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就规范执法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后,11月省人大常委会又就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两场询问会,一场剑指司法公正,一场重在民生保障,充分彰显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力度。
专题询问,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演”之后,迅速“燎原”各地,为人大监督注入了不少激情和活力。在经历4年多摸索和实践之后,如今它已成为各级人大的一项常态化监督方式。
问出深度和要害,答出真诚和责任,收获信任和实效,是社会对人大专题询问的期待。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践中,专题询问也遭遇不少“成长中烦恼”。一些地方将导演好的“问”与“答”搬到台上,“对台词”,走形式,现场既无尖锐的问题,更无精彩的回答,一切都在“意料中”。也有地方,专题询问“大而空”,搞“天女散花”,缺乏“专”的味道。而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询问会看似热辣过瘾,但依旧只是停留在了解情况的知情层面,一问了之,令百姓失望。专题询问中的这些“变了味、走了样”的“病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专题询问,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监督的庄严之问,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能切实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从现实看,激发人大询问权的活力,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需做好四篇文章。
首先,要突出“专”,在内容上要选准“问什么”。广泛听取民意,科学设定主题,增强专题询问精准度,力争一次询问能真正解决一两个问题。在选题上要注意“三性”:可行性,要选择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避免选题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倾向性,要选择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强化事前监督;紧迫性,要针对问题的轻重缓急,区别对待,重点选取时限性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些年,一些地方人大开展的“餐厨垃圾如何管”、“网上餐饮怎么管”、“政府招投标如何规范”等专题询问会,因为主题突出,切合生活,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其次,要突出“精”,在方式上要把握“怎么问”。一次专题询问由于时间有限,提出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切中要害实质,防止答复走形式,消极应付,围绕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不要海阔天空,不说与议题无关的话题。
再则,要突出“深”,在成效上要注重“跟踪问”。要加强跟踪问效,制定并严格落实专题询问跟踪督查办法,定期督查询问交办事项进展情况。同时,探索建立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等激励机制,确保询问事项真正落实到位,维护好专题询问的严肃性。
最后,要在制度上完善“规范问”。人大行权讲究程序性,遵循规范性,没有程序及其规范,监督的实效就难以保障。要优化制度设计,简化操作流程,深化询问内涵,使专题询问更易于操作,便于实施。
我们期待“专题询问”能够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从民主程序走向监督实效,真正问出民众的心声,问出人大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