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吕龙德
海工“ 白名单”或出炉
本刊编辑 吕龙德
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继造船业“白名单”之后,海工“白名单”也有望近期出台。此举对我国海工行业意义重大,不仅表明了国家进一步规范发展海工装备的前瞻和决心,也显示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远比想像的要严重。推行“白名单”制度旨在加强海工行业管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海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究竟操作和效果如何,业内充满了期待和议论。
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是指海上移动式作业与生产装备与设施,主要包括自升式平台、柱稳式(半潜)式平台、坐底式平台、水面(船式/驳船)式平台等。与《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不同的是,此次《规范条件》出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两项新要求。很显然,这是根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有别于造船业在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要求更高的特点而制定的,因为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就是海工的其中基本特征。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绝大部分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本身就是造船企业,但是在数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数量要远远少于造船企业。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海工平台、生活平台、储油平台及浮式装置等制造企业基本都是造船厂,数量约50家,虽然数量远少于造船业,但相比新加坡、韩国以及海洋工程市场自身的需求,显然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而未来海工装备企业“白名单”数量估计也会远远少于造船业“白名单”数量。《规范条件》的出台,可以通过生产场地、设备设施等硬件,尤其是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能力来调整优化海工装备产业生产力布局,严格控制新增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并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企业集团。根据有关机构透露,未来海工“白名单”也将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集中,重点是银行信贷和政府扶持。对此,一些海工企业负责人说,这不但提升产业集中度,而且将会有效遏制当下各种企业进军海工,特别是扎堆海工低端的乱象,还中国海工良好环境和有序竞争。
“白名单”之争将如何上演?
海工企业如果未能进入“白名单”就意味着掉进了“黑名单”,就失去了政府扶持和银行信贷的可能。这是每个企业都不愿看到的事情,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黑手”。除了享受政策倾斜和融资便利,进入“白名单”的海工企业在业务经营上也将得到利好。广东粤新一工程师说:“船东下订单,可能会优先考虑与‘白名单’企业合作,企业接单能力将大大提升。同时,造船大集团在兼并重组时,也将更多关注‘白名单’企业。”为了在众多对手中争夺那非常有限的“白名单”名额,许多海工企业会不会削尖脑袋往里钻,千方百计或“不择手段”谋求“白名单”到手,这种现象在造船“白名单”未公布之前就已经发生,并相当激烈。在利益面前,谁又能保证海工业不会再来一次重演?
如果是真正的良性竞争,何尝不是一个促进?正如有些曾经参与竞争造船“白名单”的企业指出:申请过程有助于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使企业在已有基础上来一次完善和提高。从筹备、申报到评审、核查,企业将原先设计、生产、研发、管理等环节的“短板”补强,变得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可问题是因为高门槛和硬件上的呆板规定,是否会再现造船业现象:很多不错的企业未必能拿到“白名单”,而一些效益差的反而捷足先得?这就希望评审机构能否吸取教训,从中拿出更透明更完善的办法。
否则,像南通明德重工在拿到造船“白名单”不久却遭遇破产的闹剧也会发生在海工行业。
调查中,众多人士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海工“白名单”总体上给了企业公平的竞争机会。一些中小企业确实在技术等条件上有所缺陷,被淘汰实属正常。海工“白名单”出炉,对于加速落后产能淘汰,推动市场更快恢复无疑是一条好路径。
但是,从《规范条件》内容看,更多的要求是设施、技术、规模等硬性规定,注重的是技术指标,而甚少涉及市场竞争力、内部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等软实力。对于那些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来说,这将是优势,而它们也可能更多成为受益者。纵观所公布的造船“白名单”,大多数也是上述船企,而中小船企占比很小。综合实力雄厚、规格高大上的名企入围似乎理直气壮,但“白名单”的含金量并非成色十足,因为市场和经营状况才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对此,许多企业担心海工“白名单”会延续造船业的势头,呼吁在评审海工“白名单”时给予更多公正、公平,挑选出名副其实的海工企业,给规模不大而活力、潜力和竞争力俱佳的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真正推动海工业“百花齐放”。倘能如此,对于后续的银行信贷或许也会更易开展,因为银行看中的就是财务指标和偿还能力。
有了造船“白名单”的经历,我们相信工信部一定会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海工“白名单”,为加快优胜劣汰进程,实现中国海工大蜕变描上浓浓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