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音乐启蒙教育的普及,钢琴教育已经进入一个人蓬勃发展时间,钢琴也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钢琴学科有其一定的特点,练习过程较为枯燥,孩子们不能坚持练琴乃至放弃学琴的比比皆是。想让孩子真正取得成绩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师——孩子——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家长的陪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不合理,将逐渐减弱孩子对钢琴的热情,甚至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去帮助孩子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呢?笔者通过几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家长更积极、愉快、高效率地完成钢琴的课后练习,从而让美妙的琴声滋润孩子的心灵,也希望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家长 练琴方法 提高效率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音乐启蒙教育的普及,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学习钢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钢琴学科有其一定特点:学习时相对困难,见效慢,需要每天足够的时间练习,注重长期积累,练习过程也较为枯燥。孩子们不能坚持练琴乃至放弃学琴的比比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略差,孩子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学琴便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想让孩子真正取得成绩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师——孩子——家长”三者之间的铁三角关系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在辅导、督促孩子学习钢琴方面,家长与教师比作用更为重要。家长的陪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不合理,将逐渐减弱了孩子对钢琴的热情,甚至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不但影响学习效果,时间久了还给家长及孩子在心理上造了成很大的负担。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去帮助孩子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呢?
一、让孩子坚持每天练琴,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钢琴的学习特别注重日积月累,是一门“见效比较慢”的学科,家长应让孩子知道练琴就像每天“吃饭”一样重要,不吃饭就不会有“能量”,影响一天的精神,一天不练琴手指的“能量”也会倒退,一定要坚持每天练琴,注重的是每天的积累。练琴的时间也不一定是越长就越好,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年龄特点、专注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的安排练琴时间。注意帮助孩子选择最佳的练琴时间,练琴最好不要选择在孩子比较疲惫或者各娱乐活动前后的时间进行,要保证孩子最好在稳定、投入的状态中练琴,这样效果会更好。也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及特点,安排其练琴的时间也可以分散一些,比如早晨起床后的20分钟,吃晚饭前或后的20分钟,这样每次练的时间不长,便于注意力集中,效率也能够提高,多次练习也便于记忆和巩固,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二、重视课堂重难点记录
在孩子上课时,家长最好养成记录笔记的好习惯。钢琴曲目的学习是由很多繁琐的问题组成的,也许在课堂上家长与孩子都觉得可以记得住,但是回到家后,一周的时间也不短,很多家长和孩子会容易忘记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钢琴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理解、记忆,它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来消化,一些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孩子在课后的练琴时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练习,就不会有针对性的解决,效果不佳。现代科技也日益发达,手机就可以录像、录音,包括很多家庭都有平板电脑,家长可以在教师准许的情况下,把教师讲课时的重、难点以及教师的示范录下来,以便课后消化。
三、重视上课当天后的及时练习及本周练琴计划的制定
钢琴课后当天的练习特别重要。上完钢琴课后,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放松下,一般都不在这一天安排孩子练琴了,其实这时如果练琴将会是孩子在一周中收获最大的一次练琴,善于利用这段时间练习,会帮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比较好的练琴效果。课堂上老师刚刚讲过的知识,在孩子没有忘记之前“趁热打铁”,家长应该配合孩子,把课堂上老师讲过的重点、难点列出来,根据作业量和教师提出的要求合理的制定这一周的练习计划。如果不“趁热打铁”很容易忘记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等到再去练习时会无从下手。并且及时的把本周的练习计划制定出来,细致的制定出每天的练习曲目以及教师要求每首曲目的练习重、难点。这样按照计划进行,每天的目标明确就不会出现练习效率低的问题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问题了。
四、正确对待复习曲目
钢琴曲目的学习主要靠“磨”,一遍一遍的磨,动脑子的磨。很多家长认为钢琴曲目就应该一周一首,只要孩子弹出来,把音高、节奏、指法这些基本问题解决就可以进行新的曲目,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弹奏一首钢琴曲目就像与人打交道,比如今天新认识了一个人,我们对他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身高、相貌、体型、说话的声音等。这种表面的认识就像我们对待新曲子只是了解它的音高、节奏、指法等基本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天天与这个人打交道,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经历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一点一滴的了解到这个人的性格,就像反复练习这首曲子,只有反复的磨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曲子和表达曲子。因此复习曲目要慎重对待,认真对待,像新曲子一样对待。很多孩子把老师布置的复习曲目应付了事,其实,笔者认为,每次的复习曲目才是你更能学到深入知识的重要练习对象。
五、目的明确,不做无用功
练琴时动脑练习要贯穿整个练习过程。钢琴是练习视觉、听觉与感觉并用,主要训练眼睛、耳朵、手、大脑协调性的科目。也是表达音乐思想和内心情感的媒介。有些孩子在读谱时往往会认错音、搞错节奏……这都是由于视觉上的疏忽以及听觉上的不敏锐,包括大脑对这些反馈信息的不积极态度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练习时把眼睛、耳朵、手和大脑统一运动起来,让练习的过程处在积极主动思考的良性循环中,练习的有效性才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另外要强调孩子应该养成看谱练琴的好习惯,乐谱是向孩子传递音乐信号的媒体。只有看谱练琴才能够更好的锻炼孩子的眼睛、耳朵、大脑与手的综合协调能力。并且能够养成仔细阅读的良好习惯,很多孩子只看乐谱中的音高、节奏,指法、音乐术语等根本视而不见,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的弹奏就只是简单的音高、节奏,没有音乐性,失去了学习钢琴的意义。
六、重视慢练、分手练、分段炼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练琴时切勿求快,应该多慢练。慢练不只是简单的放慢速度,而是在放慢速度练习的同时,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乐谱上的要求、教师课堂中提到的重点、难点,自己怎么去做到。慢练也不只是在练习新曲子时进行的,慢练一直要贯穿于整个练习过程,不熟练时要慢练、遇到困难也要慢练。另外要学会分手练习、分段练习,双手的肌肉协调需要过程,如果没有分手或者分手练习不合格就直接合手,这样两只手会相互影响,大大降低了练习效率。也不可以一首曲子总是从头到尾的“顺”着练,要分块有重点的解决问题,否则没有针对性,效果很差。
七、正确的练习步骤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每首曲目的练习也一定要遵守正确的练习步骤:
(一)认真读谱,深入的挖掘作曲家想法。
(二)分手边唱边弹,并用节拍器设定一定的速度帮助打拍子。
(三)分段由慢到快的合手练习,并用节拍器逐渐变化加快速度。
(四)遇到难点要单独练习。
读谱是练琴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可以在弹奏前先打拍唱谱,待熟悉的音高、节奏等基本问题后再动手去弹,否则一边弹一边认音、数节拍,很容易出错,很多孩子的识谱和数拍子能力有限,一边弹一边数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为难情绪。另外除去音高、节奏这些基本符号,其它一些作曲家标在谱面上的记号都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我们应该养成多问问自己:调号、拍号是怎样的?速度是多少?这首曲子创作的背景是怎样的?作曲家自身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我们要先弄清楚这些问题,然后才能开始练习。这样练琴时就能做到有目标的练习,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笔者在前面已经强调过分手练习及分段练习的重要性,在此再强调下节拍器的使用,节奏是一首曲子的“骨架”,是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孩子没有数拍子的习惯,更没有用节拍器的习惯。孩子应该在一开始学琴时就使用节拍器,一方面是对自身节奏感的培养,一方面是对耳朵的训练。孩子在练琴时,耳朵负责检查手上弹奏的与节拍器打的拍子是否吻合,慢慢的积累,自身也会形成稳定的节奏感,不会忽快忽慢的数拍子。另外使用节拍器,要学会变化节奏的使用,开始时调到最慢的速度,随着练习的熟练度,在一点一点的往上加速度,这样即使快速弹奏,节奏也会很稳定。
八、家长注重陪练时的语言,多夸奖自己的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学钢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一些难一些的曲子时,比如节奏较为复杂或左右手不容易配合时,家长不应责备他。如果用“笨蛋”“没用”这类话责备孩子,特别是如果一个内心软弱的孩子,就极可能产生自卑感,就会使孩子渐渐讨厌钢琴。所以家长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多理解孩子、帮助孩子,与孩子一起耐心客观的分析弹不好的原因,对孩子多一些加鼓励,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和孩子一起学琴
家长对音乐的喜好和认真程度将会大大影响孩子,家长可以在下班后,把陪伴孩子练琴当作一种情绪的调节,陪着孩子一起弹弹、唱唱,四十分钟左右足以。这样一种愉悦温馨的气氛,既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又能够帮助提升孩子对钢琴的兴趣,真正使学习钢琴成为一种乐趣。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练琴环境
孩子的练琴质量也会因练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合孩子的练琴环境应该是、安静、整洁的。孩子在独自练琴时,不应该有电视机的干扰声和他人的谈话声,这样安静的环境孩子才能够注意力更加集中。家长在保证以上条件的基础上,还应该让练琴的环境尽量有一定的美感,优美的环境可以让孩子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进而能够提高练习的效率。
(三)多给孩子一些自我展示的机会
为了更好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调动孩子的学习钢琴的兴趣,家长可以把几个同样学习钢琴孩子的家庭组织到一起,定时的举行演奏会。首先,在演奏会上家长应该专注、认真的去倾听孩子演奏,并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音乐会结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总结每次演奏的进步以及不足之处。相信这样的演奏会一定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给予孩子很大的动力,而且在孩子日后练琴效率上的帮助也是难以估量的。
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曾说过:“小孩子练琴的过程正是磨炼思想、锻炼毅力、培养踏踏实实的学风和科学态度的过程,是通过学琴育人的过程。这个艰巨的任务正好落在家长的身上。”家长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最初孩子学钢琴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让孩子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正确的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所以,家长在陪孩子练琴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以满腹牢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根据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思考一些使孩子愉快练琴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使美妙的琴声滋润孩子的心灵,也希望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