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015-01-17 10:34邓绍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三国综合性资源

邓绍敏

如何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呢?笔者在一次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认为地方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背起行囊走四方》,要求有选择地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家乡风景独好,二是模拟旅游趣味多,三是名胜古迹对联考。由于玉泉中学与关陵庙毗邻,所以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三两个活动。

关陵是三国名将关羽的葬身之地,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课前,我组织学生到关陵参观,边参观边介绍庙宇的由来、地位及关羽的故事,并引导他们欣赏了庙内的对联。当看到“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智德无双”这副对联时,我灵机一动,将其变成了一组语文常识题来考察学生。①此联高度概括了一个三国人物的生平战绩,猜一猜这个人物是谁?②玄德、翼德、孟德分别指哪三个人物?据此延伸出另一组题。某人参观一处历史名胜时,对供奉的人物大为不满,于是写下一副骂联:“循情孟德,急崩玄德,错责翼德,何忠何义称名圣;暴淹樊城,骄失荆城,败走麦城,非勇非谋号帝君。”请围绕这副对联思考:①此处名胜古迹为         ;②猜一猜,供奉的人物是谁?③本地的名胜古迹还有哪些?至少写三处。

这组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关注本地名胜,了解三国人物的兴趣。借此机会,我将三国文化引进课堂,并围绕这一主题发动学生集体筹划、合作探究,制定计划,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一、走进三国文化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与三国有关的文章,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文化。

1. 读三国

了解三国文化的途径很多,阅读三国书籍是最便捷的方法。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江云等主编的《三国外传》等是经典之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整阅读这些书籍,并在课内有所选择地阅读部分章节。不论怎样读,教师都应要求学生读有所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语段,或进行批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读有所获的目的。

2. 识三国

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引导者,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方法和技巧,让他们通过阅读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三国的相关知识。从哪些方面、哪个角度、采用什么方法来识三国,教师需要做整体规划。比如,收集整理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及人物的绰号;借鉴三国人物的刻画方法(从外貌、神态、服饰、言行等方面加以比较)开展写作实践;掌握有关三国的文学常识等等。教师要定期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项内容,系统地积累。

3. 评三国

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评论三国人物、事件的活动。活动之前,师生要共同定好方案,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师最好多给学生提供几个参考题目,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为学生提供放飞心灵、展示个性的舞台。比如,《我与xxx的对话》《走近xxx》《xxx,我想对你说》《我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之我见》等,就是不错的评论话题。

二、亲近三国文化

对三国文化的领悟,仅仅立足于课堂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这一人文文化,必须引导他们亲近三国。

当阳人杰地灵,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不乏与三国相关的景点,比如霸陵桥、长坂坡、周昌坟、关陵庙、娘娘井、赵子龙塑像等。它们为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真实地感受三国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好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吊唁三国古迹,领略三国风光,达到了让学生亲近三国文化的目的。

此外,我还经常利用电影、电视剧等资源,引导学生亲近三国文化。比如,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三国演义》等电影或电视剧。再比如,历史剧《长平之战》《武圣关公》都是在当阳拍摄的,在组织学生观看这些电视剧的基础上,教师带领他们走进拍摄现场,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三国文化。

三、延伸三国文化

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宣泄的渠道。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比如“三国趣味数字大连串”“三国知识点将台”“三国成语大比拼”“三国歇后语擂台赛”“三国谜语碰碰车”等,让他们展示所积累的三国知识。

此外,我还开辟了“三国情”习作园地,给学生提供尽情挥洒情感的平台。身处三国文化源地,深受三国文化熏陶,这种三国情结不吐不快。有了这方园地,学生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用涓涓文字记录下了对三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猜你喜欢
三国综合性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