蓉

作文教学占据着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考试中的作文分数左右着整个语文的考试分数。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喜爱作文,写出好作文,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作文“贫困生”,他们一提到写作文,大多是一头雾水,表现得非常痛苦、非常吃力,没有方向,无从下笔。针对这些学生,如果没有特殊的办法,不在作文训练课上下工夫,他们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写作的兴趣。

打造高效的作文训练课堂,是解决作文“贫困生”的一个值得探讨的办法和途径。

一、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作文标准

俗话说,“有的放矢”,没有目标的教学,犹如脱缰的野马,没有了前行的方向。所以,作文教学目标要具体化,有针对性。800字的文章对作文“贫困生”来说,目标太遥远。那就降低标准,可以从写100字到200字做起,让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优越感。

例如,针对人物描写,可提出这样的要求:

1.要求学生进行外貌描写,完成100字的任务,对任何学生都不会很困难。

2.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达到150字,加以点拨,学生稍加努力,问题不大。

3.外貌描写加上语言描写,完成200字,学生不但能完成,且开始产生写作的兴趣。

4.能用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某种特殊身份和性格,写到250字,学生不会感到太困难,也许还会产生观察的动力和创作冲动。

5.对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可以从外貌进行评价,可以从语言特点进行评价,可以从动作特点进行评价,可以间接评价,可以直接评价,等等。这样一来,600字以上的作文应该可以完成了。

二、课堂作文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写作培养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这一点上,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作文教学中下工夫,会把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起来。

学生的身心成长与知识的成长是成正比关系的,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如果没有充分把握这种关系,从高一开始,就对学生的作文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一节课或一个小时就要求学生能写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样的文章,要求结构严谨、首尾照应、文笔优美、材料丰富等。这样的作文要求,对高一大部分学生来说,无异于吃催长素;对于教师来说,无异于逼人上吊;对于一节课的时间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评价性课堂作文催生学生作文的欲望

课堂作文如果没有评价,无疑会是一堂很遗憾的作文课。课堂作文需要评价,因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强度地完成一篇作文,对于学生而言,其成果是渴望得到评价的。从效率上讲,及时进行评价更容易使学生形成永久性的记忆。

如果学生的一篇作文,老师拖了一两个星期才评改完毕,其结果可能是:教师辛辛苦苦、面面俱到的批改,而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语可能已经失去兴趣。与其这样辛苦,还不如利用课堂及时进行点滴评价来得有价值。

当然,作文教学的课堂点评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点评中动笔。学生不能只听而不记,在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及时记下精彩之处。

2.培养学生互评的能力。点评作文是需要高水平的,点评不是说三道四,而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得失、看待优缺点。培养学生的作文点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3.及时进行第二次作文。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些知识或建议,在点评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或润色,达到有错必究,及时高效。

4.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不会写的只开了一个头,会写一点的写了一两段,再好一点的基本完成,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抓住这些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课堂阅读与作文相结合,让学生作文百花齐放

在课堂作文中,将阅读同作文相结合,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以致用,也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如,讲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这一课时,学生的作文中也许会出现如下思想:

1.对当政者清王朝的批判。罪不在王道士,敦煌文物大面积遗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那些外国人能够轻易地从王道士手中,用极少的银元购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价值连城的文物,这与当时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腐败漠视有直接的关系。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固然值得恨,但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敢于担当,决不让王道士的悲剧在今天重新上演。

2.像余秋雨一样,拥一颗赤子情怀,走出校门,去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起学生对《文化苦旅》的思考、阅读和评价。有些学生会跟随余秋雨来一次漫长的旅途,去了解祖国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甚至会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命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探究。

培养作文“贫困生”的作文能力,从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学课堂开始,将会让作文教学变得轻松而颇具成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貌贫困生评价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奇特的蛇鹫
写好人物外貌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外貌与内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