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初建时,南京明故宫城墙已是残破不堪,仅存午朝、西安诸门。到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新设政府机构继续建造办公用楼,各部门纷纷请求拆城墙造房。一时间,全城一片“拆”声。
明故宫仅存的城墙也在被拆之列,当时蒋介石兼任校长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抢先行动,准备拆除离学校很近的一段明城墙。
消息传出,社会名流纷纷呼吁保护古城墙。时任南京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的徐悲鸿就大声疾呼,痛斥南京拆城为“续貂之举”。蒋介石不愿犯众怒,1929年下令停止拆除明城墙。
同年,一部由中美两国知名建筑师编制的《首都计划》出炉,将南京规划为中央政治区、行政区、工业区等区域。在该规划中,明故宫一带,被定为商业区的首选。
这一带地理位置适中,地多空旷,易于规划——是建立百货店、旅馆、戏院等店铺的适宜之地。此外,因废弃许久,这里地价低廉,大半属于官有,成为商业区后,地价定然陡增,政府也可得一笔可观收入。为了配合商业中心的发展,规划中还提到将在明故宫北面,建立一个火车客运总站,来往各地火车均在此汇集。
据规划称,建成后,不仅促进商业繁华,“与纽约中部铁路的总客站,具有同一效力”。而位于明故宫西南的飞机场,因到时地價抬高,不利于扩建,规划中提出要将飞机场搬出,改为商业房屋。
《首都计划》出台后,南京开始了近10年的建设高潮。不过,规划极为详尽的明故宫一带的“改造”,很多项目并未付诸实施。明故宫成为“商业中心”的愿望也没有实现。但是,当时国民政府的各大机关纷纷选择在此建立办公地点。商业区变为了中央政治区。
据统计,这一带集中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政府监察院、国防部、财政部、卫生部、励志社等机构。一些军政大员,如宋子文、孔祥熙的官邸,甚至连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也建在了明故宫地域。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建造的明故宫飞机场并未搬迁,甚至几度扩建,1946年的一次扩建过程中,还利用明城墙砖作为机场围墙,给遗址造成了破坏。
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后,明故宫一带焕然一新,而那个曾经恢宏的皇城再度遭到了破坏。(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