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

2015-01-17 01:59杨健
艺术评鉴 2014年21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观念现状

摘要: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沿袭前苏联的模式,这种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专业人才和音乐教师,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等音乐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本文从分析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思考。

关键词:现状  观念  音乐教育

一、对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这种以专业学科教育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难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当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相对独立,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同时在课程建设上一直以来遵循专业院校的做法,追求深度、难度,没有考虑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独立、与实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然而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99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该指导方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然而前苏联早期音乐教育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模式影响颇深,因此该方案一直难于贯彻、实施。2005年在河南省(河南大学)举办了“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解读”。由该方案具体制定者王耀华先生亲自解读。2006年在山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材编写会等等。说明国家是注意到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现状与基础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有些作为国家教育部的试点学校在执行中也不是很积极的。我们在2007年修订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时曾经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为指导,合并了某些课程《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乐理与视唱练耳》等。但是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观念的问题。

二、更新观念是先导

教育观念是从教育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来认识教育的,是对教育实施过程具有指导意义的,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指导着什么样的教育。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位德籍华人在介绍德国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上体现的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一些重要课程由于教材没有统一,使得教师上课没有使用固定教材,只是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文献。尤其是理论课,任课教师经常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在各个班级讲解并且不断拓展、补充,真正体现了通过研究促进教学的理念。这样的教学,不仅保证了学生能够不断地接触到新的知识和观点,而且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参考文献,也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产生研究的兴趣,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会局限于跟着教材走、跟着老师走。而且与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教育改革和“以研究促教学”的理念更相吻合。然而,当今我国大多数科目都使用固定教材,使得某些任课教师用一本书一份教案在讲台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授很多年,导致知识陈旧,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二是课程考试的灵活性。不是所有的科目都必须要进行单一的笔试。由于卷面考试造成的死记硬背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有些科目采用现场考察的形式,由监考教师设置具体的情境或提出若干问题,学生当场作答,这样可以全面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例如,实践技能、技巧性课程采取个别授课和小组授课的形式。音乐理论性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专业理论课则多是采用研讨课的形式,教师与学生轮流主讲,不仅打破了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也使得学生有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从以上德国的音乐教育可以看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上的。还有一些国家,例如日本、俄罗斯、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在课程建设上表现在国际化、本土化、基础化,特别是在基础音乐教育上,行成了奥尔夫教学体系、铃木教学体系、柯达伊教学体系、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卡巴列夫斯基教学体系等

三、对当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在我国,当今音乐人才培养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重深度、轻广度;重技术、轻理论;重传统、轻创新。使我们培养出来的音乐专业的人才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这种单一型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形势。因此,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与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能力。著名学者钱学森曾经说过: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才,但又是专才,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钱学森关于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见解,说明未来的高等教育观念将产生本质的变化。就音乐教育方面而言,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歌唱家、演奏家,更注重的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艺术修养、音乐创造等能力。我认为 “高素质、广知识、多能力”是高等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对于音乐专业人才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应遵循“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的原则。我们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是:要授人以渔,而不仅是授人以鱼。教育不应该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让学生记住教师的思考,而是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要使学生“乐学、博学、自育、创新”。作为音乐教师重点不在于他一节课能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这才应该是我们当前的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名称:以就业为导向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GH-262。

作者简介:

[1]杨健: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副教授。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观念现状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