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关于民族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015-01-17 16:02蔡新梅
艺术评鉴 2014年22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重要性

蔡新梅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更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的鉴赏,不仅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及精神。下文论述中,笔者从民族音乐的魅力与特征出发,就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鉴赏的必要性及价值展开了论述,并围绕具体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鉴赏 重要性

音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用来表达情绪、情感的途径,音乐能有效的从侧面反应出表演者的生活场景及情感体验。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与价值,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要求,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壮大。

一、民族音乐特性

音乐是特定的文化形式,它受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并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本质魅力与风格。同理可证,民族音乐也是音乐形式中的一种,但是它与其他音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映的是民族环境与民族文化,反映的是某一族群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由于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的差异,民族音乐也相应具备了与其他音乐区别开来的条件,即民族性赋予它的风格性。民族音乐的配乐主要包括了人声、民族乐器以及民族乐三种。人声配乐指的是民族音乐表演过程过程,表演者同时承担了音乐、歌唱两种表演形式,在表演过程中,通过动作对发声的诠释,为观众带去一种洗涤心灵的超脱之感。这一配乐形式虽不及民族乐配乐来得华丽,但是因为其简单、纯粹的表达方式,总是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民族乐器配乐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民族音乐配乐形式,极具特色的乐器发声与流畅的民族音乐动作交织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观众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民族乐配乐形式常用于较为大型的民族音乐表演中,能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但是作为个人来讲,更偏爱前两种形式一些。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培养学生艺术气质,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从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问题。如果任由这一局面发展的话,不仅无法达到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基于这样一种教学现状,结合民族音乐的特征及特性来看,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融入进民族鉴赏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对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来说,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民族音乐鉴赏的作用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民族音乐的特性及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基于这一了解的基础上,高中音乐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有效发挥民族音乐价值和艺术魅力呢?结合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多角度魅力呈现

服饰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同时更是民族音乐风格性的关键体现。观看过民族音乐的朋友都知道,民族音乐作品表演过程中,画面不一定是华丽的,但一定是独树一帜的;服饰不是一眼看去最具设计感的,但是一定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便是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是一项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舞台上的所有要素都是音乐表演的组成。比如就《独特的民族风》这一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可以实现通过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鲜明强烈民族文化的魅力,然后再逐步的对音乐进行解读,如此一来,在丰富整个课程教学张力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解读,增强感染力

与一般风格的音乐作品相比,民族音乐的风格性多体现在独特的情感表达方面,不随波逐流,不失本性,与当代音乐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中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民族音乐鉴赏的重要作用,是实现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营造良好音乐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之所以在当今受到推崇和喜爱,除了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动作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民族音乐更具有情感性和感染力。一般现代舞动作范式大同小异,就连情感的传递也差不多:众多观众去分享一种音乐,必然造成这一音乐情感出口的闭塞。音乐在照顾观众感受的过程中,实际上会相应的丢失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感倾诉或是情感表达,当音乐的情感表达进入干涸期时,也就相应的失去了与观众之间架起的情感桥梁,失去了与观众共鸣的点,音乐表演者仅仅依靠绚烂的舞姿和优美的动作,至多能吸引观众的视线,但是却无法抓取观众的心。在这一点上,民族音乐就显得“格格不入”,这里的格格不入是一个褒义词,旨在说明民族音乐情感表达过程中那一不可撼动的民族情节,即音乐表演者的表演是全神贯注在情感传递上的,共鸣这一工作是需要观众自己进行对号入座的。比如就《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这一教学内容来说,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就草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再通过音乐让学生对草原的生活场景进行还原,这样一来,便能唤起学生的深度共鸣。

参考文献:

[1]王浩汀.厦门XX中学高中民族音乐鉴赏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林荣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方千鑫.浅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

[4]方一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金佳玉.高中音乐课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