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秀玉,陈 燕
(来宾市中医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
支原体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以人型支原体及解脲脲原体感染最常见,存在于阴道、尿道口周围、宫颈外口及尿液中,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妇女阴道感染支原体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和输卵管炎等疾病,临床症状可有外阴瘙痒、白带量多、异味、小便短、小便频急或灼热感等[1]。一直以来,西药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药物为主,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胃肠道副作用大。笔者予自拟复方清热合剂煎汤口服配合交叉霉素口服治疗支原体阴道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20~49岁,其中20~30岁14例,31~40岁27例,40岁以上9例;病程1周~24个月,其中1个月以下21例,1~6个月14例,7~12个月10例,12个月以上5例;已婚38例;解脲脲原体阳性23例,人型支原体阳性19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阳性8例。对照组50例,年龄21~50岁,其中20~30岁16例,31~40岁26例,40岁以上8例;病程1周~24个月,其中1个月以下22例,1~6个月15例,7~12个月8例,12个月以上5例;已婚37例;解脲脲原体阳性25例,人型支原体阳性18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阳性7例。两组在年龄分布、病程长短、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2]①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白带量多、色黄、异味,或伴小便短、小便频急或灼热感等。②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阳性(解脲脲原体阳性或人型支原体阳性,或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3]参照带下过多湿热下注型的辨证标准:①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有臭味;②阴部瘙痒;③阴部潮红肿胀;④口苦咽干;⑤胸闷、心烦;⑥小便短赤;⑦舌质红,苔黄腻;⑧脉滑数。必须具有以上的①项,并具备其余各项中的3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带下过多湿热下注型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在20~50岁的女性。
1.4 排除标准 ①符合纳入标准而不接受治疗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拒绝内服中药治疗患者;④由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其他病证引起相关症状者;⑤患有严重心、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者;⑥近2周对该病进行过治疗者;⑦对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予复方清热合剂煎汤内服,药物组成:墓头回20 g,土茯苓 15 g,紫花地丁 15 g,蒲公英 15 g,野菊花 15 g,大青叶15 g,忍冬藤15 g,鱼腥草15 g,十大功劳15 g,黄柏15 g,苦参15 g,蜈蚣6 g,甘草6 g。小便黄短、频急或灼热感者,可加白茅根15 g、金钱草15 g、矍麦15 g。每天1剂,水煎取液400 ml,分早、中、晚三次温服。配合交叉霉素片0.4 g,口服,每日3次。
1.5.2 对照组 予交叉霉素+多西环素联合口服,交叉霉素片0.4 g,每日3次;多西环素片0.1 g,首次加倍,每日2次。
用药注意事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房事,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月经期停止服药,连服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下次月经干净行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
1.6 疗效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拟定。治愈:阴道不适症状消失,支原体培养阴性;显效: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减少,支原体培养阴性;无效:阴道分泌物量无明显改变,阴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仍显示阳性。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恶心不适,对照组有42例出现恶心欲呕、头晕或胃脘区胀痛不适症状,其中34例可耐受,有8例需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才可缓解。
2.3 随访结果 半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治疗组有3例病情复发,对照组有16例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4.146,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近年来,支原体阴道炎发病率不断上升。西医治疗主要是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其中多以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为主,首选交叉霉素+多西环素联合口服,以上两种抗生素均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两药联合口服使胃肠道反应加重,故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服药。因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耐药菌株增加,病情反复。
支原体阴道炎的症状属于中医“带下病-带下过多”范畴。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云:“故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液涌溢而,为带下。”傅青在《傅青主女科·带下》曰“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沈金鳌在《妇科玉尺·带下》曰:“赤者属血热,热入小肠而成;若实热郁结,则赤白兼下。白者属气属寒,寒入大肠而成,因血少复亡其阳,故白滑之物下流;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肝肾阴淫之湿……皆能成带下之疾。”[4]中医认为带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可因摄生不慎,或妇科手术消毒不严,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热毒乘虚直犯阴器、胞宫。或因热甚化火成毒,或湿热遏久成毒,热毒损伤二脉而致带下过多。据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以清利湿热、解毒杀虫为大法。自拟复方清热合剂方中用墓头回为主药,又名追风箭、虎牙草,属杂草类,味苦微酸涩,性凉,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之功,乃属带下而又秽臭味的专药[5]。用本品配红花、童便,酒煎服治崩中赤白带下,谓“奇效如神”,配合土茯苓,治疗腥臭带下,确属效佳[6]。方中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忍冬藤、鱼腥草、十大功劳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可助主药增强清热解毒之力,黄柏、土茯苓清热利湿,苦參清热燥湿杀虫,蜈蚣祛风攻毒止痒,共为辅药,甘草清热调和诸药。以上诸药联合可起到清热解毒、利湿止带、止痒杀虫之功,配合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交叉霉素口服,可避免使用二联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症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减少病情反复。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6-107.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9-1382.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3-190.
[4]沈金鳌.妇科玉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146-150.
[5]黄燮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M].南宁:广西科学出版社,1996:340-341.
[6]朱南孙,朱荣达.朱小南妇科经验(第 1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54.