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卡洛族女子用伤口“纹身” 居住在埃塞俄比亚腹地奥莫河河谷的卡洛族姑娘,以多情和爱美之举闻名远近。为了增加自己身体外观的魅力,更好地吸引异性,姑娘们在进入青春期后,时常要忍受剧痛,在前身和腹部做一些手术,比如,用刀片在皮肤上切割出一些口子,而后把大量竹签插进伤口,以便绘出一定的图案。这样,等伤口痊愈后,经过精心制作的图案便会保留在她们的前胸和肚皮上。据卡洛族的男子说,这样做了之后,对男人们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夏天过后,等玉米、大豆和高粱都收获完毕,卡洛族年轻人的求爱季节也就开始了。已到婚嫁年龄的卡洛族青年女子身上穿着很少的衣服,显露出自己身上华丽的装饰,除了竹签图案、脸部花纹外,还有戴在上臂和腕部的铝合金镯子,悬挂在腰部和下身处的珠串等。她们去参加年轻人之间举行的疯狂的舞会。如果一个青年男子看中哪位姑娘,就会向她变着花样地扭动自己的屁股。到了晚上,他们会跳起一种节奏非常狂烈的舞蹈,而且边舞边歌。这往往是他们走向婚姻的开端。
尼日尔:沃达比族兄弟俩可分享一位少女爱情 在尼日尔的沃达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婚俗:一对年龄相当的堂兄弟或表兄弟,通常被人们称作“瓦尔迪比”,他们在拥有特殊的血缘纽带的同时,还可以共同分享同一位少女的爱情。如果她后来嫁给了他俩当中的一个,另一个也会继续受这个新家庭的欢迎。若姑娘答应,两兄弟还可以跟她同睡一张床。这种风俗在非洲其他任何民族都不存在。
对于被称作“瓦尔迪比”的兄弟俩而言,他们的行为是受沃达比人的社会道德规范许可的。另外,对于被两兄弟同时爱上的姑娘来说,尽管她在婚后可以继续同时对两人表示友好。但在结婚时,她决不可表现得首鼠两端。当她决定嫁给其中一位时,按照民族惯例,在准备出嫁前,她要戴上带穗的面纱,并且不可让目光通过面纱向外看人。
肯尼亚:斯瓦希里族新婚之夜有人躲在床下 斯瓦希里族居住在肯尼亚的拉莫地区,依照族规,斯瓦希里族少女的婚姻大多都听命于族人的安排。
斯瓦希里族的婚礼非常繁琐,在出嫁的前几天,女孩的身体就要经受一连串的婚前处理。首先,她脖子以下的体毛被刮干净;然后,她的身上经过按摩后被抹上可可油和取自檀香木的香水;她的四肢也要在指甲花汁液中浸一浸,接着由女亲戚往她身上画一些花纹。出嫁那天,一位被称作“索莫”(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的老女人将向新娘传授让男人快活的方法。新婚之夜,“索莫”往往会躲在新郎新娘的床下,以便在床上的新人遇到什么难题时,帮他们顺利完成最初的夫妻生活。
斯瓦希里人婚礼举行的那天,新郎要亲自掀开罩在新娘头上的彩色罩布。此后,新郎要送给新娘一个用黄金或珊瑚制成的项链。两人的右手还要手背朝上放到一块,象征他们身心的初步交流。斯瓦希里人的婚礼要在族庙中举行,婚礼只由本族的男人参加,女人不得抛头露面。
南非:恩得波勒族婚礼耗时数年 在南非布勒托里亚北部乡村,常常会举行一场场耗时数年的婚礼。
那里的恩得波勒人的婚礼由三重仪式组成,第一个仪式叫“洛巴拉”,是男女双方婚前的一次协商活動,通常男方要向未来的新娘家里送一些定婚礼。第二重仪式是,新娘在完婚前必须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独居,这时,会有已婚妇女前来教她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而后,按照恩得波勒族对女人的要求,为显示其羞涩温柔的天性,这位未来的新娘要裹上一条毛毯,眼皮向下耷着出现于公众面前。这条毛毯被恩得波勒人称作“婚毯”,结婚之后,每逢盛大节日或者参加什么重要的活动时,新娘都要披着它。
只有当新郎有了第一个孩子后,她才算是真正嫁给了那个娶她的男人。生下第一胎孩子是恩得波勒人婚礼中的第三重仪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仪式。
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